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乐镇位于肥西县最南端,东临古镇三河,南与舒城县杭埠镇隔河相望,北连县城上派镇,距省城仅有30公里路程,是一座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中心城镇。 “丰乐”音同“凤落”,相传是凤凰栖息之地,有物“丰”民“乐”之意。该镇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先后涌现出唐启尧、张治中等驰名中外的风云人物。合铜公路、合界高速、合九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显著,素有“水乡古镇”、“鱼米之乡”的美誉。全镇面积116平方公里,农业人口5.7万人,耕地面积5.9万亩,下辖20个行政村,3个社区,16个党总支,65个党支部,党员1846名。
近年来,该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推进丰乐科学发展,争创合肥十强乡镇”工作目标,坚持“工业强镇,特色富民”战略不动摇,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先后荣获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镇、合肥市经济发展“十快乡镇”、合肥市“魅力乡镇”、合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合肥市综治工作先进乡镇、肥西县党建工作第一名、肥西年度目标考核二等奖,镇党委被合肥市委授予“五个好”乡镇党委荣誉称号。 2010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亿元,财政收入2151万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8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达2.6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00元。
以人为本,共铸和谐
“以人为本保民生,真情实意促和谐”。实施民生工程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途径。今年,该镇在全面完成2011-2012年总体规划、镇区发展规划和各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加速推进镇为民服务中心,镇计生服务所建设。投资28万元新建一处农民文化活动广场,占地面积3亩,为群众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提供阵地。
为让五保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落实好惠民政策,该镇积极争取实施合肥“515”工程,新建五保供养中心两处。其中,丰乐镇五保供养中心于200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总投资460万元,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安徽省委副书记、原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亲临该中心视察工作,并予以高度评价;开工建设合肥市“515”工程新仓敬老院,总投资580万元,建筑面积3980平方米,在全市实现开工最早、进度最快,工程进展顺利,今年11月份即可建成投入使用,可满足220名五保老人入住需求。两处五保供养中心可以集中供养五保老人430,集中供养率约达70%以上。启动合界高速沿线村庄综合治理工程,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要求,高辐射带动”的目标,率先完成了河湾村段35户立面改造任务,统一建成白墙灰顶的徽派建筑,副省长倪发科等省市领导亲临调研,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整合资源,特色富民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该镇在全市率先实施了农村土地流转“规范管理、优质服务”试点工作,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工作新模式,有效整合土地资源,努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发展。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构建镇土地流转中心和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站两级网络化服务体系,每年完成土地流转面积不少于6000亩,水面流转面积不少于1000亩,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结构优化调整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土地流转,该镇先后引入了安徽金禾粮油公司、合肥市金太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整合了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富裕了群众,发展了地方经济,逐渐形成了“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模式,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特色富民进程持续加快。今年,通过深入开展“绿化大会战”活动,全镇新流转土地面积1400亩,新栽植各类苗木193000株,新增林地面积1621亩,顺利通过市级初验,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绿化工作目标任务。重点打造的丰乐河水产养殖示范带和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示范片基本形成。强力扶植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产业发展,形成集聚效应。今年上半年,在三里、河湾、新华等村新增蔬菜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其中新增设施大棚500亩。安徽金禾粮油公司和合肥市金太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先后投产,“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模式基本形成。此举极大提升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发家致富的信心。
提升服务,为民解忧
自2004年以来,丰乐镇全面启动了镇、村两级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七年来,始终坚持“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原则,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密切干群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加大镇村全程代理场所软硬件建设,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进一步拓展代理服务项目,规范办事流程,承诺办理时限,办事流程进一步优化,代理事项规范有序,服务水平全民提高,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到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拥护和称赞。实行代理工作以来,全镇已受理群众办事申请近7万件。2007年该镇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作为肥西县代表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 2008年、2009年,省委党校乡镇党委书记培训班和合肥市及肥西县全程代理现场会均到该镇参观学习。今年,该镇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被评为肥西县“人民最满意的组工项目”。
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今年该镇进一步加大软硬件设施建设,新计生服务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各项惠农支农政策全面落实,今年上半年共打卡发放涉农补贴资金1460万元,积极落实家电、摩托车、汽车下乡政策。农村低保、五保、优抚、殡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残疾人帮扶等工作举措得当,各项保障资金发放到位。发挥镇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服务作用,成立矛盾排查、调处和信访接待中心,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了社会稳定,营造出风清气正、团结干事的良好政治生态,推动机关效能建设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提升了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筑巢引凤,工业强镇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无工不强”。要想做大做强,就需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丰乐镇农民工创业园于2010年建成,计划总投资8000万元,其中一期项目占地26亩,已建成厂房三幢,建筑面积达9600多平方米。按照“服务创业、孵化企业、促进就业”的建园要求,该镇一方面加大配套投入,做到园区“水、电、路”三通,筑巢引凤;另一方面加大招商推介力度,让农民工创业园充分发挥好工业发展平台作用,使其成为丰乐工业发展的福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后劲。目前,安徽同德制衣公司、徽众贸易公司等服装加工类企业已入园投产,园区企业工业年产值已达5000万元以上,解决了周边300多人就业问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今年以来,该镇共新引进招商项目4个,其中工业项目3个,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31亿元。丰乐镇农民创业园平台作用初现,安徽同德制衣等投产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天利缘服饰、徽众服装等一批服装加工销售企业即将建成投产,服装产业有做大做强之势。
党建为先,凝心聚力
为保障党员和党组织的先进性,丰乐镇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日常工作中的重点。今年是建党90周年,该镇紧紧围绕 “科学发展当先锋,冲刺合肥十强做标兵”的主题,继续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根据县委统一部署,在全镇开展“十查十看找差距,破解难题促‘三先\’”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并结合工作目标,在党委换届、计划生育、招商引资、综治维稳、机关作风建设、为民服务等方面狠抓落实,做到强载体、重措施、出成果。通过此次活动,该镇创新推行“五问”工作法。全镇上下形成了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抢抓机遇的良好风气,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有力的保证了“十二五”实现开门红。
该镇还围绕“十二五”开局之年发展这条主线,从多方面入手,切实发挥镇党委、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先进作用,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24支,参与党员达到700多人次,相关工作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创新争优公开承诺中,党组织和党员共承诺事项181件和1984件,并对公开承诺进行了自查自评和党组织点评。为了密切联系群众,该镇认真组织党员开展进村入户话“三先”活动。围绕肥西县“三先”目标,根据县委统一安排,该镇集中利用一个月时间,深入开展了此项活动,组织村镇干部180多人进村入户,开展形势政策大宣讲、排忧解难大走访、矛盾纠纷大排查、民生保障大调研、农村建设大讨论、社会管理大问策,极大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密切了干群关系。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今,紧随国家“十二五”规划有力步伐,奋发有为的丰乐人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一步一个脚印,朝着“推进丰乐科学发展,争创合肥十强乡镇”的目标不懈奋斗,誓将丰乐镇打造成一方投资的热土,一片丰收的乐园,让我们共同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丰乐镇党委书记 袁中堂
丰乐镇政府镇长 董 强
如诗如画的丰乐镇
新闻推荐
省政协委员热议安徽旅游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