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合肥 今日巢湖 今日肥东 今日肥西 今日长丰 今日庐江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今日巢湖 > 正文

创新驱动 同兴同行 依托滨湖金融小镇 打造长三角区域性智能金融科技中心

来源:合肥日报 2020-08-28 04:47   https://www.yybnet.net/

立秋前的北京,阳光格外清澈,透出北方特有的利落和爽朗。从清华五道口,到北京金融街,再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8月初的金融科技考察之旅,所到之处,兴泰控股考察团队发现,合肥的城市名片第一次与金融领域挂钩,成为了众所周知的“投行型城市”。政府、机构、企业、高校……人们对于合肥的印象,发生了风向标式的“升级”:由陌生,到熟知,继而到热衷。

同频共舞,不谋而合。8月21日,合肥市专门印发了《安徽合肥线上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2020-2025年)》《合肥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其中明确提出将依托合肥滨湖金融小镇等打造区域性智能金融科技中心,推动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解码合肥“投行型城市”的养成记,更像是翻开了一部追求长期价值的“投资宝典”。以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的长期价值,合肥的“大城之路”越走越宽;以与合肥“同兴同行”为企业发展的长期价值,兴泰控股的金融翼展正逐渐伸展,翱翔于更广阔的天际。

“投行型城市”的底气和逻辑

与其说合肥是“投行型城市”,不如说是“研究型政府”。

实际上,早从“十二五”起,合肥就在深度向下挖掘,追问自身的城市定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谁的研究更深刻,就能获得风险的溢价。

2015年2月,合肥市委市政府以当年的“1号文”出台了《关于加快创新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合肥以产业为切入点开始着手布局“创新、转型、升级”。

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合肥市再度公布了更加细化的《八大工程实施方案》,到2020年,将重点培育发展10个以上的国家级和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公共安全等5个产值超千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目标瞄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

面向“十四五”,围绕实现半年“负转正”、全年“过万亿”,2020年6月,合肥市印发了《合肥市做好“六稳”“六保”抓细抓实经济发展工作“123+10”行动方案》,将以“链长制”为抓手,围绕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梳理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创意文化、网络与信息安全、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光伏及新能源、高端装备及新材料、人工智能、量子产业等12条重点产业链。由合肥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担任产业链“链长”,肩负起完善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政策措施,加快培育重点企业,协调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等职责。

合肥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有自己的“公式”:市场+基础+队伍。必须代表未来方向,市场前景广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首要条件;因地制宜,发力自身具备产业或技术优势的方向;最后则是依托有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研究型”队伍。

从撬动京东方6代线起步,合肥接连以100亿元合资成立了合肥长鑫存储,以70亿元跻身蔚来汽车战略投资者,不遗余力做大做强科大讯飞、科大国盾等“科大系”公司……陆续奠定了自身在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全国乃至世界级领先的城市地位。

以耐心资本,做时间伙伴,筑产业高地。在产业投资领域,“硬核”合肥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教科书级的经典案例。

追求城市发展的长期价值

人世间数百万个闲暇的小时流逝,闪耀着历史性光辉的时刻便显得弥足珍贵。

从“工业立市”,到“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从“全国科技创新试点市”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从“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到“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历史的一笔一划都因循着缜密的逻辑。

合肥从经济总量不到400亿元起步,至2019年达到9409亿元,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国省会城市第八位。回眸合肥十余年的追赶之路,亦是合肥的进击之路,城市GDP激增了23倍之多。布局“芯屏器合”“集终生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抓手,创新驱动才是外界眼中这座“投行型城市”的投资逻辑。

以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的长期价值,合肥的“大城之路”越走越宽;以与合肥“同兴同行”为企业发展的长期价值,兴泰控股的金融翼展正逐渐伸展,翱翔于更广阔的天际。

2005年7月,长江路大拆违的“第一锤”落地。隆隆的轰鸣声从远处传来,兴泰控股却在静谧中思索:如此庞大的建设资金投入,通过什么途径才能实现?思绪良久,郑重作答——“工业立市,金融先行”。

“服务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2008年,正值合肥市大建设的高潮之年,所需要的资金超出了前两年总和,在当年一季度工作会议上,兴泰控股再度以城市发展为“令”:要求全体员工服务大建设、破解融资难。

彼时,在承接产业转移,建设皖江城市带的大幕下,兴泰控股更是喊出了“舞活八百里‘皖江龙’!”的口号;适逢合肥经济圈积极寻求整体纳入长三角地区,兴泰控股率先表态:愿以金融助力——“合肥‘圈’,动周边!”

