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8月1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和生命科学学院周丛照教授和陈宇星教授团队,在找到巢湖水华蓝藻天敌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结构》杂志。
蓝藻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进而参与调控生物圈的碳氮循环。然而,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蓝藻的过度繁殖导致水华,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在中国的第五大淡水湖——巢湖中,每年都发生严重的水华污染,目前仍然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控制巢湖蓝藻水华的暴发。
噬藻体是一种特异性侵染蓝藻的病毒,能够调控蓝藻的种群密度和季节分布,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有效干预蓝藻水华的生物手段。然而,目前为止,关于淡水噬藻体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为了研究巢湖噬藻体的生态分布、侵染机制及与蓝藻的共进化关系,科研人员从巢湖中分离得到了一株全新的长尾噬藻体Mic1,能够特异性侵染巢湖水华的优势藻种微囊藻。Mic1的头部尺寸约为88纳米,尾部长度约为400纳米。研究人员通过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Mic1头部近原子分辨率结构,是第一个淡水噬藻体的三维结构,该结构清晰地阐释了Mic1的头部组装机制。结构分析发现Mic1的头部由衣壳蛋白gp40和装饰蛋白gp47组装形成二十面体结构。gp40采取经典的噬菌体的HK97-like折叠模式,形成五聚体和六聚体,通过榫卯结构进一步组装形成二十面体头部。装饰蛋白gp47采用全新的折叠模式,锚定在二十面体的二次轴附近,进一步加固头部的稳定性。
该研究阐释了噬藻体的组装机制,为后续噬藻体的改造和人工合成,并应用于蓝藻水华的干预提供了理论指导。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蒋瑜香)
新闻推荐
鱼水情激荡巢湖之滨 安徽省合肥市以“三同”行动塑造新时代军政军民关系
皖中腹地,巢湖之滨,“鱼水情”大型艺术雕塑在合肥天鹅湖畔巍然耸立。两只18米高的波浪形的抽象之鱼互为环绕,火红的色调...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