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合肥市对外公布了落实第二轮安徽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情况的报告。自2017年中央及省开展环保督察以来,全市就生态环保问题已问责379人次。自去年9月以来,南淝河国考断面连续七个月稳定达标。巢湖全湖水质同比提升一个类别达Ⅳ类。
【蓝天】
全市PM2.5、PM10连续六年“双下降”
在蓝天保卫战方面,合肥市大力开展挥发性有机物、城市裸露土地、“冒黑烟”车辆治理专项行动,强化扬尘管控,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
目前,67个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项目全部完成,推广使用新型渣土车4300多辆,35蒸吨/时以下锅炉全部淘汰,全市在营273座加油站、1085个地下油罐,已全部完成改造工作。
合肥市还在全省率先核发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标牌,目前已核发6019块环保标牌。2019年,共启动预警响应24天,应急减排效果明显。全市PM2.5、PM10实现连续六年“双下降”,PM10为有监测记录以来首次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碧水】
南淝河国考断面连续七个月稳定达标
在水源地保护方面,市级饮用水源地董铺、大房郢水库稳定达标,实现了连续4年100%达标。南淝河国考断面主要污染指标自2019年9月以来连续七个月稳定达标,十五里河水质达到III类。同时,合肥市还启动了白石天河、兆河治理项目,确保水质持续达标;蜀峰湾南湖等9处黑臭水体完成整治。
在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方面,十五里河四期、小仓房三期、陶冲二期污水处理厂通水运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0万吨/日,城区12座污水处理厂总规模达214.5万吨/日。2019年,新建雨污管网680公里,整改雨污混接点4661个;116个需采取工程措施整治的入河排污口全部完成整改。
巢湖全湖水质同比提升一个类别达Ⅳ类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市还纵深推进巢湖流域综合治理,启动了巢湖流域水环境大数据精细化管理平台建设。截至目前,第一批南淝河23个微型水质自动监测站已完成建设21个,第二批、第三批95个微型水质自动监测站正在布点中,计划今年开工建设。
2019年,巢湖未发生区域性水华,与2018年相比,最大水华面积和累计水华面积分别下降51.4%和26.5%。2019年,巢湖水质显著改善,达到IV类,主要污染物浓度大幅下降。巢湖流域15个国考断面14个达标、1个达到考核要求。
【追责】
全市共立破坏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63起
2019年,全市共立破坏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63起,同比增长 46.5%;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48人,较2018年的97人上升了52.6%。同时,生态环境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行政拘留案件12件。“双随机”检查企业2100余家次,严格规范企业行为。
去年,全市实施环境行政行为案件数1295件,其中行政处罚531件,处罚金额4038万元;全市适用新环保法配套办法案件数量共计549件。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市还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践,全省首例赔偿案件达成赔偿协议,22.6万元用于生态修复。
2017年环保督察以来已问责379人次
针对督察组移交的4个责任追究线索,合肥市认真进行调查核实,依法、依纪、依规对10名领导干部严肃问责,并向社会公开,其中处级干部4人、科级干部4人、其他干部2人;给予政务记过1人、政务警告2人、诫勉7人。
据统计,自2017年中央及省开展环保督察以来,全市就生态环保问题已问责379人次。其中,2019年共核查处理环保涉纪问题线索24件,问责55人次,8家单位受到了通报批评。
【计划】
力争空气优良天数比例稳步提升
2020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战决胜之年,合肥市将进一步巩固深化督察整改成效,全面对标对表,确保所有任务按时完成。一方面,将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力争2020年PM10和PM2.5平均浓度持续降低,空气优良天数比例稳步提升。
同时,加快推进水源地环境违法问题整改,持续攻坚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等流域污染治理,抓好农村污水整治。另外,还将加强巢湖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和生态破坏问题整改,加快推进巢湖生态清淤试点工程建设。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方佳伟
延伸阅读
2018年8月7日至9月6日,省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合肥市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第二轮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并于当年10月11日正式反馈督察意见。截至目前,45项已销号备案,其余任务正加快推进中;交办的1203件信访件,已通过验收销号1127件。
新闻推荐
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合肥市发布2020年度水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
本报讯近日,合肥市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2020年度合肥市水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明确34项具体举措,城市建成...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