今年上半年,面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势,立足“六稳”“六保”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兴泰控股更是第一时间发出——“为合肥加速发展,贡献金融‘正’能量”的铮铮誓言。

在合肥陆续举行的“六稳”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中,兴泰控股的身影频现:与央企华侨城集团合作共建的合肥空港国际小镇、巢湖半汤温泉小镇赫然在列,成为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和品质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8月29日,全省推进灾后恢复重建暨贯彻“六稳”合肥市包河区滨湖金融小镇等长三角一体化重大项目集中开园开工现场推进会上,由兴泰控股主发起设立的安徽省首批特色小镇——合肥滨湖金融小镇,其启动园区也将隆重登场,举行盛大的开园仪式。

躬身入局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

大产业呼唤大金融。

随着合肥“大建设”的深入推进,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探索也进入了新阶段。然而迄今为止,公认首次系统而深入地对合肥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战略进行研究的正是兴泰控股。2007年3月,兴泰控股就牵头出炉了《关于建设合肥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思路和对策》研究报告,并专题报送市政府,引起高度重视。

如果将时光轴倒退回四年前,2016年5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培育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极,杭州、南京、合肥被确定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回顾十余年的“入长”之旅,为融入长三角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合肥市乃至安徽省早已做足准备,策划了大量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合肥的发展历程、现状、未来,才能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彼时,兴泰控股就敏锐地意识到,高端金融资源的集聚,对于支撑合肥下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意义。

也正是从2016年起步,一支由兴泰控股内部金融理论研究、股权投资等领域拔尖人才组成的筹备团队,开始赴全国各地尤其是长三角地区考察调研、筹划编制实施方案、商洽意向企业……紧锣密鼓地酝酿着金融小镇的雏形。

谋定而后动。究竟该在何处摊开长三角金融产业聚集区的靓丽版图?2017年9月20日,安徽省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名单出炉,滨湖金融小镇以优异成绩“榜上有名”,成为全省唯一金融类特色小镇。

而它最终“落子”在滨湖科学城综合服务核,南距安徽省行政中心仅有2.5公里,将以省级政务中心为主体,集聚科创、商务、会展、文旅等资源要素;八百里烟波巢湖、东大圩国家4A级旅游景区、滨湖国家湿地森林公园、牛角大圩生态园等生态景区将小镇环抱,十五里河、南淝河穿流其间。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是一日之功。在奋力建设长三角西翼区域性金融中心的道路上,这一次,兴泰控股躬身入局。

依托清华大学编制产业规划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创新发展和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兴泰控股,不仅是“见证者”,更是“建镇者”。

“启动建设金融小镇是安徽省、合肥市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金融小镇的加快建设对于合肥市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对丰富区域金融供给,对完善地方金融服务体系意义重大。”兴泰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程儒林提出,以“数字兴泰”为龙头牵引,小镇将重点布局金融科技研发中心、投资基金集聚中心、金融资本集聚中心、资本市场服务中心、金融人才服务中心等五大中心,加速建设一座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金融类特色小镇。

过去,合肥是一座“存在感”很低的城市,知晓度甚至远远低于黄山、安庆;自2010年后,提及合肥,首先映入脑海的是“工业立市”,紧随其后的是“智能制造”;而自今年以来,合肥的城市名片第一次与金融领域挂钩,成为了众所周知的“投行型城市”。从清华五道口,到北京金融街,再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一次的金融科技考察之旅,所到之处,兴泰控股党委副书记、总裁郑晓静发现,大家对于合肥的印象,发生了风向标式的“升级”:由陌生,到熟知,继而到热衷。

8月4日,坐落于“成府路43号”的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这栋外表低调、肃穆的红楼,为兴泰控股打开了大门。由兴泰控股主发起设立的安徽省级特色小镇——合肥滨湖金融小镇“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规划启动会”,在这里顺利启幕。作为我国金融系统第一所专门培养金融高层管理人才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其前身正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都说合肥是‘投行型城市’,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薛正华在启动会上感慨:疫情期间,滨湖金融小镇相关同事通过参加学院的金融科技在线大讲堂,第一时间接触学院,第一时间沟通探讨,让我们领略到了“投行政府”高效的执行力!“尤其是从工作人员发来的初步合作方案可以看出,对研究院了解非常详尽,方案本身也做得很细致,很到位。”

总有人心里有火炬,而且彼此能看见。在薛正华看来,依托合肥的科创、人才优势,以及近几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取得的瞩目成就,发力布局金融科技,服务新兴、特色产业,服务实体经济,“大有可为!”

同频共舞,不谋而合。8月21日,合肥市专门印发了《安徽合肥线上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2020—2025年)》《合肥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其中明确提出将依托合肥滨湖金融小镇等打造区域性智能金融科技中心,推动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最好的投资是不需要退出的投资。解码“投行型城市”——合肥的养成记,无疑是用一座城市的长期主义,对冲世界的不确定性。

做时间的朋友,需要极强的自我约束力和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兴泰控股,十八年如一日,用一家企业的长期主义,助力城市的高成长性。

庐州新府,地接江海;“兴”怀梦想,“泰”达未来。

新闻推荐

合肥今年新建学校将带来10万学位

合肥九中新校区项目部分单体已结构封顶,计划明年秋季投入使用;合肥六中新校区已正式开工,2022年正式招生;今年新建的中小学幼...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创新驱动 同兴同行 依托滨湖金融小镇 打造长三角区域性智能金融科技中心)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