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窗外开始车水马龙,清晨上班的人们会按下催促的喇叭;
当街巷重生烟火气,途经玩具店的孩童会攥住妈妈的衣角,索要一辆可以跟小伙伴炫耀的新玩具车;
当厨房里香气四溢,餐桌上热粥热饭,爷爷用最肥美的鸡腿把孙儿的饭碗堆成山。
我们可曾忘了,有这样一群人,应当感谢。
他们把自己和国家的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令家国同呼吸,让生命共进退。
他们挥别了亲友爱人,在人群里逆行,于苦难中仰望,把所有的不幸留在了上个冬季。
他们初心如炽,无悔担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用渺小却坚毅的身躯撑起民族的脊梁。
他们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身边最平凡的你我他。
“众志成城肩使命,不信东风唤不回”。春天来了,疫病渐去,回首一个个坚定的背影,动心的细节,再多的版面,再美的文字,也难以道尽此时我心中无边的情愫,只好再次默念——
(一)一封家书
瞒老父好医生悄赴金银潭
别幼女帅民警勇上执勤点
“玉娟吾儿:今天我和妈妈在看安徽新闻联播后,方知你已前往湖北武汉前沿。四合院全体亲人,一时间,个个心情十分复杂……”
周玉娟是在最危险的“战场”——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里,收到父亲的家书的。
而77岁的父亲,在庚子之年最平常的一天傍晚,打开客厅的电视,竟然看到他平日温柔瘦弱的女儿,正在“战场”上,雷厉风行。
也就是一瞬间,镜头中,有一个身着防护服的身影,戴着口罩和护目镜,忙碌着。全然不知镜头那头,有自己年迈的父母揪着心。
“这不是玉娟嘛。”老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喊来老伴确认。
问了大姑娘、二姑娘,再找三姑娘确认,老人终于相信,素来得大家伙儿宠爱的小妹周玉娟,竟然不打招呼,“搏命”去了。
夜不能寐。
震惊,心疼,担忧,一股脑儿情绪涌上心头。老人摆弄不好手机,也不懂视频电话是啥玩意儿,万千叮咛想说给女儿听。于是,他拿起笔——
“在此时此刻,亲人们一直希望和要求你,一定要做好个人的防护,端正好心态,积极工作,尊敬首长,团结同志。最特别是百倍关心和照顾好那些患病者,尽其全力,献出温暖。”
“常言说‘好人有好报’,我儿一贯心肠以善为本,爸妈是最了解和清楚的。”
“严冬无情快将过去,春光明媚,百花吐艳即将来临。所有前线战斗人员百分之百的胜利回归!”
细语叮咛如在耳,肩负使命不敢忘。
“看到父亲熟悉的字,瞬间泪流满面。”周玉娟说,这些天的辛苦、劳顿,顿时有了归宿。
父亲,等我凯旋归来。
1月27日,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单文明,重症医学科专科护士翁蕊、周玉娟作为安徽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奔赴武汉。3月31日,最后一批撤离。
总有人山高路远,负重而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人民最渴求的地方。
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ICU里,她忘记了自己是女儿、妻子、母亲。这一刻,她是战士,是病人唯一的希望所在。
“经过10床爷爷床边时他总在求我,说救我救我,我问他怎么了,他说他饿,配上肠内营养液,从面罩的边缘给他塞上一根吸管,他吸一口要喘上半天,喝了不到100ml。”
“一个小时后他又在求我,想吃片橙子,他手够不着的地方有他带来的一个橙子,给他剥开,他吃了两片,不再愿意吃第三片。”
“过一会我又听见他从面罩里传来的呼救声,我从隔壁病房跑过去,原来8床爷爷烦躁之下将自己面罩弄脱落了,10床爷爷说救他。那一晚,我给10床爷爷擦了六次大便。”
“那个班九个小时,我洗好澡坐在宾馆房间的凳子上愣愣地坐了几个小时,从那以后的梦境里总是有人在求救,我有点抑郁了。”
……
周玉娟的日记随笔里,她没有铁衣铠甲,她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她并不坚强,在生死面前依然会泪崩,靠两片安定维持5个小时的珍贵睡眠;她也从来不脆弱,擦干眼泪,她仍然会再次站在最危险的地方,半步也没有退缩。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4岁的儿子在视频电话里说,妈妈如果我见到你,我想做三件事,第一是抱你,第二是亲你,最后要好好摸摸你。
