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农村的妈妈”,为了子女上学、创业、成家、立业,操持了一辈子,辛苦了一辈子。晚年的“农村妈妈”,来到城市,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充当着老保姆的角色。等孙子长大了,子女们也慢慢变老了,这些“来自农村的妈妈”该何去何从?
当我们为母亲的付出而感动时,必须要郑重地思考关于妈妈们的养老问题。
妈妈啊,我不让你离开
在园丁小区,当张先生向记者说到自己的老母亲时,语气坚决地表示,就算妈妈老得不能动了,也不会让她再回到农村。
张先生来自六安市金安区农村,妈妈来芜湖已经10年了。10年来,张先生的孩子就是妈妈带大的。吃饭、学习、锻炼,只要张先生和爱人没有空,都是奶奶背着书包拎着水壶,跟在孙子的后面。如今,10岁大的孙子已经快有奶奶高了,可奶奶依旧不放心让孙子一个人上学放学。孙子爱吃什么菜,孙子睡觉什么时候蹬被子,孙子什么时候需要添加衣服……没有人比奶奶更清楚。
张先生说,虽然老母亲一个字不识,但是却凭借着农民的勤劳、吃苦精神,把整个家收拾得井井有条。比如一家人的衣服,老母亲洗干净晒干后,会分门别类地叠好,放在衣柜属于每个人的抽屉里。家里谁身体不舒服,心情不好,老母亲都是第一个发现。她不会劝慰晚辈,但是会用非常适合的细节让人恢复信心。比如有一次张先生工作遇到了困难,情绪非常低落。老母亲吃完饭时就轻声地嘀咕:“我们家一切都好,大家都很健康。钱挣多就多花,挣少就少花,日子还不是这样过。”短短的几句话,让张先生非常感动,也深受启发。
老母亲今年已经过65岁了,头发花白,脸上的皱纹多一道又一道,走路没有以前那么轻快,张先生看在眼里、疼在心中。至于母亲日后的养老问题,张先生斩钉截铁地表示,这个已经和媳妇商量过了:一定不会让老母亲离开自己。
谈到养老,就不可避免地牵涉到费用和谁来照顾的问题。至于费用,张先生说,母亲一生一分钱的积蓄都没有,自己肯定管她吃喝和医疗费用,让她安度晚年。假如生病了,谁来照顾?张先生说,这可是个麻烦,他不指望媳妇像照顾妈妈一样照顾婆婆,到时可能需要雇请家政工。
“中国文化里,百善孝为先。无论如何,我们从农村来到城市里的孩子,都不能把母亲当成包袱。不能让母亲一个人孤零零地缺乏照应地回到农村,那样不仅是我们的失职,也会给我们的子女带来负面效应。”张先生最后这样说。
妈妈们的幸福,在于顺心、安心,以及每天开心。
回老家,老母亲吃什么
“来自农村的妈妈”,不可避免地与城市生活产生隔阂,与下一代的沟通形成代沟。尤其是和新潮的媳妇之间,总有各种磕磕绊绊与不可调和。有的老母亲,为了让家庭和美、儿子省心,便毅然决然地把孙子带大后,选择离开城市。
住在万科城小区的金先生的母亲,来自肥西县农村。老太太到城市里带孙子有5年了,可是一直不能融入城市生活。现在全家搬到了崭新的小区里,孙子已经读小学,老太太愈加不习惯。
在家里生活时,老太太吃饭烧菜喜欢放盐和辣椒,而媳妇根本吃不惯。老太太不习惯于用坐便式马桶,经常在如厕后把马桶弄得很脏。老太太坐公交车也容易坐过站,以至于现在中午把孙子送到学校后,她干脆不回小区了,而是在学校门口硬等2个小时,等孙子放学了再一起回家。老太太不止一次地说:“我要回家,我要回农村。”
金先生告诉记者,等孩子再长几年,估计真的留不住妈妈了。到时,她真要回家,自己也就不强求了。金先生总觉得自己亏欠了母亲很多。母亲回家后,住的老屋破旧不堪,她和父亲只能依靠几亩薄田过日子。“就算我可以寄生活费给他们,可是假如二老生病了,谁来照顾?爸爸有胃溃疡,妈妈血压和心脏都有问题,这该如何是好!”
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也并不都是薪水丰厚。还房贷、车贷,家里生活开销,孩子的学习,各种人情往来……夫妻都是工薪族的,一个月下来并没有多少结余,所以,如何贴补回到农村的父母,也是一个大问题。老太太对金先生说:“回家我们粮食自己种,菜自己种,还可以养鸡养猪,饿不死!”话虽然这么说,可金先生又怎么忍心看着老人在农村过苦日子。
“每次想到这些我都很难受,妈妈回到农村吃什么?这个问题很快就要面对,也一直拷问着我。”金先生说。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才可安度晚年。
巨尴尬,农村养老缺陷
“80后”左右的这一批人,现在都在各个行业充当中坚力量,他们在城市的舞台上绽放着光彩,完成了人生的一次次升华。从农村流动到城市里的这一代人,每个人都会遇到农村养老的巨大压力。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并且大约60%生活在农村。可见,中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中国老人尤其是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正在凸显。这些老人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农村的妈妈”。她们在城市里陪着子女生活了一段时间,在生命之花即将凋落的时候,面对的依旧是,极为复杂而又非常孱弱的养老保障体系。
首先,在物质保障上,农村老人除了积蓄和子女的救济,只能靠微薄的农村养老保险。生病后,有的病种可以报销一部分,但更多的需要老人自己掏腰包。此外,在农村,缺乏规范的养老院以及老人活动场所,各种公益和公用设施更是很难找到。许多农村老人生病后,要么靠子女照顾,要么“自生自灭”,处境非常凄凉。
其次,在精神抚慰上,农村老人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如果哪个家庭的孩子生病了,那么全家人都会一窝蜂地冲上去。但是如果老人生病了,或者生活遇到了困苦,各种漠视、推诿层出不穷,甚至有人不得不为此拿起法律的武器。中国自古以来的孝道,并没有在每个家庭都生根发芽。“来自农村的妈妈”,很少能感受到城市的温暖与亲切,回到农村后,她们依然找不到沟通、交流和抚慰,依然闷闷不乐。
最后,在养老体系上,缺乏统一的科学的规划。早有专家指出,要建立国家、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融资渠道。没有公共财政的大量投入,没有政府的支持、参与和主导,任何国家的农民养老保障制度都不可能顺利建立并正常运行。因此许多国家在建立农民社会保障时,大都采取工业反哺农业的办法,对农民养老保险给予大量的财政补贴,或直接由财政出资给予养老保障。此外,还可以发动社会力量建立农村特困老人救助基金,通过社会捐助等多渠道解决农村特困老人养老困难。也只有在政府主导之下,实行多管齐下,才能解决农村老人养老中最重要的瓶颈——资金问题。总之,政府应该从保障、法律、政策等各个角度予以担当,而社会和个人,需大力崇尚孝道文化,躬身践行,善待父母老人。唯有如此,才能让所有的“来自农村的妈妈”,安度晚年。
新闻推荐
近日,省城包河警方连续破获了”6·20”故意伤害致死人命案和“6·26”故意伤害案,以尹某、田某、胡某等为首的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刑事拘留。蹦迪碰撞引发命案 6月20日凌晨,合肥包河公安分局接到...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