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羽扇有着百年历史,堪称“匠心之作”
○松石内画传承人姜洪亮
○庐州核雕堪称“指尖上的非遗老字号”
○三河羽扇传承人丁政权
○庐州核雕传承人李绩
○庐州吴氏船模传承人吴培
○开明宫灯
合肥历史悠久,传统手工艺门类丰富,很多都有着精湛的技艺和传世佳作,因之也渐渐形成了众多著名的“庐州老字号”。
开明宫灯、吴氏船模、庐州核雕、三河羽扇、巢湖树雕画……这些“老字号”手工艺品既是文化艺术品,又是日常生活用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这些民间手工艺代表的不仅仅是流传千百年的古老技艺,更是庐州源远流长、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标识。
大红灯笼幸福情怀
在中国人眼中,红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所以人人都喜欢。尤其在海外华人聚居的地区,比如唐人街,一年四季都悬挂着大红灯笼。这种传统,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丰富的文化底蕴。红灯笼俨然成了中国文化的符号。
在合肥庐阳经济开发区,有一家亚洲最大的传统手工艺灯笼生产厂——开明宫灯。作为目前合肥唯一一家规模化生产灯笼的企业,他们一直守护着庐州城关于灯笼的记忆,是响当当的“庐阳老字号”。
中国的灯笼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大红灯笼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至今仍在中华大地流传着。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对于很多合肥人来说,每逢过年时都要准备上一盏红红的灯笼悬挂在门庭或屋中。红红的灯笼在大年三十夜里点燃,既照亮了黑夜,又照亮了全家人的祥和幸福。这是多年来的一种习俗,也是儿时的一种童趣。
“小时候,我的邻居爷爷会扎纸灯笼,每年过年都会给我和弟弟一人做一只。灯笼里放的是蜡烛,外围是纸糊的。有一次我提着灯笼去追一只小兔子,结果因为跑得太快,蜡烛的火焰烧到了灯笼的纸壁,灯笼烧成灰了,伤心了很久。传统的纸糊灯笼虽然没有电子灯笼时尚、耐用,但充满了年味儿。”市民小秦谈及灯笼时,满满都是童年快乐的回忆。
中国的灯笼综合了绘画艺术及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在中国古代制作的灯笼中,以宫灯和纱灯最为著名。宫灯,顾名思义是皇宫中用的灯,主要是些以细木为骨架镶以绢纱和玻璃,并在外绘以各种图案的彩绘灯,又称宫廷花灯,是中国彩灯中富有特色的手工艺品之一。它以雍容华贵、充满宫廷气派而闻名于世。由于长期为宫廷所用,除去照明外,还要配上精细复杂的装饰,以显示帝王的富贵和奢华。正统的宫灯照型为八角、六角、四角形的,各面画屏图案内容多为龙凤呈祥、福寿延年、吉祥如意等。
开明宫灯创办于1999年,灯笼日产量可达到8000只,产品销往上海、湖南、江西等全国各地。开明宫灯主要生产羊皮灯笼和绒面灯笼,这些漂亮灯笼的制作,仅凭机械是无法完成的,像串钢丝、打胶、贴金条和祝福语等步骤都得由人工完成。简单的灯笼,一个工人一天可以做二三十只,而工艺复杂的灯笼,好几个人一天才只能做一只。
如今,在城市里,灯笼多用于商铺、企事业单位等地,寻常百姓家中并不常见。但相较城市而言,乡村对于灯笼的需求量依旧很大,每逢节日、喜事,家家户户都喜欢挂上灯笼来表达喜悦的心情。
随着高新技术企业的崛起发展,宫灯厂开始生产销售适合家用并可私人订制DIY个性图案的羊皮灯笼,这种灯笼内部可以安装各种LED炫彩灯,使灯笼更加具有韵味。
精美古船精湛工艺
在合肥徽州大道,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工作室,它就是老字号“非遗船王”吴培的工作室。吴培,是一位民间艺术家,人称“指尖上的江淮船王”。他爱船,尤其痴迷古船。他有一个300多平方米的“造船梦工厂”,里面有上百艘各类古船模型和不少桅杆、舵、桨等船模零部件,这是他花费40年时间亲手打造的。
吴培在南京江边长大,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喜欢动手做各种各样的小船模。1979年,吴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当时很著名的国营合肥工艺美术厂,有着40年的工艺美术制作经验。上世纪90年代,工厂解散后,吴培重拾小时候的兴趣,专门做船模,从此一发不可收拾。40年来,他做了各种各样的船,李鸿章官船、郑和宝船、汴河客船……
古船模型,是指按原船比例缩小或放大制作的船体模型,其零部件均与原船一致。吴培所做的古船,均是以具有真实历史背景的名船为蓝本,用木料做成的古代名船。每艘船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记载着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
