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的合肥,气温让人“畏手畏脚”。但严寒中,有这样的一群女性,她们坚守岗位,在万物萧索的寒冬留下了一抹靓丽的“巾帼红”。
寒冬中,她们送去200个暖宝宝
从6点出门,截止到早上9点,朱仁芝已经在寒风中穿梭了近3个小时。虽然戴着口罩,但暴露在外的手,已经冻得有些发僵,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坚持没戴手套。“不止是我,大家都没戴。”
朱仁芝是五里庙社区“小阿嫂帮帮团”的一名成员,最近寒潮来袭,气温降幅明显,“小阿嫂帮帮团”的志愿者们却没闲着。她们一边忙着配合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另一边,她们也在思索着如何给辖区居民送上更暖心的服务。
冬季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期,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和出行方便,朱仁芝和“小阿嫂帮帮团”志愿者忙着帮助附近辖区的门店经营户申领安康码。她们耐心解答前来咨询的群众,并主动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介绍如何下载“皖事通”软件,如何注册使用“安康码”及安康码的使用范围、未来安康码的应用范围等情况。
工作中,朱仁芝看到,不少农贸市场、小区疫情防控点的社区工作人员在寒风中默默坚守,为了给他们带去温暖,朱仁芝又和志愿者们集资购买了200个暖宝宝,递给了正在值守的社区工作者。在独秀园小区,疫情防控志愿者罗薇收到了这样一份温暖的“小礼物”,“谢谢你们,冒着寒风,给我们送来温暖。”
罗薇的话,让包括朱仁芝在内的志愿者感到十分开心。她告诉记者,接下来,她们还将继续以冬季送温暖为主题,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
站台外,她们冒着寒风服务旅客
1月7日的合肥,气温跌至冰点以下。早上7点,巢湖东站巾帼志愿者马文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微弱的阳光照射在站台上,温暖被寒风隔绝在外,身穿黑色羽绒服的马文凭搓了搓手,又跺了跺脚,企图驱散身上的寒气,但这对于身在出站通风口的她而言,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很快,她就迎来了一批出站旅客,做好疫情防控是她作为志愿者最紧要的工作,有的人没有安康码,马文凭就和同事耐心地帮助旅客申领好安康码,对于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马文凭则按照相关程序,核验旅客健康情况,引领他们有序出站。遇到腿脚不便或者携带大件行李的旅客,马文凭还会主动上前搭把手。
一列列火车驶来,一批批旅客出站,站在通风口的马文凭和同事手指冻得通红,但志愿服务却没有丝毫折扣。“我们一般是分早晚班,早班是7点到15点,晚班是15点到22点,相较于晚班,早班的我们并不算太冷。”
马文凭告诉记者,作为志愿者,主要工作地点基本都是室外,这份志愿服务工作她已经坚持了半年多的时间,从酷暑到严寒,跟着身边的志愿者一路走来,虽然难免辛苦,但更多的是幸福与满足。
王若西 袁勤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卫晓敏
新闻推荐
推荐人:远山推荐:半汤温泉一到冬天,自然就会想要泡温泉。与芜湖车距半小时的巢湖半汤,是我最常去的地方。有关半汤温泉的记载...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