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肥西新闻 > 正文

合肥24小时

来源:合肥日报 2018-06-05 01:27   https://www.yybnet.net/

张东俊正在等候新生儿的诞生(张东俊自拍工作照) 整装待发的地铁刘会选 摄 88岁的丁玉兰依然坚守在传承庐剧文化的第一线。张大岗 摄 天鹅湖畔爱意融融 何希斌 摄 皖能合肥发电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5号机组检修现场作业。 丁玎 摄

人是时间的驾驭者,是人赋予时间以意义。如果没有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合肥一日”全国摄影大展活动,5月21日,或许会和它之前的许多日子和之后的许多日子一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最终悄无声息地沉没于时间的洪流中。但在这一天,众多摄影名家、摄影爱好者、合肥市民组成了一支庞大的纪实队伍,他们将合肥“镜”收眼底,用千万张照片勾勒出、描摹出这座城市走进新时代的新面貌——它底蕴深厚又充满活力,它温情脉脉又坚毅果敢,它不忘过去又勇往直前,它恪守规则又创新不断……

因为“合肥一日”这场可以载入合肥史册的活动,2018年5月21日,在合肥的历史坐标轴上有了值得铭记的刻度。当时光流逝,后来人回望来时路时,这容纳万千滋味的24小时将让他们看到一座城市与时代共进步的向上姿态,触摸到这座城市中的人们坚持用汗水浇灌生活的尊严与冲劲。

当一张张照片如一块块拼图最终拼出一幅气象万千的“合肥一日”图景时,人们会不难发现这图景蕴藏着合肥的历史、展现了合肥的现在,更孕育着合肥的未来。

0时~1时

零点12分,合肥市妇幼保健院一间手术室内,一声清脆的啼哭划破夜的宁静,也宣告了这座城市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为保护产妇隐私,身着隔离服的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张东俊一直等候在外,直到孩子即将诞生时,他才快速进入手术室占位,用相机记录下孩子来到人世的瞬间。这个重3940克的男婴是这家医院当天首个新生儿。每年有3万人次的孕妇在此诞下小宝宝,开启新的人生旅程。

1时~2时

30列动车结束一天的奔波,从天南海北驶入合肥南站动车检修所,接受“体检”、“沐浴”、整备等。看着亲手清洗完的列车在夜色下闪现柔和的光时,清洗工陈昌红满意地笑了。摄影记者刘玉才从高处拍下整齐停放的动车组,它们几乎涵盖了全国动车组(除高寒地区)的基本型号,其中就包括从“大脑”到“心脏”皆为“中国创造”的复兴号。

2时~3时

在一家酒吧拍摄完年轻人夜生活的摄影师周啸勤转战来到合肥新华书店三孝口店。这家书店被爱书者视作“书香合肥”的生动注脚——全省首家成功转型的“时尚书店”、全省首家24小时书店、全球首家共享书店……看到一个个伏案夜读的身影,周啸勤忍不住拍了又拍,他说这里是夜读者的“天堂”。

3时~4时

夜已深,绝大多数人都沉入梦乡。在安徽新广电中心高层一个正对着天鹅湖的窗户前,一个架在拍摄架上的单反相机正以每十分钟拍摄一张照片的频率自动记录着天鹅湖的光影。这是周啸勤在20日晚间放置的相机。而此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本报摄影记者何希斌已在家里洗漱完毕,整装待发,作为“合肥一日”摄影大展活动特约记者中的一员,他将拍摄天鹅湖畔清晨和晚间的人与景。

4时~5时

2016年12月26日,合肥迈入“轨道交通”时代。4时30分,宿州市知名兄弟摄影家刘会选、刘雪峰抵达灯火通明的合肥地铁“大本营”,拍摄合肥地铁人。在轨道交通1号线雷锋号主题列车的驾驶室,“90后”驾驶员方超检查车辆操控系统时的动作让刘会选暗暗吃惊,“毫不夸张地说,他的每一个动作几乎是制式化的,一丝不苟。”正是因为精准到每一个细节的规范操作,截至当天,合肥轨道交通已安全运营512天,列车正点率高达99.92%,各项指标远超国家标准。

