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东部60公里处,有一座山叫岘山,在岘山的东麓,是我的老家巢湖市栏杆集镇。儿时听老人们说起距老家所在地约6公里的地方,有座低缓的小山岗,岗上南部寸草不生,光秃而立,北部有零星几棵小松树,当地人为此将该山称之为“秃山”。因当地人口语中的“秃”和“塔”分得不是很清楚,人们又嫌“秃山”叫法不够雅致,遂改称“塔山”,也有的叫“秃塔山”。可见,称谓只是人们对事物的情感记号,并非代表事物的真实面目。
“塔山”既没有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宏伟,也没有黄山“群峰浮雾里,百兽藏云端”的仙气,但近距离接触,山岗看似乱石丛生、荒无人烟,却有着桃花源般的神秘幽静,使人产生“复前行,欲穷其林”的新奇。远离喧嚣,独处僻静,让人联想到“明月夜,短松冈”的诗境。
塔山上有一块天然的卧龙石,石头上面是人工凿成的上下两个石槽,两槽之间相隔仅30厘米左右,这就是“水旱马槽”。旱马槽常年无水,水马槽却没看到干涸。
五六十年前,笔者就听当地老人们说起这一现象,颇觉神奇。北边的马槽,长约近3米,宽有1米多,深有60多厘米,槽底是山石,而且是全封闭的,应该是一块巨石凿成的水宕。这样的槽子一旦盛满了水,当然可以保持百日不干。可能还未干涸时,天又会下雨,便又注满了水。这样循环反复无穷尽,便形成了永不干涸的水马槽。当然,万一遇到半年以上天不下雨,那水槽里的水也会耗尽,只是那样的概率实在太小。水马槽的疑惑解除了,旱马槽就好理解了。南边的马槽,长不过1米多,宽约50厘米,深有40厘米,虽说也是石头底,但底部有明显的缝隙,存不住水,因而就成为长久无水的旱马槽了。
当地人世代相传,三国时,曹操十分看重古庐州在东南地区的战略位置,多次亲寻督导城建城防,曹兵作战从合肥到南京来回往返无数趟,途中将塔山作为驿站、战马的临时马厩。魏文帝曹丕继位后,亦特别重视古庐州城,将其作为军事堡垒、前哨阵地,建立军营,守卫重地。建安年间,曹丕亲率大军40万,常年征战东吴,从合肥到南京,塔山是必经之路,曹氏父子多次经过岘山驿站,饮马于塔山之上。旱马槽喂草料,水马槽饮马,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水旱马槽的千秋典故。
如今,水旱马槽其特有的神奇魅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赏,成为“岘山”风景区的一个重要景点。
亲历探究,领会了水旱马槽的成因,完成了儿时的心愿。欣慰之际,忽想到苏轼老夫子探究石钟山“声如洪钟”的亲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我也模仿了一次夫子,做了回“探古寻幽”的学问,从塔山上的水旱马槽里,学到了苏轼自石钟山中寻得的学识,水旱马槽便成为我心中现实版的“石钟山”。
新闻推荐
电话:0551-62212888(IC卡)E-mail:d62212924(易捷团购)中石化合肥石油分公司、安徽商报社联合主办约惠双休日周六早晨7:00至周一...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