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翁飞
书案上放着一本墨香犹浓的《蜀山地名漫谈》,这是李云胜先生继《合肥街巷故事》《庐阳地名物语》等之后,最新推出的“合肥地名故事系列”又一部精品力作。
地名,是一定地域内生活的人们,对于其生活的空间——地理实体给定的名称,它具有一定的方位感和范围感;同时又可以随着时代的演变而调整、演化、改变,具有历史感和时代感。构成地名命名的要素有很多,比如自然景观、生态物产、居民姓氏、重要史迹、人物传说、民间神祗和原始信仰,以及移民文化带来的原始地名侨置,等等。由此而衍生的地名学,是近代以来出现的研究地名起源、语义、分布及其演变规律的一门交叉学科,与地理学、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有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区域文化研究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地名文化感兴趣。
著名历史地理学者、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指出:“地名不仅是一个名称所代表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还存在地名本身以外很多方面的内容。我们现在讲地名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它们的时间意义和概念,因为从空间范围讲一个地名,无论点还是面,是通过地理坐标,用具体界限划定的。但是任何一个空间范围其实都与一定的时间范围相联系,这个时间范围有的长有的短,在这个时间范围里面又与很多地名以外的事物和因素相联系,所以地名除它们的本意之外,还有其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民族的等各方面的意义。”(葛剑雄:《地名、历史和文化》)
合肥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其名称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史学大师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稍后的另一位大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地理志》里也重复了这一记载,并加重语气说:“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之输,亦一都会也。”历史地理学名著《水经注》的记述:“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则直接点明了合肥得名的来历。二十四史中的前三部:《史记》《汉书》《三国志》对合肥都有明确记载,尤其是《三国志》记载了曹魏和东吴在合肥的争夺战多达二百多次。
秦始皇统一全国,首立郡县制,“置九江郡,其初郡治于襄安(地址今巢湖市无为县境),‘统合肥、居巢、襄安三县’([清]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四《沿革志·沿革表》),“庐以列城为合肥县”([明]杨吉循《庐阳客记》)。”
清代以前的历史上,合肥城址曾四次变迁,人们时常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淮军摇篮、科教名城”来作为合肥的历史文化名片;而且,在它的每个历史发展阶段和各个层面,都留下了有关那个时代记忆的地名。
今天,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巢湖、庐江的划入,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奋力崛起,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快速加入全国特大型城市行列。因此,我们现在可以自豪地对外宣称,我们的城市名叫“大合肥”;我们的城市建设奋斗目标,是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
大湖名城,很好理解,至少有两层意思:既是科教名城,同时也是历史文化名城。
第一层意思,我们合肥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国首家科技创新试点城市,拥有中国科技大学和以中科院合肥分院为代表的国家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100多个,从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托克马克(人造小太阳)、到“神九”上天配套项目,都有我们“合肥造”的身影,所以说我们是科教名城,是恰如其分的。
第二层意思,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说它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当之无愧的。仅仅从我们合肥古城有那么多历经千百年而流传下来的地名及其故事,就可以得到印证。
至于创新高地,那就更有意思了。合肥的地势西高东低,(蜀)山、(庐)阳、(包)河、(瑶)海四个老城区,蜀山最高,也是高科技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产业最密集的集聚区。因此,在这个前提和背景下,《蜀山地名漫谈》的编撰出版,正像中共蜀山区委书记葛斌在《序》里所写的:“作为合肥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区,蜀山自有其特殊的魅力”。
一方面,观一隅而知全局,通过老地名,勾连起千年古城的历史记忆;一方面,通过新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蜂拥而至的科研院所、高科技产业带来的新地名,让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这里得到了最形象的印证。
通览李云胜主编的这部《蜀山地名漫谈》,他用“四通八达”“文教风范”“厂矿春秋”“历史遗迹”“风光旖旎”“名人乡贤”六大板块,撰述地名故事54个,将蜀山区域内的道路交通、科技教育、历史人文、生态生活,用地名故事娓娓道来,纤毫毕现。通过讲述老故事,在保存城市记忆的同时,描述出城市发展的脉络;通过一个城区的历史变迁,反映出整个合肥市日新月异的发展。这是全书灵魂和价值所在,也是打动读者的看点所在。这与作者辛勤努力和深厚功底分不开。
此部《蜀山地名漫谈》一口气读下来,叙述愈加深入浅出,乡土口碑资料的采集和加工整理,遵循“无征不信”的原则,愈加严谨可靠;文笔的生动活泼,又与民间文学的体裁相适应,是一部文史结合、乡味浓郁的通俗著作佳品。可以弥补地方正史方志史料不足之缺失,确是一本通俗易懂、讲好合肥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开卷有益读本。若要了解蜀山、了解合肥,请有心读者自行阅看。地名有故事,亦可窥沧桑。它会把大家带进一个引人入胜的、古老而又崭新的合肥。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天下午,合肥10月土地拍卖拉开大幕,共有4宗地块集中上市。最终,三宗顺利成交,揽金7.685亿元;新站区一宗“大个头”商住...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