5时~6时

合肥市有700多万常住人口,在外吃早餐是许多合肥人的习惯。曙光路菜市场附近,付大姐的早点摊迎来了一拨客人,他们中的许多人用手机扫了扫摊前的二维码,便瞬间支付了早点钱。付大姐来合肥做早点已快十年,虽然做早点起早贪黑十分辛苦,但她告诉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刘兵生:“一分辛劳一分收获”。离开早点摊,刘兵生又将镜头对准了一个蹬着三轮送保洁箱的环卫工人,他的车前插着的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正迎风飘扬。

6时~7时

当人们陆续从梦乡醒来时,皖能合肥发电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已进驻5号机组检修现场。50多年来,该公司为合肥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电力和热能。进入检修现场前,作业人员要逐一梳理、核对检修文件包、图纸等。在设备面前,他们就是“医生”,作业现场就是“手术台”。该公司员工、摄影爱好者丁玎用镜头定格下了一线工人鏖战检修现场的动人画面。

7时~8时

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柳书莲开车行驶在雨后的主干道上。行至东陈岗公交站附近等红灯时,右栏杆外非机动车道上一名年轻女子可能因为路滑从共享单车上摔倒在地,一位骑车男子经过时迅速扶起了她。柳书莲眼疾手快用手机拍下这一幕。“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但它让我感到合肥是一座温暖的城市。”

8时~9时

德国教师索伦·施勒格尔正在中国安徽-德国中心给合肥学院德语班的学生上课。这批学生即将远赴德国深造,摄影记者傅军在拍照时发现这个高大帅气、风趣幽默的德国教师很受中国学生喜欢,课堂上欢笑声不断。今年,“中国安徽-德国中心”刚好成立十年。十年来,中心围绕安徽省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重点领域开展了诸多对德合作交流。5月26日,德国前总统、全球中小企业联盟主席、首届世界制造业大会主席克里斯蒂安·武尔夫还访问了该中心。

9时~10时

本报摄影记者张大岗被眼前的情景打动,“庐剧皇后”丁玉兰正严格地纠正着几个徒弟的吐字归音。这位88岁的合肥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一天都没离开过庐剧传承的一线。丁玉兰对徒弟们说:“除了技艺,你们还要讲个‘德\’字,这最大的德就是要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人民,这是根本。”像丁玉兰这样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合肥还有五位。

10时~11时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雍和来到科学岛拍摄,他被岛上的大科学装置、众多先进领域的科研实验室,以及一个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震撼、震惊到了”,他说:“合肥的科技发展竟然如此迅猛!”并连连惊叹“合肥了不起,让我刮目相看”。

11时~12时

“京沪干线”是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2017年8月在合肥完成全网技术验收,并于同年9月开通。它是合肥人的骄傲。拍完丁玉兰师徒,张大岗来到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和量子通信京沪干线总控中心。他被正在大屏前专注工作的科研人员刘祥所吸引。“他看上去十分年轻,一问果然才24岁,而他从事的工作却是领跑世界的事业。”张大岗感慨道。

12时~13时

摄影爱好者张霞用镜头定格下庐阳区“久久夕阳红”一位送餐员的笑脸。一年四季,无论刮风下雨,她都会带着政府对老人的关爱,为90岁以上老人送去“夕阳红午餐”。老人们都称她为“爱心天使”。

13时~14时

肥西县梁岗学校少儿摄影社团9名“小摄影师”举起相机将打乒乓球的同学、认真看书的同学以及校园风景一一定格。梁岗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学生全是农民的孩子。根据学生兴趣,学校成立了摄影社团、戏曲社团、乒乓球社团、书画社团、合唱团。9岁的张玉博是“小摄影师”中年龄最小的,他说长大后要当一名真正的摄影师,拿着相机拍遍中国。

14时~15时

摄影记者刘玉才刚到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雨水就从天而降。尽管能见度很低,但他还是想在这特别的一天将这个长江支流航道上最大的内河集装箱港口的景象收入镜头中。今年1~4月,合肥港吞吐了10.32万标箱的集装箱,越来越多的“合肥造”“安徽产”货物通过这里送往世界各地。

15时~16时

家电是合肥首个突破千亿产值的主导产业。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沈遥走进惠而浦厂房,被眼前这条目前国内唯一的等离子焊接无人生产线震惊了,一块钢板在线上15秒内就能变身为洗衣机内桶。沈遥拍摄时还不知道,就在几天后,这个全球最大的白色家电制造商,选择将其中国总部及全球研发中心落户合肥。

