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庆
木滩街位于合肥东门孝肃桥附近。早在清代时期,由南淝河水路运入合肥的竹器木材多集散于此处的一片河滩上,并逐渐形成木材交易市场,因此得名木滩街。这里算得上合肥最古老的半边街。
合肥因水而得名。
《水经注》云: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在陆路交通不甚发达的年代,因淝河而发展起来的水运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无尽生机与活力。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这些都是水运带来的繁荣。
当时合肥周边各县的漕粮大都通过水路由这里运抵京师。素有“皖中粮仓”之称的合肥,自古是江淮之间的重要粮油集散地。从清末至解放初期,合肥城粮食进出口以船运为主,南淝河通巢湖达长江,连贯合肥至芜湖、三河等地,每逢夏收、秋熟时节,南淝河中运粮船只来往如梭,川流不息,在那里停泊交易。明正德七年,庐州知府徐钰因惧农民起义军从水路攻进合肥城池,下令封闭西水关,切断城内河流的水源。穿城而过的金斗河改道,船只不能直达城内,小史港也被废弃,港埠顺南淝河自然坡岸南移,逐渐到达城外。
木滩街就是在那以后繁荣起来的。
木滩街辉煌的时候真可以用“百货骈集,千樯鳞次”来形容。精明的商人们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纷纷在此设立粮行,裕发、得丰、鸿昌等数十家粮行应运而生,木滩街和坝上街连为了一体。鼎盛时期,附近的粮行、油坊、小碾米厂多达二三十家。当时的木滩街码头上,光依靠搬运货物养家糊口的工人就有上千人。他们平时聚集在码头周围,运载货物的船舶一到,把头就会到工人们中间点上需要的人数,随后,码头上空就想起了劳动的号子声。
木滩街在解放前是最底层人家的聚集地。改革开放以后,那一带突然热闹起来,人们借着地域优势,开始经营起旅社、饭店、作坊,只三五年光景,几乎家家都翻盖了新房,甚至盖上了二三层的小洋楼。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坝上街农贸市场建在附近,那里成了老合肥人口中的“菜篮子”“米袋子”和“果盘子”。
到了1982年因“红光桥”复名凤凰桥,木滩街亦随桥名改为凤凰桥路,上世纪90年代一度曾又名凤凰桥巷,木滩街地名逐渐不为人知。
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水运逐渐凋零,往来于淝河道上的船只渐少,因水运而繁荣的木滩街也逐渐成为老合肥诉不尽的“乡愁”。略有起伏的狭窄小路,曲,静,幽,深。砖头缝里偶尔探出几棵瘦瘦尖尖的小草来,似能让人感觉到这条小路的滋润与张力。墙面斑驳不堪,墙根长满了青苔,整面墙爬满了爬山虎,年复一年地枯了又青,青了又枯。
如今的木滩街只剩下一个可以存放记忆的名称,宽阔的柏油马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这里成为繁华的现代都市。但在老合肥的印象里,木滩街悠久的历史与南淝河码头昔日繁华的景象联系在一起。
这里也许是瑶海区最古老一条街,它很短很短,短得留不住过往行人匆匆的脚步;却又很长很长,长得足以牵挂一生的时光……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晚,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七届会商会文艺晚会在合肥大剧院精彩上演,来自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省会城市...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