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潘晔
波涛汹涌的江岸,一支支防汛抢险队沿着堤坝来来回回巡查,他们日夜坚守、群策群力,只为百姓安宁、江城安澜。
这些队伍当中,有一群人也在为防汛抢险贡献力量。脱下建筑工装,穿上迷彩衣和救生背心,一批批城市建设者从工地来到江堤,主动报名参加防汛工作,投身抗洪抢险这场硬仗。
江堤上、道路边、基坑里、农户家,这些城市建设者们或组织突击队巡堤驻防,或通过科技手段查险预警,或积极调运物资支持防汛工作……哪里出现险情,他们就在哪里全力应对,为群众守护安全“生命线”。
给大堤做“体检”
由于长时间保持高水位,长江大堤四褐山段的背水一侧出现“冒气泡”现象。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找到隐患点,就容易出现险情。
“高密度电法仪”,这是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物探队针对这一现象开出的“药方”。“在大堤内部,不同物质的导电性不同。”物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所以我们在地面选择两个点供入电流,地下就会形成一个电场。同时,利用地表布置的测量电极接收电流信号,用来探测地下深度100米以内的内部结构、物质分层、含水量等情况。这样一来,无需对堤坝进行开挖,就能准确找到渗漏位置,具有成本低、时间短的优势。
守护江河安澜,除了需要科技手段,也离不开“土方子”。身披雨衣、手拿铁锹,左踩踩、右看看,许多人日夜值守一线,随时随地为大堤做“体检”。汛情当前,市住建局快速组建32支1200余人的防汛应急抢险队伍。截至目前,芜湖市建设企业已累计出动4464人次、99台次挖掘机、22台次装载机、160辆次运输车,参与市、县区两级防汛排涝,完成围堵管涌隐患10处、合龙江堤1处。
与洪魔抢时间
由于巢湖水位持续超警,芜湖市裕溪河、牛屯河多日超历史最高水位。
7月24日,牛屯河鸠江区晏家渡段部分堤段局部出现滑坡险情。市轨道质安站与中国中铁芜湖轨道交通项目部立即组成450余人的抗洪抢险突击队,奔赴抢险现场。14时,第一批队员到达抢险点,大伙儿拿起铁锹就开始填石装袋,在险情堤段加筑3道“土撑”。18时,第二批队员接替抢险任务。由于交通管制,他们必须步行6公里,赶往土场取土装袋,并在短短数小时内完成2万袋的装袋、运输任务。
第二天凌晨3点,抢险突击队员冒着大雨,在泥泞的大堤连续抢险作业8小时,终于完成抢险任务。他们浑身上下早已被泥水浸湿,双手双脚磨起了水泡;累的时候躺在沙石料上靠一会,再迎接新一天的战斗。
感人的场景,在芜湖防汛一线随处可见。当二坝镇中路连圩胜利村段发生险情,中铁十四局的抢险突击队连夜赶往现场,经过8小时的冒雨抢险,管涌险情得到有效控制。当惠生联圩子堤出现管涌时,市轨道质安站一边完成隐患排查任务,一边赶往附近的深基坑工地,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加大深基坑监测频次,全力保证长江大堤和基坑安全。7月27日,裕溪河沈巷张村附近大堤出现塌方险情,市建管处225名抢险队员迅速集结,火速赶到现场,立即投入抢险工作。经过5小时连续作战,比预计提前完成抢险封堵任务。截至目前,市住建局组织2支队伍、53人,紧急调运20台挖掘机、2台装载机、2辆运输车,在长江、裕溪河沿线加固大堤。他们与暴雨比速度,与洪魔抢时间,用汗水为群众筑起一道坚强“堤坝”。
为一线当后盾
7月13日,一辆满载着纯净水、折叠床、方便面等防汛物资的商务车从长江大桥上飞驰而过,奔赴位于鸠江区汤沟镇的防汛一线。
“汛情不等人,从着手调配到物资全部到位,我们只用了36小时。”三峡集团安徽省区域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前,我们用三峡精神建造了三峡大坝,护佑一方安宁。如今,作为一个长江生态建设者,我们不仅要履行好保护长江的历史使命,更要积极参与抗洪抢险工作,守护江城平安。
汛情所需,使命必达。许多城市建设者当起了“后援军”,为防汛一线提供坚强后盾。7月21日晚,市住建局连夜调配790吨沙石、200块钢板装运至江北抢险现场,以便随时调用。同时,集结6支常备应急抢险队伍共105人,随时待命参与江北防汛抢险。当汛情告急时,市住建局建管部门第一时间联系车辆,调运3万只编织袋从市区紧急送往三林混凝土搅拌站,为沈巷、二坝加固堤坝提供物资保障。这些后援力量随时能“拿得出、用得上、打得赢”,为保一方安澜持续努力。
新闻推荐
安徽省抗洪救灾医疗防疫专家集中行动启动 16个专家组全部进驻到位,对应巡回指导1个市
16个专家组全部进驻到位,对应巡回指导1个市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