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晨曦中的巢湖泛着绚丽的波光,连绵的群山在雾霭中静卧。分发邮件、打包装车、骑车出发、翻山越岭……5时刚过,早起的郑爱军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如往常一样,尽管是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他仍要骑行80余公里山路,遍及5个行政村,访问300多位客户,为这里的村民和单位送达各种邮件。
艰辛的邮路,平凡而单调的奔波,作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安徽省巢湖市分公司一名普通的乡邮员,“铁腿信使”郑爱军坚持了36年。
数十年来,经郑爱军亲手转交的信件逾10万封,从未发生过丢失和延误,他被誉为群众信赖的爱心邮路筑建者。今年4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郑爱军“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983年6月,郑爱军初中毕业后经地方政府推荐,成为巢湖市散兵邮电所的一名乡邮员。从那时起,郑爱军每天背着绿色的邮包,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进矿山、入农户、跑学校,用双脚丈量着这里的连绵大山。
郑爱军负责的邮路,也是散兵镇最难走的一条邮路。他早上一早出发,背着几十斤重的邮包翻山越岭,中午到达山顶,傍晚6点才能回来。
“为了将一封特快专递邮件送到项山行政村农户手中,他都摔伤了。”住在银屏山深处的董大爷介绍,2008年冬天,一场大雪让山里滴水成冰,而郑爱军坚持步行进山送特快专递。他摔倒在山沟里扭伤了脚,直到傍晚时分才将快件送到客户手中。
郑爱军在做好报刊、邮件投递工作的同时,还无偿为山里群众承担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山里,有很多子女在外地工作的老人,他们出一趟山不容易,不仅耽误农活,还要花几十元的车费,所以每次投送给据信件、包裹等,郑爱军宁愿自己麻烦,先把签收单据送到山上,让老人签字画押,带着单据和证件再折回去取邮件送到山上。春茶上市的时候,又主动帮老人们寻找客户,把茶叶带到山下帮着去卖。平时,如有村民需要,郑爱军还顺便帮他们买一些生活必需品送至家中。
近些年,郑爱军先后荣登“中国好人榜”,获评全国邮政系统先进个人、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劳动模范,2018年1月,被中宣部等六部委授予“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
“啥事情都有人干,都要有人去肯干。”郑爱军说,他一定将山区的爱心邮路走下去。
新闻推荐
为深入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集中宣传教育,近日,巢湖市检察院驻该市看守所检察室为该...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