从图纸的设计到资料的搜集,再将普通不过的木头变为一艘艘美轮美奂的古船模型,每一件作品都耗时颇长。刚开始做船时,资金、古船资料的缺乏是摆在吴培面前的最大问题。2002年到2003年是其最艰难的时期,买木料、资料、工具等花费高,看不到经济效益,后来他把房子都卖了。多年来,吴培也想过放弃,但是依然坚持了下来。凭借这门手艺,他以“庐州吴氏船模制作技艺”入选安徽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经过40年的探索,吴培对古船制作有了自己一道道严格的工序,造船的过程其实是艰辛而漫长的,几十道复杂工序考验的是人的耐心和毅力。“虽说是小小的船模,可每一个细节都需仔细琢磨,从船的形制、尺寸到每个部件的花纹,都要反复查资料,然后一个个小部件的精心打磨,力求还原真实原貌。有的船要经过两三年的时间才能成型。”然而,正是翻阅资料让吴培花了大工夫,“可不好找了,中国古代并不重视海洋文化,相关文献特别少。更多的时候,我会去从名家山水画中去临摹古船的模样。”吴培如是说。
吴培曾多次获得过全国工艺美术大展及文博会金奖。提到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吴培认为是根据《清明上河图》做出来的“汴河客船”,这条近7米长的大船已被安徽省博物院收藏展览。除了中国的古船,吴培也会花时间去研究欧洲古船,还制作了西班牙古战船、古罗马战船。在他看来,任何一个国家的船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魅力,都是当时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都值得借鉴与尊重。
如今,在这个愈来愈追求“快”的时代,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已经成为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对于“老字号”手工艺来说更是如此。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正如吴培所说:“工匠精神的传承无论是对于一个社会,还是对于一个民族都是极其重要的。”
传统核雕创新技法
在我国传统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中,核雕尤为引人入胜。径寸之木,妙手匠心,核雕技艺表现了我国古代工艺的高超境界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核雕起于民间,是一种自发性的民间手工艺,多以桃核雕刻,穿孔系挂在身上,如雕刻桃篮寓意“逃难”,雕刻鞋子寓意“辟邪”。核雕在明清时期兴盛开来,《核舟记》记载的明朝王叔远曾雕刻的“苏轼游赤壁”核舟,其中“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等语句,凸显了核舟具有很高的艺术和观赏价值。
“庐州核雕”历史悠久,最早起源于清中期,那时合肥古城水路陆路发达,是安徽中部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城内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各类手工技艺云集,核雕艺人大多集中于此。到清末民国时期,由于受佩戴核雕“辟邪”这一民俗影响,核雕产品盛极一时,核雕艺人又创造出全国独有的“剔雕”技艺以及山核桃镂空技艺,使得庐州核雕已经从简单的民风民俗上升为雕刻艺术。
如今庐州核雕的传承人李绩,他的工作室“重山堂”便设在合肥市和平广场附近。几十平米的一间屋子,两侧的展示台上满是李绩的核雕作品。
李绩是家中庐州核雕的第四代传承人,外祖父是核雕名家许从德,李绩从小便耳濡目染,十五六岁正式开始学习核雕技艺。李绩的核雕继承了庐州核雕的传统技艺,并在材料与题材上做出了大胆创新,不仅仅以橄榄核、桃核、杏核为载体进行艺术创作,还特别使用产自安徽大别山的山核桃进行核雕雕刻。其中,以山核桃进行核雕创作的作品,更是集中展示了李绩的雕刻、书法、绘画的艺术造诣。李绩的庐州核雕真正做到了“安徽文化”、“安徽技艺”、“安徽材料”、“安徽人”的四个统一。
核雕不同于其他雕刻艺术,由于果核的造型、纹路各不相同,雕刻出来的作品亦是纷繁多样,每一件都是孤品。关于核雕题材的创作,李绩并不拘泥,其作品崇尚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不局限于传统图案与吉祥文饰,山水人物、花鸟虫兽,在李绩的手中融会贯通。对于自己的创作,李绩非常自信,“人家找我定制一个核雕,只要说想雕什么即可,其他所有创作全部都由我来完成,如果顾客不满意,我宁愿不收费。”
核雕是一门技艺,但更考验耐心和毅力,“我现在每天至少有6个小时都在工作室里,手上的雕刻基本上没有停过。”二十多年的雕刻生涯,李绩的技艺愈益精湛,如今,一件普通的作品,李绩两至三天便可完成,一些应用到浮雕、镂空雕、剔雕等多种雕刻技法,涉及更精细图案和多层雕刻的作品,李绩会花少则一两周、多至一两个月的时间精雕细琢。
如今,37岁的李绩已取得高级工艺美术师专业技术资格职称,并获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审专家委员会颁发的“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除此之外,他还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促进会会员、合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如今,李绩的作品,一半会对外出售,还有一半会自己保留,他希望有一天能举办一场专门关于“庐州核雕”的展览,让更多的人认识和欣赏到这门珍贵的“非遗”艺术。
谈到核雕技艺的传承,李绩很是坦然,“目前这门技艺主要还是在我的家族内部进行传承,我的几个表弟和堂弟,还有我的孩子都在跟我学习,已出了第五代传承人。”
