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市两位志愿者吴升根、赵夕周分别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合肥市第73、74例造干捐献者。面对等待救治的陌生患者,他们义无反顾捐献出健康的“血液种子”,为患者送去了康复的希望。
据合肥市红十字会统计,今年以来,合肥市已有17位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创历史新高。
如果能配上,愿意再捐
吴升根在合肥从事建设工程管理工作,平时业务比较繁忙,和妻子两人又要上班又要照顾两个孩子,常常是忙得团团转。接到红十字会电话时,吴升根觉得有点意外,“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已经十几年了,没想到真的能和患者配型成功,开始时有点担心身体,但一想到我就是患者目前唯一的希望了,那肯定得去救!”
由于工作和家庭事务实在协调不开,在住院做捐献准备时,吴升根又要打动员剂,又要兼顾工作,还要抽空接送孩子,他说:“确实很累,但我已经答应了捐献,就一定会坚持完成,不能让患者失望。”12月21日中午,吴升根在中科大附一院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随后,载有干细胞的混悬液被即刻送往河北,将移植给一位80后血液病患者。“希望患者也要加油,重获健康。”吴升根说道。
从医院采集室离开前,吴升根看到走廊另一头的移植仓里,有两个孩子正在向他挥手微笑,“一瞬间我感触很深”,吴升根说:“那应该是正在治疗的患者吧,好像是在微笑着感谢捐献的人,如果以后我能和这些孩子配上,我还愿意再捐一次!”
在平凡的岗位做了件不平凡的事
赵夕周是肥东县应急管理局一位普通党员,也是一位退伍军人,当得知自己和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时,他特别高兴,“我就是一个平凡人,在平凡的岗位工作,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这次能够有一个救人的机会,我感觉特别荣幸,是我平凡人生中的高光时刻!”他还对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说:“听说患者配型成功的几率很小,现在我配上了,我就想赶紧帮助他,把他从病痛中解救出来,接下来怎么做,我听你们安排!”
顺利通过高分辨检测、体检等环节,赵夕周才和家人说起捐献的事,“我是一位老党员,现在人民需要我,我必须挺身而出,而且我也非常乐意”。得知是救人的大事,家人都很支持,姐姐还从老家赶来,帮助赵夕周的妻子一起照顾两个孩子。赵夕周在向单位请假时,单位领导二话没说就同意了,还关切地说:“七天假够不够?有需要尽管提!工作上的事情就放心交给同事,你一定要把救人这件事做好!”
12月22日上午,赵夕周在中科大附一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救治一位在北京治疗的患者。对于这位素未谋面的患者,赵夕周想说:“朋友你好!希望你常怀感恩的心,积极勇敢地面对困难。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张妍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唐萌
新闻推荐
“我从包公家乡来”赴浙江宁波 采访团将探访包玉刚故居、天一阁、包公殿等地挖掘包公文化底蕴,提升包公文化影响力
本报讯由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中共肥东县委、安徽包公研究中心主办,新安晚报社、中共肥东县委宣传部承...
肥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