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袁牧
无为板鸭是安徽省无为市传统特色名食,始创于清代,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因其先熏后卤,天然烟熏芳香,早年也叫熏板鸭。光绪年间,由新疆等地迁来无为定居的五十余户回民,逐步对熏板鸭技艺进行了创新发展,增加了调料种类等配料,使熏板鸭的味道更加诱人。由此无为熏板鸭的风味经过改良、沉淀基本形成,综合后的味道更是深受食客的喜爱。如今,无为板鸭已被列入《中国名菜谱》;2013年,无为板鸭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制作技艺入选《安徽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之无愧地成为一道闻名于世、香飘八方的佳肴。
说起无为板鸭,还有一段唯美的爱情故事。传说很久以前,无为鼓楼附近,有一个名叫张忍的孤儿,有一手做板鸭的手艺。他与邻居家闺女何泉青梅竹马,只是无钱送上聘礼求婚。这年又临中秋节,张忍鼓起勇气,手提一只自己精心制作的板鸭,来到何家求婚。何泉的母亲素闻张忍聪明勤奋,对这门亲事倒也不反对,但看到张忍带来的所谓聘礼,仅是一只板鸭,唯恐世人讥笑,便暗示何泉,好言相慰,将张忍连同带来的板鸭送出家门。张忍回到家中,焖灶已将粥炖好,但他闷闷不乐,无心去吃,顺手将板鸭挂在焖灶上面的铁钩上,又往尚有余火的焖灶膛里添了几把木屑,便和衣在床上睡去了。木屑缓慢地半燃半灭地燎着,冒着一股细烟,袅袅升起,直熏板鸭。约莫过了三四刻钟光景,一只光洁的板鸭,竟然变得色泽金黄,泛出芳香野味。扑鼻的香味熏醒了张忍,他见此板鸭,惊喜交加,便将板鸭又作一次短暂卤焖,顿时板鸭更显得肉嫩色美。当张忍将这只板鸭再次送到何家时,全家为之喜不自禁。何母郑重地说:“张忍,这特殊的板鸭就是你的特殊聘礼,你和阿泉不日便可完婚!”张忍和何泉结婚后,悉心研制和经销板鸭,凭借这意外得来的美味,获得人们广泛赞誉。
不知是不是口口相传的故事影响了人们,据无为县志记载:“民俗婚筵多用鹅,后改为鸭。”至今在无为当地仍有男女订婚送板鸭的风俗,叫“超节”。只要定了亲,逢年过节,男方就得给女方“超节”,连女方的七大姑八大姨也得给,一个都不能少。
无为板鸭能传承百年,主要在于它的制作工艺精良,味香色美,深受人们喜爱。选材上,因为无为北接巢湖,水系发达,天生的湖泊很是利于鸭子的培育。首选上等麻鸭,体重在2公斤上下。宰杀洗净后,在翅下划二寸长刀口抠出内脏灌水洗净后,放入食盐,灌进硝水晃动,再入缸腌制,先腌鸭身,两小时后将鸭头朝下,再腌两小时,挂在风口晾干水分。接着用细铁棍作架,将鸭置上,下以木屑缓慢燃烧熏烤,每隔五分钟翻熏一次,待到鸭坯色泽金黄闻到香味,加八角、花椒、桂皮、丁香、小茴香、草果、川骨香、香叶、大茴香等香料入布袋,扎口,放进注水锅内。再加香菇、冰糖、酱油、醋、葱、姜,烧开后,放入熏烤过的鸭坯,用小火炖约十分钟,再用柴灰压火焖三十分钟即可。成品鸭金黄油亮,皮脂厚润,肉质鲜嫩,醇香味美,兼具北京烤鸭的芳香和南京板鸭的鲜嫩。
吃无为板鸭,如何吃出滋味、吃出情趣、吃出文化,大有讲究。这里的吃,应该叫“品”。品板鸭,板鸭当然是主角,而且相当考究,宜冷不宜热,否则味道便差了九成。请选即时新鲜的“套餐鸭”:鸭身四分之一,以下按人均一份:鸭头连颈一,翅一,爪一,鸭杂碎一(付)。将鸭头取直切成两半,其他各切成大小合适的块、片,分装四盘。品鸭辅料,卤水有时可缺,但醋、蒜瓣断不可缺。每人备一小碟蒜泥老陈醋,供浸蘸鸭块,提味起鲜。绝不要用酱油和麻油,因为前者会使板鸭变咸,后者会掠走板鸭的口感和原生态香味,把无为板鸭变成了无味板鸭。
说到品尝,无为板鸭是味美绝伦,其各个部位又有异样的鲜美。鸭皮油滑爽嫩,鸭肉细软亲和,入口都异常清爽,立马满口藏香;膀爪虽细皮包骨,但皮骨之间,少许肉丝、筋丝,轻轻咬开,慢撕细嚼,别有情趣。尤其是那细小的骨筒之中,有蔷薇色的髓液,极富营养,嘬口轻吸,犹如膏丹之妙,其他鸭品决不具备;鸭杂碎是各有特点:鸭肝绵糯抢口,鸭肫响脆清润,鸭肠弹软耐嚼,鸭舌脆嫩小巧,孩童尤爱;还有,应着重说说鸭颈鸭头。这地方皮薄如纸,入口细密。颈骨周边,活肉嵌围,要仔细剐咬,撕下肉来,顿生快感。鸭头是个宝,需用点功夫吃透吃尽。其内大致两部分,一是小零件,肉筋脆骨组合,进入口中那是“百味交集”,特有滋味;二是鸭脑,这是板鸭最精华、最有营养的部分,细面柔和,入口即化。不爱吃鸭头的人,是品尝无为板鸭的外行。
如今,有无为人的地方就有无为板鸭,小小的板鸭承载着无为人对家乡的真挚情感,成为无为人引以为豪的文化地标,也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分子。走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都会看到一家家无为板鸭摊像一粒粒璀璨的珍珠,镶嵌在古巷老街里,把香味洒遍了大江南北。
新闻推荐
○美丽的牛角大圩○金牛镇○葵花井○卧牛山公园杨钧摄○石牯牛○旗杆石○牵牛巷杨钧摄...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