她知道,繁花盛开处,有人在等她。
撤离后到达巢湖的周玉娟清空思绪,将肩上的担子放心卸下,认真地睡了10个小时。
65天,凛冬已去,好事正酿。
脱下护目镜,她终于能看清,2020年的春天,是什么模样了。
而此时,对于马城派出所青年民警管淼来说,短短的60多天,就像一场梦,梦里笑过哭过,醒来已是春天。
女儿优优的诞生,大概是梦里最美的风景。
然而,优优出生的第二天,管淼就接到单位电话,疫情防控执勤任务开始了。
“2020年1月23日,是大年二十九,咱们家里新添一名成员,我想,出生于岁末的孩子寓意着圆圆满满,她会给我们家带来和谐与美满吧!我本想着请几天假好好陪陪你和孩子,但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破了这份美满与宁静。”
2月6日,在派出所值夜班的管淼,给妻子写下这封家书。
这一天,疫情防控任务进入最严峻的阶段。连续多日未归家的管淼,心里一头是压力巨大的防控任务,另一头牵挂着家里的娘俩儿。
好像心灵感应似的,管淼的电话响了。
在发来的视频中,妻子抱着孩子,温柔地告诉管淼,“孩子很乖,已经睡着了,你在外面,不要惦记我们,要保重身体。”怀里的小天使正在酣睡,隔着屏幕都能看到小脸蛋红扑扑的,像苹果。
是幸福的模样。
独自在家照顾孩子的妻子,不仅没有半句埋怨,反而不停给管淼鼓劲。视频里,抱着他们爱情的结晶,妻子笑靥如花,让管淼顿时忘却了这些天的辛劳。
原来,幸福是可以传递的。
病毒肆虐,马城镇出现两例确诊病例,一直在防疫一线的管淼不敢马虎。白天在卡点执勤,晚上就在单位打地铺将就一下。
不能回家,也不敢回家。
妻子产后出血严重,身体一直没有完全恢复。优优才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她是那么脆弱,不敢让她陷入半点危险之中。
就这样,管淼每天靠着视频电话,以解相思之苦。两个多月里,偶尔回家一趟,也是远远地看着母女俩,不敢近前。
他多想抱抱这个天使般的小生命。出生这么多天,他只在出生的时候抱了她一下,那好闻的奶香味,他至今未忘。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平安归来,就是他给妻儿最踏实的承诺。于是,他在信中写道——
“疫情防控阻击战仍在继续,前方‘战火’激烈,奋战在一线的战友们都在英勇奋战,你的丈夫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定会勇往直前。疫情终将会被战胜,相信我们!万事皆好,勿念,平安!”
“勿念,平安!”
有多少父母在电话里守着子女的这句安慰,又有多少妻子在深夜枕着这句话才能安睡。
放心往前冲吧,家里的事别操心,只要你一句“平安”便足够。
灾难带来了短暂的离别,也带来更丰盈的团圆。
这一次,他们不会再分开,要按婚约说好的那样,向着幸福去跑,白发红颜地老。
惟愿未来之事,如这般所得皆所期。
(二)一场婚礼
推婚期小情侣变身志愿者
顾大局王长时坚守三界站
有一种离别,像周玉娟和管淼那样,泪别亲人上“战场”,归期未有期。
有一种离别,是为了更多家庭的团圆,暂时搁下了小家的团聚。包括,推迟我们的婚礼。
“那天大年初四,阳光明媚,因为疫情,我们取消了婚礼;今日正月十五,阴霾阵阵,为了战胜疫情,我们站在了这里。”
2月8日,杨牧翔在微信朋友圈写下这样的文字。
文字下方的配图,是去年10月拍的结婚照。照片里,清朗的小伙手捧乳白色花束,脸上满是明亮,站在近旁的姑娘身着一袭白纱,眉眼含笑,亦如春天的模样。这是他的新娘。
拍结婚照,领结婚证,办一场喜庆的婚礼,这是世上任何一对夫妻都走过的普通流程。可对杨牧翔来说,这场婚礼,似乎有点“难”。
结婚证也是去年10月领的。领证的当天下午,杨牧翔就转身投入到为期40天的封闭式巡察工作中去。中午匆匆在单位旁的小餐馆吃了顿饭,就是庆祝了。
然后,等待这对甜蜜恋人的,就是40天的离别。
在市委巡察办工作,就意味着要经常与加班、别离相伴。“媳妇儿,现在真是抽不开身。等过年我工作不忙了,咱再办婚礼怎么样。”杨牧翔已经不记得,这是多少次向王菊失约了。
说好的晚餐、约好的散步、定好的旅游,曾经都被一一更改、推迟,甚至取消。
这一次,被推迟的是婚礼。
今年1月28日,农历新年初四,宜嫁娶、出行、会亲友,是杨牧翔和王菊精心挑选的好日子。婚礼请柬已经发给了亲朋好友,婚礼现场也已经布置完毕,一切就等这一天到来。
新年的喜庆余韵未消,这股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却突然肆虐了起来。
反正还没有接到封闭的通知,不如抓紧把婚礼办了?