16时~17时

包公祠位于城南的包河畔,花木繁茂、绿树掩映。《庐州府志》记:“香花墩,在城东南门外濠中,是包公少年时的读书处。”包公祠不仅是人文景点,也是全国首批廉政教育基地。凌云龙和方四清是来自黄山市歙县的农民摄影家,也是当地两个村的村干部。下午,他们来到包公祠拍摄,他们说包公的“忠、孝、清、廉”值得自己学习。

18时~19时

摄影爱好者韩芳带着父母坐着地铁来到城隍庙拍夜景。她觉得历史悠久的城隍庙是“合肥一日”活动中不能错过的“章节”。从始建算起,合肥的城隍庙已有近千年历史。作为安徽省首个“城市商业综合体”,老城隍庙不仅创造过多个安徽商业“第一”,它也是合肥市个体经济的摇篮。而今,改造升级后的新城隍庙已成为合肥融人文、历史、商业于一体的人流旺地。

19时~20时

“合肥有性格,罍街很合肥”的定位,让罍街成为本地人和外地人都爱去的特色文化街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张恣宽将无人机飞上天,俯拍下流光溢彩的罍街。镜头中一个古戏台前人山人海,合肥市“欢乐进万家”文艺下基层巡演第十一届“庐州放歌”专场演出正在上演。白天跟着“庐剧皇后”丁玉兰学习的几位徒弟也陆续登台。“庐州放歌”早已成为合肥文化惠民的“靓丽名片”,举办十年间为城乡群众送去千场文艺演出。

20时~21时

晚8点何希斌结束了紧张的工作,又拿着相机来到天鹅湖畔。他说:“这里着实太美,怎么拍也拍不够。”湖与周边地标性建筑交相辉映,鸟儿从湖面掠过飞向湖边的绿荫。这里是周边群众晨练、晚间散步和休闲娱乐的“胜地”。从凌晨4点起,何希斌便用长焦镜头将晨练的人们与生态景色、特色建筑群融为一体;晚上,湖边广场最热闹的时候,他又将镜头对准一个个幸福绽放的笑脸和湖对岸被灯光装点的摩天大楼,静谧的湖面与热闹的周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里有合肥人美好生活的真滋味。”何希斌笑着说。

21时~22时

“合肥一日”安徽航拍飞行总队队长许晖带着航拍器材来到五里墩立交桥。五里墩立交桥是安徽省第一座高标准公路立交桥。刚落成通车时,许晖也曾拍过它,不过那时候他只能背着相机爬上高架附近的高楼拍摄。如今,许晖可以用“天空之眼”俯瞰这个在当年标志着合肥迈向现代化大城市的立交桥。“亮化和绿化工程与川流不息的车流让它变得更加璀璨夺目,如飞虹、如巨龙,即使在深夜,也是如此美丽。”许晖说。

22时~23时

虽已至深夜,但合肥上海产业园内的一家快递企业分拨中心内却是一派忙碌景象,平均每天有60万件的快递在这里进出。摄影记者杨竹用镜头记录下工人紧张工作的一幕。合肥每天大约有2.6万名快递员为人们寄、送快递包裹。去年,合肥完成了3.91亿件的快递业务量。这个量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第七。

23时~24时

从拍摄新生儿到晚间11点多,已经过去近24小时,张东俊还在雨中寻找着拍摄对象。在望江路和岳西路交口,他一眼看到了正拉着电缆准备钻进窨井的谢师傅。50多岁的他在合肥电力安装有限公司工作了小十个年头。为了不影响白天的交通,他和工友必须在车辆稀少的夜间作业。张东俊对谢师傅说:“你们辛苦了,这么晚还在工作。”谢师傅憨憨一笑说:“你也很辛苦,我们都不容易。”

24时

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大多数人已进入梦乡,有些人还醒着,一如往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再普通不过的一天过去了。

·本报记者 方偲·

新闻推荐

合肥八中将代管肥西铭传高中

本报讯(记者姜志远通讯员张静)30日,安徽商报记者从肥西县相关部门获悉,为促进铭传高中高起点办学,铭传高中将委托合肥八中...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合肥24小时)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