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合肥 今日巢湖 今日肥东 今日肥西 今日长丰 今日庐江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今日巢湖 > 正文

全市在院病例“清零” 合肥是如何做到的?

来源:江淮晨报 2020-03-09 02:01   https://www.yybnet.net/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抱着经过14天隔离的新生婴儿安然宝宝。

根据安徽省卫健委发布的疫情通报,3月7日0-24时,合肥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0例,新增疑似病例0例。全市已连续16天零新增确诊、零新增疑似。

3月8日上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最后2名在院病例走出医院。至此,合肥在院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实现全部“清零”。

自1月22日合肥确诊首例新冠肺炎患者至3月8日,这场“战役”已过去47天。

翻开这本“清零记”,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的“合肥答卷”呼之欲出。

联防联控 迅速集中19名专家组成医疗救治专家组

早在去年12月份,合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就要求市卫健委,密切关注武汉疫情,未雨绸缪,“早行动、早部署、早准备”,制订应急处置预案,积极谋划筹备全市防控工作。

1月16日,合肥市卫健委成立新冠肺炎防控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1月17日,合肥市尚未发现疑似病例时,就明确市滨湖医院、市二院、市传染病医院3家市级医院作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要求市疾控中心根据疫情发展态势随时启动送检样本的检测和报告工作。

1月20日,由19名专家(含4名中医专家)组成的医疗救治专家组和由8名专家组成的防控专家组,对全市医疗机构开展疫情防控和临床救治工作进行指导、培训。得益于大量、有效的前期准备,合肥市送检了全省第一例有效样本,确认了安徽省首例疑似和确诊病例。

1月21日,全市报告首例疑似病例后,合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强化防控措施。大年三十晚上,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工作联席会议对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作全面分析研判,对做好合肥市疫情防控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会后,全市上下迅速行动,坚决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毋庸置疑,行动有力的疫情防控体系的构建,为救治病患赢得了至为宝贵的关键时间。

“四早”管理 全面检测截至3月7日晚上已采样检测12964人次

任何疾病都有救治的黄金期,新冠肺炎作为新发传染病,更能体现时间就是生命,只有“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为落实“四早”要求,合肥坚持三管齐下:

突出重点人群管控。按照省委、省政府“三防三查三加强”和“三个紧盯”工作要求,突出春运重点时段、突出有确诊病例的重点区域、突出武汉来肥人员、突出近期有武汉经历返回合肥人员,在机场、高铁、高速公路、客运站、码头等各类交通出入口,设立体温监测通道,周密细致做好监测、排查、预警工作,确保重点人群第一时间得到管控。

强化发热门诊管理。及时印发加强发热门诊管理的紧急通知,有效规范发热门诊发热病人的登记、诊疗、留观等管理制度,自1月22日起,每日统计全市36家发热门诊接诊信息和留观人员信息,合肥市卫健委、市公安局、市数据资源局加强对发热门诊接诊信息分析整理,各县(市)区、开发区组织乡镇(街道)、公安派出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发热门诊医疗机构建立联动机制,确保对发热病人一律留观到位。有效保证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全面开展核酸检测。依托合肥现有第三方检验机构资源优势,合肥市在全省率先组织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开展第三方核酸检测,截至3月7日晚上,累计委托第三方采样检测12964人次,为实现“早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

集中资源 应收尽收

重型、危重型患者“一人一案”精准治疗

记者从合肥市卫健委了解到,合肥市全面动员,开挖潜力,通过对单体建筑隔离或新建病区,3家市级定点医院收治能力由最初的104张增加到540张,保证了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四集中”要求的落实。

“早治疗”的同时也要实现“优质量”,据介绍,充足的救治力量保证了应收尽收,所有在县级医院首诊的疑似病例确诊后,第一时间即可转送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救治,有效提高了救治质量,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因救治不力导致的轻症转重症、重症转危重症现象发生。

同时,各定点医院坚持选派最精干的医护力量,组建救治小组,对重型、危重型患者实行“一人一案”精准治疗,建立包保责任,落实随时报告、随时专家联合会诊制度,确保重症病例得到早发现、早干预,有效降低了危重型、重型患者比例。

强力支撑 注入动能科技成合肥战疫“硬核”力量

疫情牵动人心,在合肥,越来越多的科技力量也行动起来,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释放“硬核力量”。

目前,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和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联合攻关团队的托珠单抗针对炎症因子风暴的救治方案、中科院刘青松团队利用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治疗方案、贝克药业开发的治疗新冠药品——利托那韦洛匹那韦复方制剂和瑞德西韦新药,已分别进入临床应用或实验阶段。

同时,合肥大批科技企业频频发力,为抗击疫情注入强大动能。记者了解到,安龙基因科技公司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已生产10万人份,在包括湖北在内的多省应用。安科生物、安徽惠邦等企业的新冠病毒抗体和核酸等检测试剂盒已进入试验阶段。此外,安徽智飞龙科马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开发的新冠病毒疫苗正在开展临床前研究。安科生物研发的重组人干扰素a2b雾化剂,可用于病毒性疾病的预防作用,目前药品相关材料已上报国家药监局进入临床审批。

中西医协同 救治见成效多管齐下维护患者健康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安徽中医药交出了怎样的答卷?在整个疫情防控、中西医结合救治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据介绍,面对疫情,安徽中医药行业深度参与,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中医药的力量。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安徽省建立了中西医结合会诊制度,省级中医药专家组成立8个专家小组,分别对16个市的救治工作分片包保,实行会诊指导。

新冠肺炎如何治疗?记者此前就曾专访过合肥市滨湖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专家组组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丁震,以滨湖医院为例,医院有专门的确诊病房,核酸检测阳性并且经过卫健委核实确诊的病人,首先收治到确诊病房;然后医生会对病人进行评估、分型,做一些常规检查化验并了解病人基础状况;之后再根据病人的基础状况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诊疗方案,在方案内选择适合的、个体化的用药,形成综合的治疗方案。

记者了解到,治愈出院的绝大部分病人不需要输液以及抗感染这些抗菌药物的治疗,“我们主要是采取抗病毒治疗,联合使用抗病毒用药、中成药和中药汤剂组合进行治疗,严格按照国家要求执行,目前,从效果来讲还是不错的。”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唐萌 通讯员 张劲松

■数据

截至3月7日24时,合肥市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中:市传染病院(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院)69例,市滨湖医院20例,市二院26例,安医大一附院33例,安医大二附院4例,安医大附属巢湖医院4例,省二院15例。

出院病例中,男性90例,女性81例,最小年龄5岁,最大年龄91岁,其中:10岁及以下3例,11-20岁4例,21-30岁33例,31-40岁32例,41-50岁46例,51-60岁30例,61-70岁13例,71岁及以上10例。

新闻推荐

义无反顾冲在前 朝夕坚守护平安

面对疫情,广大社区党员干部奋战在基层,勇敢担当,做实做细各项工作,筑牢疫情防控屏障。朝夕坚守护平安“今天任务...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一线医生的守护者2020-03-03 06:59
猜你喜欢:
评论:(全市在院病例“清零” 合肥是如何做到的?)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