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合肥南淝河源头正式立碑,启动南淝河源头生态保护区综合治理工程。在今年以来合肥市政协开展的“切实履行三项职能、助推合肥跨越赶超”的主题实践活动中,委员积极建言,有力推动此项工程的开展。
合肥因淝水而名,南淝河穿市而过,经巢湖流入长江,是合肥的“母亲河”。在南淝河源头,呈现长达3公里左右的原生态景观,附近合寿古道上留有500年历史的红石桥古迹,将军岭上分布着数公里长的“曹操河”遗迹,具有很高的生态和文物保护价值。
但是,据市政协委员叶竹实地调研发现,随着农垦规模的扩大和企业的增多,南淝河源头地区已出现一定程度的污染,一些化肥、农药残留和生活工业污水未经绿化等隔离措施直接排入南淝河源头。 “源头地区出现污染,将直接影响合肥市民饮用水源的质量,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刻不容缓”。为此,他建议尽快启动南淝河源头生态保护区建设,恢复源头千亩湿地,营造生态林,沿河道搞好绿化,设置水源保护隔离带。
在此之前,南淝河源头生态保护问题已引起了不少市政协委员的关注,并通过政协全会发言、社情民意、建言献策等多种形式呼吁反映,叶竹委员深入实地调研,整理相关意见,提出提案,更加引起了市政协的重视。市政协专门指定一位副主席进行提案督办,并召集有关部门举行了现场督查会。
南淝河源头地区处在合肥肥西县境内,因此,市县联手,有效地实行城乡共治是关键,这也是以往虽有建议,但实行难度大,效果不佳的原因。 “要把南淝河源头治理工作作为推动城乡联动发展,城乡共治的一个典型,总体规划,城乡联手,分期建设,突出生态,源头先行。 ”合肥市政协副主席郭本道强调。
委员们的建议得到了市县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纷纷拿出意见,制定措施,有的还专题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市规划局表示,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南淝河源头地区保护将融入合肥新桥机场周边的未来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实现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市水务局将南淝河列入国家首批中小河流治理试点计划,对于源头地区居民点外迁安置,退耕还林、还草计划将重点支持。市财政局拿出“真金白银”,对于在该地区营造连片生态林面积达500亩以上的,将给予10万元的奖励,并积极筹划将其纳入巢湖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范围,争取亚行贷款支持。对于南淝河源头治理引发的各方关注和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肥西县表示南淝河源头治理工作的信心更足,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整体推进南淝河源头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拟用4年时间,投资2亿多元,实现水源地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开发保护古迹和淝水文化旅游资源,届时,南淝河源头地区将呈现千亩生态林,百树园、百草园、百花园、百果园点缀其中,一年四季花果飘香,绿色常现。
(本报通讯员李晓军
本报记者毛学农 实习生廖莹莹)
新闻推荐
本报讯 8月19日至23日,全国政协“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配套政策”专题调研组来皖调研。8月19日,调研组在合肥召开专题座谈会。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文康出席会议。省政协副主席方兆本主...
肥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