对于这门“指尖上的老字号”,李绩认为,只有自己不断地钻研和努力,才能将这门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只有你自己足够好,能让大家看到这门技艺存在的价值,这才是最好的保护方式。”
方寸内画 别有洞天
一只玻璃瓶,一柄弯毛笔,一颗灵慧心。凝神聚思之间,手随心动,细毫已经在寸幅之间的壶腹内游移,反向运笔,正面显图,勾描点画。笔底所绘人物,头脸不过豆粟大小,但五官清晰、神态生动。这便是神奇的松石内画。姜洪亮,艺名松石,在30多年内画创作生涯中,他凭借手中神奇的弯毛笔,在琉璃瓶的方寸世界里,描绘出一幅幅风光、人物等题材的内画精品。
内画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工艺技法,因奇特的绘画方法,被誉为“鬼斧神工的艺术”,堪称“中国一绝”。它的产生起源于画鼻烟壶。明朝万历年间,鼻烟壶由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到清代时已流行全国,出现“人人相见递烟壶”的盛况。人们嗜好鼻烟的同时,也“争羡收藏器皿”,掀起了一轮鼻烟壶收藏热。内画的画法是以特制的变形细笔,在玻璃、水晶、琥珀等材质的壶坯内,手绘出细致入微的画面,格调典雅、笔触精妙。内画艺术分为京、冀、鲁、粤四大流派,其中尤以冀派内画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发展最快、影响最深远。
姜洪亮是河北衡水人,这里正是冀派内画的发源地。他最早从事的工作是陶瓷工艺,直接在陶瓷表面绘画。一次偶尔的机缘,姜洪亮接触到内画,立即被其吸引。“在一个小小的瓶子里,能够画出神态万千的人物,这是怎么做到的?”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姜洪亮开始学习内画。
虽然内画源于外画,但却难于外画。“画的时候必须要用反手,和外画的思维、程序完全相反,难度可想而知。而且作画时不能换气,需要极大的耐心,因为手略微一抖就功亏一篑。”姜洪亮笑着说,“刚开始很不适应这种转变,有时候画不出来,急得都想把瓶子砸了。”
现在,姜洪亮早已将外画和内画融会贯通。在姜洪亮的工作室,放有两张桌子,一张放着各式各样的内画笔和琉璃瓶,用来创作内画;另一张则摆放着笔墨纸砚,用来练习外画。“外画是内画的基础,虽然我从事内画,但也会通过外画的练习来提高绘画水平。”
姜洪亮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内画鼻烟壶基本上是出口到东南亚华夏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收藏人群主要是一些大学教授、知识分子等,近几年,国内市场开始升温。“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和大众需求,内画也尝试了一系列创新,比如推出鼻烟壶主题系列套装,创新载体开发水晶球、屏风、花瓶、笔筒、酒瓶、茶具、香水瓶等更为实用的内画新产品。”
姜洪亮来到安徽后,这里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都给他带来很多的创作灵感,如其创作的内画鼻烟壶安徽名人系列、徽风皖韵系列,分别反映安徽的历史名人和徽派建筑。姜洪亮说,内画不仅仅是简单的收藏品,它还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喜欢上这门艺术。
作为“指尖上的庐州老字号”、市级非遗,松石内画目前也有了年轻的传承人。90后女孩沈红妹是姜洪亮的弟子,从事内画已有十余年,逐步形成了徽风皖韵的内画艺术风格。从之前的以昆虫山水为主,到如今以黄山松、徽派建筑、安徽名人为主。
除了传承以外,沈红妹也将传统工艺和现代审美结合,她觉得这能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内画的魅力所在。她发现在设计方面,内画鼻烟壶年代感较强,所以她还在化妆盒、香水瓶、项链、手链等载体上进行创作。“让它更广泛地融于人们的生活中,用现代年轻人的视角和审美,让内画被更多的年轻人认识。”
百年羽扇地方特产
“三河羽扇”,与杭州折扇、苏州团扇被誉为“中国三大名扇”。如今,“三河羽扇”已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人就是在三河赫赫有名的丁政权。
羽扇,《唐书》中记载“其扇风缓而凉”,尤其适合年老体弱者、孕妇、婴幼儿及风湿病患者使用。“三河羽扇”最早可以追溯到1905年,三河是皖中水乡,三面环水,很多村民以养鹅为生。鹅毛晒干以后轻巧,村民们就把它们做成扇子,又好用又好看,鹅毛扇便由此而生。现在在三河镇,羽扇仍是最受欢迎的旅游纪念品。街头巷尾的特色店铺中,丁师傅的“皖云青”是比较特别的一家,店里的货架上摆满了各式羽扇,屋子正中央的简易工作台上,还散落着各色羽毛和各种制扇工具。
“小时候三河有一个国营的羽毛扇厂,做出来的羽扇销往全国各地。”丁政权说,他就住在原三河羽毛扇厂的附近,空闲时候经常去厂里玩耍。从好奇到产生浓厚的兴趣,丁政权从八九岁起就开始跟着制扇师傅认真学习羽扇制作技术,从此情有独钟,再也没有放下过小小羽扇。
(下转04版)
新闻推荐
晨刊讯今年4月是全国第31个爱国卫生月。近日,柘皋镇结合爱国卫生月“共推厕所革命,共促卫生健康”主题,积极开展爱国卫生志...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