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2021年春运启幕。到2月1日,春运已经开启5天。同一个售票大厅、同一个候车室、同一个站台……场景没变,景象却不同。今年的春运,也是春运41年来最为特别的一次。无论是汽车站还是火车站,售票厅和候车厅内冷冷清清。数据显示,和往年相比,今年乘客发送量明显下降。“静悄悄”的车站,也反映出受就地过年倡议和留守礼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就地过年”“非必要不返乡”已成人们共识。
春运开启后,记者多次来到芜湖火车站和芜湖长途客运汽车站,发现情况和春运首日差不多,往年拥挤的人潮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稀稀落落的场景、寥寥无几的旅客。芜湖汽车站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广大群众响应“就地过年”“非必要不返乡”倡议,出行人数减少,乘客发送量明显下降,车站很多班次因客流量不足停运,“目前发出的大部分班次,车上都只有两三个人。江苏方向(除南京外)及山东方向基本全停了。”该负责人透露,即使只有两三个人,但只要是预售出去的车票,都会按时发车,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虽然人数少了,但是我们的责任丝毫没有减轻,一方面,我们把疫情防控放在春运工作首位,车站工作人员都会定期对车辆、售票厅、候车厅等场所进行消杀。另一方面我们也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让乘客能够有更好的出行体验。”
客流量的减少,是因为很多市民改变了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响应号召就地过年。“今年,我和老公、儿子都留在芜湖过年了。”昨天,在芜湖火车站,刚刚把父亲送进站的张花英说,她老家是河南南阳的。“我今年52岁了,父亲和我们一起打工,家里还有老母亲和其他兄弟姐妹,父亲不放心,一个人回老家过年。”张花英透露,她父亲1月31日就拿到了核酸检测报告,在郑州转车,继续乘高铁回家。下车后,她姐姐会去车站把父亲接回家。
“我给父亲准备了10个口罩,还有酒精消毒湿巾,叮嘱他注意个人防护。不回家过年肯定不习惯,但是留在芜湖,春节期间正常上班,能挣不少加班费呢,还有补贴。”张花英笑着说,她老公和儿子是厨师,酒店不但给了补贴,加班费也是比正常工资高了很多。“我在开发区打工,企业也给我们1000元的补助,年三十到年初二每天还有100元的餐券补助。”张花英告诉记者,“我们知道要响应号召不添乱,想团聚,以后时间多的是。”
“我和女朋友考虑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留在芜湖过年。”昨天,在三山里菜鸟驿站,老家在合肥的柳俊正在给寄回老家的包裹打包称重。往年他都是和女友各自回家过年,“她老家在巢湖,这也是我们俩第一次一起过年,感觉还蛮特别的。”虽然相应号召就地过年,但是柳俊和女友也给家人准备好了新年礼物。“买了芜湖特产寄回家给各自的长辈,给双方父母各买了一套衣服。”在柳俊看来,不能和父母团聚,的确有点遗憾,“但是从自我做起,为防疫贡献一份力量也是很有意义的。”因为企业对不回家过年的员工有补贴,柳俊和他女朋友也打算将这份补贴送给父母作为特别的新年礼物。记者 汤荣汛
新闻推荐
智慧城市建设让生活更加美好 巢湖市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数字基建等领域信息化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晨刊讯近年来,巢湖市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相继出台《巢湖市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巢湖市政务云平台管理办法》《巢湖市网...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