作为一名纪检干部、巡察干部,在面临人生大事与国家利益之间存在抉择的时候,杨牧翔和王菊果断决定取消婚礼,退订酒店、通知亲属。
“妻子在市财政局工作,大局意识也非常强,这个决定是我们共同做出的。”杨牧翔说,如今回望,这个决定,也是最正确的决定。
脱下美丽帅气的婚纱、西装,他们以口罩为盾,用喷壶作戟,穿上火红的志愿者马甲,立刻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
市委组织部号召青年党员志愿者积极参加防疫工作时,他们二人立刻报了名。于是,在龙子湖区两站社区防疫卡点上,总是能看见这对90后的身影。
一人登记,另一人就负责量体温,早班结束了,还有夜班。卡点的防疫工作枯燥、漫长且辛苦,可因为有彼此在身边加油鼓劲,似乎苦中又带了一丝甜滋味。
“好心的居民送来暖贴,她就悄悄塞进我羽绒服里。我觉得胸口一阵暖,手一摸,她就在一旁咯咯地笑。”杨牧翔回忆起那段日子,想起的都是这些甜蜜的片段。
那胸口的暖意,就是爱情的温度。
因为爱你,我爱了这世界,就算疫情肆虐,这里仍然是我们相爱的地方。
因为爱你,我心甘情愿推迟了我们的婚礼,只要身边有你,就没什么后悔可惜的。
如今,回归日常工作岗位的杨牧翔又开始了新的忙碌。但只要晚上不用加班,他就会慢慢散步回家,一方面锻炼身体,一方面可以感受一下久违的春天气息。
街道车水马龙,城市已恢复了往日的烟火气。望着这一切,杨牧翔心里一点儿也不着急,他知道家里餐桌已摆上热腾腾的饭菜,那一盏橘色的暖灯会在六七点亮起,幸福的滋味再次充盈房间,岁月静好大概就是这个模样吧。
当杨牧翔结束了一天的疲惫,坐在沙发上和妻子聊着日常,约120公里以外的寂寞小站里,王长时已经到岗。
三界站,这个在铁路售票系统里都无法查找出姓名的小站,位于明光市三界镇,始建于1909年,不办理客运业务。
“D309次开过来了。”4月1日凌晨2时35分05秒,从兰州西来往上海站的D309次列车进入三界站。
听到车站值班员口呼“执行”后,王长时开放进站信号。通过控制台监视信号以及进路,王长时再次确认信号开放正确。随着列车呼啸而过,2时36分07秒,D309次通过三界站。
通过控制台确认列车完整进入接车线红光带消失后,“D309次通过。”王长时通过设备发出口呼。
此时,是2时36分22秒。
短短的1分17秒,信号员王长时用自己的认真负责,再次保障了车辆安全快速通行。
每一天,这个95后小伙就是这样重复这看似简单甚至有些枯燥的工作。可事实上,每一趟列车的通行都有着严密的计划,高峰时段的通行规划甚至精确到了秒,不允许有丝毫差池。
和杨牧翔一样,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王长时拨通了未婚妻孙婷婷的电话。
“老婆,对不起最近太忙了,我们的婚礼要延期了。特殊时期,岗位需要我,等疫情过去了我们就结婚。”
“没关系,以工作为重,我等你。”
一句“我等你”,饱含了多少信任和爱意。
想起这些年对家里的“亏欠”,王长时满心歉意,顿时有些泪目。
坚守岗位的他,一个多月前,是在手术室的门口见到母亲的。
2月7日,仍在工作中的王长时接到家里电话,母亲因阑尾炎耽误了病情,正在蚌医二附院手术室接受手术。
封闭工作中的王长时向站里汇报情况,开了证明,下午坐火车赶到医院。此时,他才知道,母亲为了让他安心工作,疫情期间自己克服种种不便辗转就医,还是耽误了治疗最佳时机,造成肠穿孔,加上本身就有心脏病,情况非常危险。
母亲的默默忍受,未婚妻的善解人意,令人愧疚,令人泪目。但对于这个热血男儿来说,也是支持,是鼓励,是激励他不断前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尽情挥洒青春的动力所在。
因为有这些坚强的后盾,他在战场上才能一往无前。
“婚期暂定5月20日怎么样,天气正当好,寓意嘛,你懂的。”结束了一天的工作,王长时给孙婷婷发去这样一条微信。
“待春暖花开,山河无恙,我再为你补上一个最特殊的婚礼。”正如杨牧翔在微信朋友圈写下的承诺。
这一次,他们不会再失约。
因为,春暖花开已在眼前。婚礼,也就不远了。
凡事未圆满,必是未到最后。
(三)一份申请
战一线翟蕙情倾隔离病房
守基层许静汗洒封闭小区
童话故事总爱说,最后,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最后到底是什么模样?
