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农村清洁工程试点正在推行的“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受到合肥市民建的专家质疑。他们认为,这种模式完全搬用城市垃圾处理模式,垃圾转运处理量大,运行成本高,推广难度大。建议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要综合考虑农村的环境特点,从源头上进行分类,就地就近分层次无害化处理。
合肥市完全符合规范的填埋场仅龙泉山垃圾填埋场一座,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已不堪重负。合肥市民建在对合肥市的农村清洁工程试点情况的调研时认为,如果按照推行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农村清洁工程实施后的垃圾集中和处理量将会十分巨大,必须分区域建设更多新的垃圾填埋场,以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出路问题。因此,全面推行这种模式难度和运行成本超乎想象。
合肥市民建调研还发现,肥西县柿树岗乡采用了“2+5”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值得借鉴。 “2+5”模式是由两个主体用五种方法将农村常用的三种垃圾就地无害处理。两个操作主体是农户和保洁员。三种垃圾是有机垃圾、无机垃圾、建筑垃圾。五种处理方法:有机垃圾一是作沼气投料,二是入窖沤肥;无机垃圾一是回收利用,二是入炉焚烧;建筑垃圾用于本村庄或农户填塘平地或修道铺路。
在柿树岗乡周桥新村记者看到,农户每家都配备了 “两桶一袋”(有机垃圾桶、无机垃圾桶、可回收垃圾袋)由农户初步分类。每家一个沤肥窖,有机垃圾每家每户即可处理。无机垃圾一部分进入废品回收系统,另一部分在村里建造的焚烧炉集中焚烧。建筑垃圾集中堆放用于铺路就地利用。
周桥新村党支部书记程正宏告诉记者,现在全村生活垃圾99%可以就地消化,只有极少量当地无条件处理的生活垃圾可由县或者市集中处理,大大降低垃圾集中堆放、清运和处理成本。群众对这种做法也普遍接受。 (本报记者毛学农)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曹昱 奚正喜“夏总是个厚道人,我们在这里干得安心! ”9月6日上午,当我们在肥西县官亭镇的金固水泥有限公司采访时,进出厂区的工人在谈到他们的企业掌舵人夏维同时,无一例外地竖起大拇...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