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摘要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点滴累积的善行,他们是百姓身边真实可信的“最美人物”,他们用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累积善意,守望相助,共筑“大爱合肥”。
暖心丈夫呵护
偏瘫妻子二十载
对于肥西县铭传乡杨店村蒋湾组村民董光荣来说,人生是不幸的——20年前,她因患病导致半身不遂,常年卧病在床;可她又是幸运的——这些年,老伴始终呵护左右,不离不弃,让她的生活充满阳光。
1998年,灾难降临到这个温馨的家庭。董光荣突发高血压,虽然积极抢救,但还是落下半身不遂。
妻子瘫痪后,朱道明毅然扛起了全家的重担。他一边照顾病妻,一边种地干活。不管多苦多累,朱道明回家后总是对妻子笑脸相迎、暖心相伴。“我们几十年夫妻感情深厚,我自然要尽心尽力护理她。”朱道明笑着说。
20年来,董光荣从来没有出现过褥疮,病情也没有恶化。虽然妻子已不能说话,可20年的悉心照顾、相濡以沫,只要董光荣发出一个声音、传递一个眼神,朱道明就能心领神会。
·刁海花 本报记者 华新红·
好儿媳悉心照顾公婆十多年
61岁的愈能珍是庐江县泥河镇胜利村程老村民组村民。12年前丈夫患病去世,丢下两个孩子和6万元债务,坚强的她不但扛起家庭重担,还一直悉心照料公公婆婆,在当地传为佳话。在愈能珍的悉心“经营”下,这个曾经风雨飘摇的家2017年荣获“庐江县平安示范户”称号。
愈能珍的丈夫是婆婆年轻时抱养的,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母子感情却十分深厚。婚后,愈能珍夫妇对公婆也十分孝顺。天有不测风云,2006年,愈能珍的丈夫患癌症去世,因为之前住院手术治疗,家里欠下6万元债务。当时,一个儿子在上大学,另一个儿子在外务工,公公婆婆都已年过八旬,为了支撑起这个家,愈能珍白天干农活,晚上独自在沟塘田埂捉黄鳝到深夜,以此贴补家用。
公公2013年去世后,婆婆精神状态随之每况愈下。“老人家患有轻微精神疾病,出门经常迷路,每次都是愈能珍把她找回来。”胜利村妇代会主席王玉萍说。2016年的一天下午,愈能珍干活回家后,发现婆婆不见了,她又像往常一样跑了几山几洼,找遍所有能找的地方,但婆婆依然下落不明。直到第二天傍晚,才传来消息,有人看到婆婆在几公里外的一条公路边坐着。愈能珍立即包了一辆车沿路去找。看到婆婆披头散发,衣服破了,脚上只套着祙子,愈能珍心疼得直掉眼泪。
·徐梅生 本报记者 方偲·
白衣天使生日当天急救路人
近日,一面锦旗送到了蜀山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儿保科医生王方军的面前。拿着这面锦旗,王方军高兴地说:“这是我收到过得最有意义的生日礼物!”这一切还要从3月15日王方军生日那天说起。
当天上午,王方军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单位,整理好医务室,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8点30分左右,一名神色匆匆的男子冲了进来,对王方军说:“附近的马路边有个女的躺在地上口吐白沫,医生您快去看看!”根据男子的描述,王方军分析这名路人可能是癫痫发作。他二话没说,拿起听诊器和压舌板就冲向事发现场。
王方军赶到时,这名女子正倒在地上全身抽搐、口吐白沫。王方军按照急救知识先掰开女子的口腔进行检查,未发生咬舌症状,暂无生命危险。紧接着,他用餐巾纸仔细清理女子口腔内白沫,保持其呼吸畅通。接着,王方军又和随后赶来的同事一起,将女子的头部和身体固定好,等待120急救人员的到来。
在王方军等人的救助下,这名女子的抽搐症状逐渐消失,但意识模糊,无法说出自己的姓名和家人情况。为尽快联系其家人,王方军从女子的包中找到了手机,拨通了其家人电话。随后,120急救车及时赶到现场,将女子送往医院。
为了感谢他的救助,女子和家人给王方军送来特殊的“生日礼物”。
·刘亚萍 本报记者 朱震宇·
新闻推荐
警方调取监控帮失主找回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