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县官亭林海鸟瞰图。 晨报讯 站在肥西县官亭镇官亭林海里的江淮分水岭地标上,浩渺的林海有些静谧。往南,水悄悄汇入了长江;往北,润泽了淮河流域。5月14日,“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生态篇”网络主题活动(安徽段)在这里启动。 合肥市郊最大的天然氧吧 春天,这里是花的海洋,红梅、樱花、海棠等竞相绽放;夏天,这里是绿的海洋,香樟、女贞、广玉兰等苍翠欲滴;秋天,这里是色彩的海洋,榉树、无患子、栾树等五彩缤纷;冬天,这里是相思的海洋,疏影、暗香、白雪。 经过8年的打造,官亭林海规模已达6万多亩,建设了生态湿地、丰祥湖、疏林草地、现代园林、江淮分水岭、景观亭、花海和7大生态休闲观光区,是合肥市郊最大的人造观赏林和天然氧吧,是每年合肥市森林生态旅游节举办地。 官亭林海拥有各类精品苗木100多种,栖息国家各类保护动物40多种。2015年,这里还创成省级森林公园,2016年,创成国家生态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其中,国家生态公园为全省首个。 产业结构调整后农民增收 肥西县官亭镇党委书记卫涌波介绍,官亭林海以前基本都是农田和村庄,农民靠种田生活,现在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合作社的方式流转土地后,从发展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农民也变成了现代农民,加上现代服务旅游业的发展,农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2012年以来,官亭林海相继成功举办六届“张祠油桃采摘节”,2014年以来,官亭林海相继成功举办三届“合肥市省森林生态旅游节”,2017年,成功举办安徽第二届(官亭林海)青年集体婚礼。此外,肥西户外旅游节,各类毅行、研学游、拓展训练等活动常年不断。 采访中,记者就遇到了64岁的郑世能老人正在林海的观景台休息,他说,家里的土地出售后,在林海就近打工,每天有几十元的收入。 “以前农民人均收入就几千元,只能靠土地出产,除去农药、种子等成本,一亩地收入也就几百元,现在人均收入都在2万多元,远远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卫涌波表示。 每年将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 卫涌波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官亭林海的林长,他告诉记者,林海里引进了6家林业公司,当初签合同时,就要求加强生态保护和利用。最为突出的例子是,企业经营苗圃,需要保持至少40%的苗木保有量。而一些区域不允许动一棵树,这样将林海景观保留下来。 此外,官亭镇每年以2-3万亩的速度造林,如今包括官亭林海在内已达到了14万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5%。下一步,每年官亭镇还将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在一些不宜种植粮食的区域,每年增加林地2000-3000亩。 官亭镇外宣办主任周先海对这片大林子也很了解,他表示,以前这里水土流失很严重,村民在“碟大一块碗大一块”的地方种田种地,交通很不方便。“当初在江淮分水岭发展苗木,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改变土地性质会影响生态。”周先海表示,实际上,官亭林海的打造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农民收入也提高了。高峰时平均每天有1000多名农民在林海工作。 晨报记者 余佼佼 新闻推荐 民警爬山搜寻3小时
肥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