反正对于翟蕙来说,远远未到最后时刻。
现实世界里,永远都是进行时。
还要严防输入性疫情,还要警惕有发热咳嗽症状的患者,还要时刻以战斗状态对待每一次接诊,还要加班加点,还要坚守岗位,还要……
光荣使命扛在肩,未敢忘危负年华。
“疫情不灭,我们不退!”
两个多月前,翟蕙就是这样郑重承诺的。
蚌医一附院接收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后,感染性疾病科医生翟蕙和同事们主动请战,一封封请战书就是他们的庄严宣誓。
他们说:“战斗已经打响,在这关键时刻,我们是党员,隔离病房我们必须先上。”
一句句“我报名”“我参战”“随时等候召唤”喷涌而出。短短两天的时间内,蚌医一附院就有262名党员、334名群众签名请战,热情如战鼓擂动。
他们也曾担忧,他们也会害怕,但国家召唤,病人需要,不上怎么行。
明知前方荆棘密布,他们仍戮力同行。
于是,一个个相似的身影出现在医院隔离区。他们身穿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和口罩,没有什么明显的特征能将他们一一区分,此时他们就是一个人。
当大家用记号笔在彼此的背部写上名字,一个又一个可爱鲜明的轮廓显现出来——
作为医院进驻应急隔离病房开展疫情防治工作的首批医护人员,翟蕙整天泡在隔离病房里,忙起来根本来不及喝水和上厕所。她说,“习惯就好,这样反而节省了时间,多好!”
为了确保安全,医护人员进入隔离区后,通常一个班次安排6小时,一个轮班最多7天,就必须换出。而ICU副主任吴强硬是扛了9天9夜。离开隔离区后,他笑着说:“我不累,就是有点渴。”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区副主任李殿明在隔离病房连续奋战8天7夜,就在即将离开隔离病区,进行14天隔离期登记时,大家才蓦地想起,2月5日是李殿明的50岁生日。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一封请战书,就是一句承诺。如今,他们用钢铁般的意志践行着自己的承诺,他们胜利了。
日常门诊诊疗服务陆续恢复,翟蕙又回到熟悉的岗位。
这里没有枪声,却见证了一场浴血奋战。
这里曾是最危险的地方,这里也是奇迹发生的地方。
未来,这里还会有无数个平凡的故事发生。
就像许静所在的施家洼社区,蕴藏着平凡却感人的力量。
2018年写入党申请书时,许静没有想到,两年后的这个冬天,她站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位置上,用实际行动书写了责任与担当。
2020年3月18日,东升街道施家洼社区第一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经投票表决,接收许静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
母亲和弟弟都是党员,许静一直渴望,有一天能够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到社区工作后,许静第一时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让她离梦想又进了一步。
2月5日,东方新天地小区出现第一例确诊病例。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许静毅然穿上隔离服,上门入户宣传、建微信群尽心尽力为居民提供服务。
她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也没有在刀山火海里游走,但是——
她曾经送来回发烧四次的居民父女俩赴发热门诊,全然忘记自己身上除了口罩,并没有其他防护措施。
小区里有小朋友调皮,不小心把豆子塞进鼻子,她放下饭碗就去了医院。
小区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后,600余份生活物资,她和同事们半天就送达居民家中。一袋大米10斤重,她就挨个儿扛,到现在落下了肩膀疼痛的毛病。
她曾在入户登记时,遭受过居民的“嫌弃”,也曾在转身时,收到好心居民递来的一箱牛奶。
11岁的女儿打来电话,唯一的愿望就是和妈妈吃一顿普通的晚餐。
以前每天回家,她都会抱抱心爱的女儿,如今说的最多的话却是,“离我远点”。
付出有时,收获也有时。
看到社区恢复往日的平静,许静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那些时日的汗水,最后都浇灌出绚丽的花朵。
“当时觉得太累了,每天都告诉自己再撑一下。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经历将会成为此生最宝贵的财富。”许静一脸骄傲地说。
生活还在继续,一如往日。
3月2日凌晨5点,她将辖区内的境外人员接回家。
3月28日,她送辖区内的康复患者前往第五人民医院复诊,结束后又骑着电瓶车护送居民返回家中。
3月30日,她出现在文明祭祀宣传岗上,深夜街头总有那个熟悉的身影。
春风不语,却将这些一一铭记。于是,今年的花儿奋力开出了最美的样子。
春树暮云,路的尽头,终有圆满在等待。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四月只是一个开始,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也继续这样安然走过吧。
新闻推荐
小区直饮水机可以放心喝水吗? 省净水行业协会:定期维护与维保不可松懈
投放在小区里的直饮水机。本报讯近日,有市民反映小区多了直饮水机。对这个新鲜的事物,很多小区居民既生疏又好奇。...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