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从2005年肥西县高刘镇启动新桥机场(因其航站楼形状被比喻为“热带鱼”)场址备选工作开始,这个以前不知名的小镇突然名气高涨,并开始进入其“鱼缸”的角色。如今,那条“热带鱼”已经“游”进来,从经济方式到居民观念,这里都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
高刘镇纪委副书记熊运平昨日向记者介绍,新桥机场建设共拆迁5个村,涉及约3000人。这些居民目前已陆续入住专门建成的42栋楼房组成的安置小区里。“这些楼房全部为框架结构,质量在全镇算是最好的。”
除了居住环境,变化的还有人们的劳动方式。据了解,包括失地农民在内,目前每天都有两三千高刘人工作在机场等建设工地上,一个壮劳力每天的收入在150元左右,较以前可谓有很大的改观。对于未来,徐世雷表示,肯定要靠“鱼”吃饭,临空产业园、商业配套、服务业等都是高刘人就业、创业的好“舞台”。
摸得着的是环境的变化,看得见的是数字的攀升,潜移默化的则是高刘人观念的更新。家住原连环村的王克成向记者讲起新桥机场,言语中充满了兴奋和激动:“机场选在我们这里,小乡镇像坐上飞机,一下子拉近了与大城市的距离,现在我们高刘人觉得自己很‘高级\’。没了地不是就没了依靠,我们现在要准备迎接全省、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客人,做好服务工作,对我们来说也就有了一个牢靠的饭碗。”
新闻推荐
肥西水厂“退休”,居民同饮“合肥水” 可降低供水成本,且提高居民饮水质量 赵娟 记者 江亚萍
星报讯 “没想到现在全部喝上了合肥的水。”12月28日,肥西供水公司上派水厂正式停产,肥西县城的居民全部喝上合肥供水集团的优质水,县城居民王先生高兴地说道。 昨日上午9:38,肥西县城上派居民...
肥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