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提起宋都开封,自然就会想到北宋名臣——包拯。他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为民请命,有说不完的故事。昨天,由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中共肥东县委联合主办,新安晚报社、中共肥东县委宣传部承办的“我从包公家乡来”大型融媒体采访团第二站来到了包拯扬名之地——河南开封。
A
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
900多年前,北宋画家张择端留给世人一幅惊世长卷《清明上河图》。如今,这幅盛世美景从画中走了出来。“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18日下午,“我从包公家乡来”采访团走进位于开封龙亭湖畔的宋文化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
勾栏瓦肆,民俗绝活,酒楼茶肆林立,汴绣、年画、官瓷作坊丛集,一座虹桥飞架东西……园内一派东京清明胜景。古色古香的开封让采访团成员有了完全不同的体验。看一看包公迎宾的风采,听一听包公巡案的奇闻,称一把“包公”的公平秤……采访团的媒体记者和专家直呼“精彩过瘾”。
“把包公文化和大型实景演出结合起来,真的很震撼。”在观看了多场精彩演出后,采访团不少成员表示,开封将百姓传颂的包公文化和当地旅游紧密结合起来,将更多的历史文化符号加入开封这座城市的发展当中,“好看、好玩”成为越来越多的外来游客的直观感受。
B
演十几年包公仍想继续提升
嘉祐元年(1056年)十二月,包拯被召任权知开封府,迁升右司郎中,开启了一生最重要的执政生涯。园内正在上演一出精彩的“包公巡案”,几位演员用惟妙惟肖的表演,将“包公智断牛舌案”的故事完美呈现,引来围观群众阵阵喝彩。
演出结束后,记者采访了包公的扮演者张磊。今年32岁的张磊,毕业于开封市艺术文化学校戏曲专业,扮演包公已有十来个年头了,“演过之后才知道,包公真的不好演。”张磊说,虽然自己已经扮演包公这么多年了,但对人物的理解仍然还有提升空间,“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对包公的定义,要想把包公演好,必须下功夫。”
张磊说,自己演过很多角色,但最喜欢又觉得最不好演的就是包公。他从小就崇拜包公,“小时候觉得包公就是神,什么疑案都能破,毕业后能够扮演自己最崇拜的角色,也算是圆了自己的梦。”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能够将包公的一举一动模仿得更到位,张磊私下会搜集各类关于包拯的书籍、戏剧和影视作品,“看的时候会仔细揣摩他们的动作、神情,会将自己代入包公的故事里,这样才能打动观众。”
清明上河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张磊一穿上包公的演出服,“就像变了一个人,特别严肃、认真,将自己当成了包公。”对此,张磊解释道,包公是个十分严肃的人,“既然穿上了演出服,就要符合包公的形象。”
C
打造包公品牌肥东需要先行
“我从包拯故乡来,再访开封府尹台。放眼芙蕖花正艳,清心不染汴河开。”在前往开封的高铁上,安徽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合肥市政协原副秘书长戴健作诗一首,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因工作关系,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戴健曾不下十余次来到开封,亲眼见证了包公祠、开封府、清明上河园这些景点的发展。
从70年代开始,戴健便研究包公文化,并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深圳特区报》等报纸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对包公文化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告诉记者,1992年和1994年,开封和合肥分别主办了国内第一届和第二届包公学术研讨会,自此两市便一直就包公文化开展交流。
在戴健看来,开展包公文化交流,对于肥东和开封的文旅发展都大有裨益。他说,曾经有游客来肥东,了解到包公在开封的事迹后,又去到开封游玩。也有游客在开封知道包公的家乡是肥东后,一定要来肥东看看包公出生的地方,一来二去,既打响了包公的品牌,又促进了两地的旅游业发展。
“开封和肥东可以相互借鉴,共同学习。”戴健说,一直以来,肥东为开封研究包公的家世、家谱提供了很多资料,而肥东也能通过和开封的包公文化交流学到不少“干货”,“比如,开封关于包公的大型实景演出能够增加景点的亲和力,这点就值得肥东借鉴。”
戴健认为,作为包公故里,肥东要在打造特色包公品牌、推进文旅融合的路上先行一步。他表示,肥东目前正在修建包公文化园,“这一步走得很好。”戴健表示,可以借助此次“我从包公家乡来”采访活动的东风,“大力推进肥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包公文化特色旅游品牌。”
D
传承包公文化需要不断创新
“采访团来到开封探寻包公足迹,进一步挖掘包公的文化底蕴,弘扬包公精神,感受到开封对包公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肥东县委宣传部网信科科长、“幸福肥东”主编曹利芳表示,“我从包公家乡来”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十分有意义,作为一名在包公家乡的宣传工作者,更是有责任和义务把包公文化、包公精神宣传出去,让包公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发扬光大。
中新社安徽分社记者刘浩表示,通过这次“我从包公家乡来”活动,走进开封清明上河园,不仅看到了古色古香的宋时建筑风物,还看到当地挖掘、传承包公文化的实践,比如园中包公出行巡案,演员们身着古装,还原包公断案的场景,吸引了许多游客围观。这种创意形式,把包公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既是旅游发展与文化的融合,也是文化传承的创新。
“合肥和开封都是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包公生活的地方。开封在继承传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等方面的很多做法也值得合肥去借鉴。”安徽日报记者许蓓蓓说,这次采风活动对推动两地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也具有一定意义。剑心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韩诚刘旸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孟鸣之生活照○孟鸣之正在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孟鸣之(中)生前与战友在一起○孟鸣之事迹短片○孟鸣之训练照○踌躇满怀从戎...
肥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