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合建宣姜志远) 9日,安徽商报记者从合肥市城乡建委获悉,位于高新区的安徽省首条综合管廊正式签订燃气管线入廊协议,这也标志着合肥开启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新时代。
据介绍,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城市空间不足以及“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实现地下空间的集约化利用,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保障城市安全,还能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城市形象,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自成功申报2016年综合管廊国家试点城市以来,合肥市在高新区拓展区、新站区少荃湖片区、肥西县产城融合示范区3个区域开展示范工程建设,总长度为58.32公里,概算总投资为54.75亿元,目前已形成廊体46公里,计划于2018年投入运营。
地下管廊高3.7米、宽11米,可并排安放污水排水管、电力线缆、燃气管道、供水管道、供热管道、通信弱电线缆以及污水处理后的中水管道,中间检修通道可供检修人员自由出入,并留有通风口、投料口和安全逃生口。由于燃气管线遇到高温或火花极易爆炸,危险性较大,故对运行管理和日常维护的要求更加严格,在纳入综合管廊后需加强通风、排烟、监测、报警等完善的技术措施。在综合管廊中设置燃气管线,须独立设舱。合肥市此次综合管廊燃气管线入廊、运维协议签订,属全省首次,标志着安徽省综合管廊已达到危险管线入廊的技术要求。
据悉,此次管线入廊,使城市地下管线埋设不仅从传统地下直埋升级为定位“安家”,地下空间的利用更是从“免费任性”到有偿合理,也为城市地下管网的建设运营维护建立了资金保障机制,使危险的管线能实时跟踪监测,更换频繁的管线避免反复开挖,通过综合管廊在线监测信息系统可以将管线、廊体的运行情况尽收眼底,确保管廊和管线运行安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姜志远通讯员徐勇文/摄)虽然昨日天寒地冻,但安徽省农村改革的发源地肥西县小井庄却洋溢着浓浓的暖意。一场特殊的“村晚”正在这里举行,来自省城的文艺工作者为乡亲们送上了一个又一个精...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