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王平,湖南出版集团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到安徽肥西已是深秋时节,阴天,有些冷,还有风。不是外出的好天气。但此行主要目的是参观淮军故里圩堡,倒觉得季节与天气反而与之呼应了。倘若春暖花开艳阳高照,气氛反而会感觉有些不对。因为淮军的本色,尤其是肥西英杰刘铭传之气质,应该是肃穆而冷峻的。这样想来,在这种时节来到肥西,心境是对了。
我是地道的湖南人。湖南与安徽,单纯从地理角度而言相对有些陌生,但从近代史的角度而言,尤其是晚清两位中兴重臣曾国藩与李鸿章,以及湘军与淮军共同谱写的晚清悲壮的风云史,却拉近了我与安徽的心理距离。
说到肥西之圩堡,先前我实在孤陋寡闻,甚至不晓得“圩”(xū)还可读成“wéi”,意指江淮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而湖南读“xū”,指的是乡镇集市。
对于刘铭传其人,我固然有所耳闻,知道是淮军名将,台湾首任巡抚,但不知其详。这次来肥西前稍稍做了点功课,得知曾国藩颇为赏识其人,且有个蛮有意思的故事。说是咸丰年间的事情,成军多年的湘军渐露疲态。主张“成大事需着后手”的曾国藩打算筹划创建一支有朝气的新军,于是让李鸿章回乡搜罗淮上的豪杰之士,欲从中选拔新军的领军之才。李氏遂返淮上,援引豪杰,咸集于安庆大营,等待曾国藩的鉴识。
某日,曾国藩换上便服来到诸人下榻的地方。这些人当惯了地头蛇,想来都不认识节制四省军务,赫赫有名的曾大帅,还是各干各事,并不理会。或饮酒猜拳,或放声高歌。只有一人敞怀坐于窗下,喝酒读书,颇具豪气,每“朗诵一篇,饮酒一盅,长啸绕坐”。曾国藩上前一看,读的原来是《史记》。回去以后,曾国藩找来李鸿章说,这些都是可以立大功,成大事的人,但将来成就最大的,是“南窗裸腹持酒人耳”。此人便是刘铭传。
这回实地来到刘铭传故居刘老圩,亲见曾国藩赠刘铭传的对联:“众峰环拱受约束,万象纵横不系留”,赞扬刘铭传才华出众、性情洒脱,亦足见曾氏对其评价甚高是实。
刘老圩在肥西所存之圩堡中,规模应当数一数二。据地方史料记载,肥西县目前已知本籍淮军将领参将衔以上人员有八十一名,其中提督衔以上者三十五名。这些淮军将领的旧居——圩堡曾经在当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建筑群体,以其独特的清晚期建筑风格矗立于肥西境內各处,饱含着淮军文化史的演变历程。
但看完刘铭传纪念馆及其故居刘老圩之后,内心却多少有些不满足。就外观而言,刘老圩的建筑形态颇有特色,青瓦高墙,以河设障,在中国传统建筑形态当中堪称独树一帜。而圩内一幢三层“西洋楼”,与其它本土建筑迥然有別,更是体现出刘铭传博大而包容的现代襟怀。可惜纪念馆与故居内部的展品与陈设,却不尽如人意。尤其馆内展示的各种图片介绍,制作大都粗劣,更是拉低了纪念馆的档次。乃至一块台湾“铭传路7号”的门牌实物,于我眼中都觉得尤为珍贵。这块小小门牌的史料价值,以及所印证的刘铭传在台湾人心目中的地位,我以为大大超过了那些单调、乏味的文字与图片介绍。我不由得想到,如何尽可能让历史名人或历史事件在纪念馆内生动起来,鲜活起来,恐怕不单单是刘铭传纪念馆面临的难题,也是国内不少类似纪念馆面临的共同难题。
对肥西之行另一目的地小井庄,亦有同感。“包产到户”——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一个划时代的、改变了整个中国农村命运的伟大事件,就在这个小小村庄里悄然发生。1978年,安徽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肥西山南受灾严重,从春到秋,大约八九个月时间,竟没有下过一滴雨。水塘干底,田地开裂,庄稼枯黄,颗粒无收。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9月15日夜晚,在山南区柿树岗公社的黄花大队,山南区委书记汤茂林主持组织了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会议,总共有23名共产党员参加。会议通过决定,将在全大队实行包产到户。至此,肥西人民包产到户的壮举拉开了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的宏伟序幕。而被后人称为“汤大胆”的汤茂林也因为当年的举动而永载史册。
可惜眼前的小井庄包产到户纪念馆,说实话,没有带给我内心更多的震撼。当然,这除了与纪念馆总体设计的理念尚待提升有关,也多少与此次行色匆忙,难以完全沉下心来细看不无关系吧。我期待,以后有时间、有机会再度来到肥西,从容地、深入地了解这块人杰地灵的宝地。因为一个县的历史,以源远流长的三河古镇作为见证,从二千五百多年以前延绵至今,且历经坎坷磨难之后却越来越兴旺发达,放眼全国都不多见。
萧瑟秋风今又是。从以刘铭传为代表的肥西英杰所处的晚清时代,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小井庄农民搞包产到户的时代,及至此行我之所见的当代安徽肥西,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已换了人间。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肥西县桃花镇多措举扎实推进残疾人“两项补贴”民生工程工作。该镇结合工作实际,协调镇、社区等相关职能部门,明确部门职责,充分发挥各社区救助工作底数清、实际情况明的优势,组织各社区...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