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昱 奚正喜
“夏总是个厚道人,我们在这里干得安心! ”9月6日上午,当我们在肥西县官亭镇的金固水泥有限公司采访时,进出厂区的工人在谈到他们的企业掌舵人夏维同时,无一例外地竖起大拇指。
夏维同说自己来自于基层,他最知道农民兄弟的甘与苦。建厂伊始,他就给自己订下一条规矩“绝不拖欠农民工工资”。建厂两年多来,夏维同兑现了他的这一诺言,在他的厂里,工人年平均工资达到二万五千元左右,至今无一位农民工被拖欠工资。
对待员工,夏维同不仅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他还在日常生活上点点滴滴地关爱着他们。为了方便下夜班的工人,他盖起了三层楼的职工宿舍,每间宿舍里均配有空调与电视,工人在厂里的吃住及水电费是全免的。
“以前小厂时,厂里到处都是灰,肥西县城不能蹲,我们搬到了这个工业园区后,进行了全面技术改造,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夏维同认为,水泥行业是属于高污染行业。对于自己的厂子来说,最大的社会责任是要做好周边的环境保护。
为了达标,他在搬入新厂伊始,就将符合更高环保要求,做为选取流水线的标准之一。在金固水泥厂生产线周围,是看不见粉尘满天,嗓音冲天等问题的。由于金固生产的水泥和混凝土砌块所使用的原料符合国家提但是的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省经信委、国税局、财政厅还共同评为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产品。
夏维同是土生土长的官亭镇人,他也是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中的杰出代表。作为肥西县政协委员,在每年的县政协会议上,夏维同的提案总是围绕着交通、节能减排、及农民工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为政府出谋划策。夏维同的水泥厂积极支持官亭镇政府工作,主动吸收官亭镇土地流转后的剩余功动力近百人。
从员工的口中,我们还知道了夏维同在512汶川地震后,除了以企业的名义捐助善款外,还个人再次捐助了一万元。除了关心国家的大事外,身边的小善更是常行不缀。他从下海伊始,就一直对孤寡老人、失学少年、下岗人员、遭遇疾病或特困家庭伸着援助之手。
每年年初,无论多忙,夏维同都要带上现金与礼物,带着职工与子女,去官亭镇敬老院慰问和看望那些孤寡老人们。二十多年从未间断。据老人们初步估算,夏维同已经向敬老院捐献了10多万元现金。
在夏维同公司的办公室里,满是各类获奖证书与锦旗。夏维同将官亭镇敬老院老人们送的锦旗放在最显眼中,锦旗上写着“发展个企的带头人,救助老人的热心人”的字样。
采访中,他一直对我们说,是党的政策支撑了他,是一方水土成就了他。在经营生产的同时,他永远不会忘记一个企业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新闻推荐
肥西县山南镇发展掠影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