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地找到了堤坝上的渗漏点后,快速组织抢险工作。
工作人员在岸上操作设备为仪器提供电源。
村民在巢湖中垾联圩柘皋河流域巡查。
DB-3A型管涌探测仪搭配专业的MZ300潜水装备和皮划艇,可以有效完成查找、判断、围堵等一系列抢险堤坝管涌和渗漏点工作。
7月29日上午,有村民在巢湖中垾联圩柘皋河流域巡查时发现有渗漏和坍塌的险情。巢湖管理局接到指令后,立即派防汛应急抢险队赶赴现场。通过利用堤坝管涌探测仪进行险情排查,准确地找到了堤坝上的渗漏点,很快就组织在场人员完成了抢险工作。
相隔两公里,发现两处险情
7月26日,巢湖中垾镇急降大雨,柘皋河水位已逼近中垾联圩外的堤坝。近几日,中垾镇政府全力组织各镇、村干部和当地村民加高加固堤坝。
“要全力以赴保障堤坝安全,只要发现渗漏、水流就要立即上报及时处理。”堤外是联通巢湖的柘皋河,堤内则是3万多亩良田和2.5万人口,还有京福高铁、淮南铁路以及华东电网4条10万伏以上高压输电线路穿境而过。
在中垾镇副镇长程庭元的带领下,中垾联圩柘皋河流域一共被分为八段进行不间断地巡查排险。“村镇干部和当地村民被分为5人一组,每隔一小时就对堤坝的埂上、埂腰、埂脚进行全面的排查,一点细小的水流都不能放过。”据程庭元介绍,目前柘皋河水位已达到13.07米,堤内圩底高程只有7.5米左右。“等于头顶一桶水。”尽管高水位下堤防风险不断,但圩内就是自己的家,巡埂人员已经坚持了20多天不间断巡查。
29日凌晨4时,中垾镇人大副主席洪云所负责的柘皋河一个分段出现了背水坡面轻微下陷的情况,经过巡埂人员观察还有一点滑坡的迹象。
“我们连夜上报到中垾镇政府,同时开始用石子装入沙袋里,通过堆积沙袋对背水坡堤坝进行加固。”
迎水坡就是堤坝连接湖水的一侧,背水坡则是靠近圩区的一侧。据洪云回忆,这边的加固工作还在进行,往河口方向2公里左右的另一处背水坡又发现了一条明显的流水。“背水坡坡腰上发现流水说明迎水坡有渗漏点,还好水流比较清澈,说明堤坝里的泥土还没有被带出来,目前还算稳定。”
考虑到深夜作业有一定危险性,洪云一面督促着值守人员多用沙袋加固堤坝,一面和巡堤人员在流水的周围寻找有没有其他渗漏,并且用不同颜色的棋子标记水流大小,方便天亮后勘测人员进行找点分析。
一条电流就能测出多个渗漏点
上午8时,接到中垾镇发生险情的通知后,巢湖管理局防汛应急抢险队紧急出动,管涌探测组、潜水组近10名工作人员携带DB-3A型管涌探测仪火速抵达现场。
“中垾联圩堤坝建造时间较久远,以前的建造技术有欠缺,很多泥土石子都是人工搬运压埋的,密度较差,不如机器填压来得稳固。因此,这一区域非常容易发生渗漏点多的情况。此外,因为圩区内部分区域是采用填塘拓展的,而填塘高度只有7米左右,加上堤坝长期浸泡在水里发软,因此容易造成滑坡现象。”巢湖管理局水环境保护中心高级工程师黄德富在掌握了现场坝体情况后,紧急联系管涌探测组进行下水摸排。
“以前下水摸排是需要人潜到水下,通过查看、手摸去寻找堤坝上的渗漏点,而现在只需要利用管涌探测仪就能测出水下的渗漏情况。”只见3名抢险队员先是在堤坝两侧布置了蓝色的“电线”,然后拖着一个类似电台的装置就坐上了橡皮艇。
在橡皮艇上,两名队员观测着电台显示的数字,另一名队员则是不停地上下调整一根连着“电线”的探测棒。据巢湖管理局防汛应急抢险队队长崔雷介绍,这种管涌探测仪的原理就是在水中布设一个稳定的电网,一旦某处发生渗漏,因为渗漏处水流不受阻碍、流速增加,那么探测到的电流也会增大。抢险队员们只要发现哪里的电流较大,就能掌握堤坝的渗漏情况。
“如果电流只是快一点点,那说明渗漏情况并不严重,如果电流快得比较明显,很有可能就是周围的散渗点都汇聚到这一处向堤坝内流淌。”崔雷说,一旦发现大的渗漏点就要立马观测背水坡的水流情况,采取打外障(在多个分散渗漏点外建立临时围桩)或打石龙(用装了石子的沙袋沿着渗漏点进行围堵)等抢险办法。
通过对这一段堤坝进行探测,抢险队员们发现有下陷情况的堤坝处共有两个较大的渗漏点,分别位于坡腰和坡脚处。考虑到中垾联圩堤坝下方有大量石子堆积,因此现场决定主要以倾倒泥土的方式堵上渗漏点,同时在背水坡延长石龙的距离,使得堤坝进一步加固。而另一处渗漏点探测发现主要是堤坝边一棵大树的树干被白蚁等动物蛀空发生了渗漏,对堤坝影响不大,只需要后期保持对水流的监测即可。
汛期已探测出近百处渗漏点
据抢险队队长崔雷介绍,今年投入抗洪抢险现场使用的DB-3A型管涌探测仪,是合肥市在2016年洪水灾害结束后购入的第一台管涌探测仪。而今年也是这个“高级设备”第一次参与到抗洪抢险工作中。“这个设备如果搭配上专业的MZ300潜水装备和皮划艇,可以更有效地完成查找、判断、围堵等一系列抢险堤坝管涌和渗漏点的工作。”
据悉,由于29日发现的两处渗漏险情,渗漏点并不是很大,现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基础的填埋、沙袋进行围堵,所以专业潜水员(蛙人)并没有进行水下作业。“如果是大的渗漏点,或者背水坡水流已经变得浑浊,说明已经有堤坝内的水土正在流失,还需要蛙人在水下进行填补。”
7月26日下午,安徽巢湖管理局就通过仪器和蛙人联合作业的方式,高效地处置了一起巢湖大堤管涌渗漏险情。“就在中垾镇温村老电灌站附近,也是发现了大堤的背水坡有渗漏现象。我们赶赴现场后,先是由抢险队技术人员找到大概位置,进行探测渗漏点的个数和大小,发现渗漏点还是比较大的,情况比较复杂。随后我们的潜水员就穿上潜水服下水进一步摸探。”
据抢险队员回忆,潜水员先是在水下摸探了一阵,顺利地找到了渗漏点后,就浮上水面先拿了一床棉被,对大的漏点进行封堵。随后发现还是有轻微的渗漏现象。“大家讨论以后一致认为水下可能还存在漏点,于是潜水员又再次到水下对探测到的渗漏处进行摸排,确定新的渗漏处。”
黄德富介绍,小的渗漏点不适合再用棉被大面积地围堵,因此潜水员就在岸上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往几处小的渗漏点里塞棉絮、压石袋,封堵后背水坡渗漏水量明显减少。“有时候一些水下长时间不开的涵管、小闸门,突然开启也会造成倾斜、卡壳,导致湖水渗漏,一般也都是采用塞棉絮等方式进行围堵。”
“管涌探测仪测出渗漏后,由蛙人潜水定点除险,不但节省了潜水员水下作业的时间,降低了抢险的风险,也提升了查找渗漏点的精准性和全面性,避免了遗漏。这种人机相结合的新型除险方式,为防汛过程中的管涌、渗漏等险情处理争取了宝贵时间。”
据崔雷介绍,目前合肥市使用的DB-3A型管涌探测仪,是国家防总办公室列入的国家防汛抗旱储备物资,就是利用“流场法”“伪随机多频信号”理论,具有巡查速度快,定位精度高,抗干扰和适应能力强等特点。能在开机5分钟后,就准确地发现堤坝周围的渗漏点。
据统计,截至7月26日,巢湖管理局防汛应急抢险队管涌监测组已在庐江县白石天河堤防检测渗漏点42处,巢湖中垾联圩检测渗漏点38处。“加上这两天在联圩大堤上又陆陆续续发现的渗漏点,自汛情发生以来一共已经探测出了近百个渗漏点。”
此外,黄德富表示,之前抢险队出动大都是在险情发生以后进行的应急摸排,而最近几次的渗漏点探测,都是在还未发生明显险情的情况下,有提前意识地进行排险工作。“这说明‘高科技’管涌探测仪的引用,为合肥市险情处置提供了及时、精准的保障。”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孙皞乾/文 高博/摄
新闻推荐
7月28日,记者从合肥市水务局了解到,长江干流安徽段仍全线超警,大通以下江段水位波动缓退。28日6时大通站水位15.57米,超...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