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巢湖新闻 > 正文

古庐州的耕读往事

来源:江淮晨报 2018-08-31 01:02   https://www.yybnet.net/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放学的孩子们。 清朝时的庐州府学示意图。 庐州府学新貌。 香花墩上面的包公书院。 庐阳书院原址上已经演变成合肥九中。 黄麓师范,一尊汉白玉的张治中先生雕像矗立眼前,身后就是修缮后的思源堂。

又到开学季,“寂寞”月余的学校渐渐恢复人气,笑声、歌声、读书声洋洋盈耳。遥想古庐州,学塾满城、书声琅琅,大概也是同样的热闹。“有书声,有线声,有孩儿声,才是人家”,合肥自古崇尚诗书、重视教育,大大小小的书院、学塾遍布街巷,历代考取进士百余人。

今天的合肥正在朝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阔步迈进。而尚学之风,早已深入合肥人的骨髓。细细寻觅,依然能探得“诗书礼仪古庐州”的踪迹,穿越千年光阴仍然书香弥漫。开学之际,我们一起品味古庐州的耕读往事。

庐州学塾遍布 《三字经》启蒙学

“蒙以养正,圣功也”,古往今来,中国人一直重视儿童教育。古代的“小学”,称为“蒙学”,源于西周。古人大体在8~15岁入学,当今人不喜的“八岁八糊涂”却是当时主流上学年龄,东汉哲学家王充、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等名人都是8岁入学。具体入蒙学的年龄,取决于家庭条件和孩子的心智发育情况,小点、大点的都有,历史上还有30岁入蒙学的个例。

一直以来,学塾是蒙学的教学“主力”,在民间尤其是农村颇为“流行”。蔡传轼撰写的《旧时的合肥学塾》中记载,古庐州的学塾源远流长,或是富贵人家请老师到家里教书,称为坐馆,亦称东馆;或是教师在家设馆教学,称为私塾。两者之中,设馆最多,一直维持到解放初期,东馆在上世纪30年代就逐渐绝迹。

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裴章传说,庐州人素以耕读传家,在合肥曾发现一块石碑,上书“有书声,有线声,有孩儿声,才是人家”,足见合肥人的教育情结。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庐州人家一定会送孩子读书,有些贫寒家庭宁愿“勒紧裤带”,也决不轻废子女学业。学塾属于私学,入学不用考试,只要征得老师同意即可。古庐州人尊师重教,在他们的传统观念里,先生是引导前程的人,应“视师大于父”。因此,孩童初入学堂,必要向先生鞠躬行礼,并朝孔夫子像跪拜。放学之后,路见先生,必立正行礼,甚为恭敬。

如果说以前的蒙学是私学“挑大梁”,明朝时官学则“后来者居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咱安徽“老乡”朱元璋,文化虽然不高,却非常重视教育,在他的诏令和地方官吏的倡导下,蒙学取得长足发展,进入“黄金时代”。明清教育史研究学者张室龙,曾考证明代安徽的蒙学教育,他认为,蒙学教育在当时逐步向政府行为转化,与官学系统“接轨”,成为国家教育体系中的“一员”。

当时,庐州地方政府广办社学,据张室龙考证有64所,“在城九在乡五十有五”,“幼童十五岁以下者送入读书,讲习冠婚丧祭之礼”。不过,推行社学开始并不顺利,“社学一设,官吏以为营生。有愿读书者无钱不许入学,有三丁四丁不愿读书者受财卖放,纵其愚顽,不令读书”,曾出现过“有父子两人,或稼或商,本无读书之暇,却乃逼令入学”。“布衣皇帝”怕“逼坏良民不暇读书之家”,一度停办社学,洪武十六年后才作为常制,被明历朝推行。

从东汉魏晋唐以识字为主要功能,到宋元明清以教授三纲五常的规范及知识为主要功能,蒙学的教学内容不断发展、完善。尤其是明朝时,蒙学教育最全面,基本程序为识字、写字、阅读、属对、作诗、作文,分为识字阶段和读经阶段“两步走”完成教学任务。“识字阶段,蒙童使用《童蒙训》《小四书》等教材,读经阶段选用教材为四书五经、《龙文鞭影》等。”

某种程度上,古庐州也是有“义务教育”传统的。“老合肥”周长云今年86岁,小时曾听村里读过私塾的老人们说过,古代“公认”的“开蒙”年龄为4岁,这时的孩子能调皮捣蛋,但又没有劳动能力,家长多把他们送去私塾。有的地方不止男孩能上学,女孩也可以,有女馆专教女生,还有《女论语》、《女四书》等“女用课本”。

蒙学的学费,一般的私塾多按“人头”收费,一些声望高又不以学费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塾师,只在年节收受学生的馈赠。古庐州城内还有义学,地方上聘请塾师在祠堂、庙宇等公共场所,设馆教授贫寒子弟。义学一般不收学费,有的还发给学习用品,相当于古代的“希望小学”。晚清末年,庐州城内有周氏义塾、文昌宫识字义塾。

古庐州的“高等学府”

古代没有中学,只有“小学”和“大学”,“小学”一般是“七年制”,“学制”长的要十年,最短的也要三年。因此,古人不是“小升初”,而是“小升大”。

蒙学“毕业”的人称为“童生”,只有通过“升学考试”——童试,才能升入“大学”,成为秀才。别看秀才是古代“学历”中最低的,放到今天却不得了,连闯县试、府试和院试“三关”,最后每个县录取15个左右秀才。从录取比例看,秀才的“含金量”,并不亚于今天的985、211名牌大学生。以秀才为主要招生对象的县学,是合肥最高教育机构,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地方官办大学。

安徽省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云胜介绍,合肥县学始建于明代,原址在今天长江路省总工会大楼附近。重视教育的朱元璋,除在中央设立国子监,在都司、行都司设立儒学,在各府、州、县也分设府学、州学、县学,合肥当然也不例外。合肥县学内设教谕一人,训导数人,嘱托若干。其中,教谕相当于今天的校长,在当时,教谕和训导都算官员,在志书里入“职官表”的。

“和现代学堂或学校不同,县学没有固定的课程,而是随岁科两试题例变更。”李云胜说,县学“教材”以《九经》为主,但要求较低,只要达到通一经或“未通经,精神聪悟,有文词史学者”,即可“毕业”。合肥县学有丰富的藏书,如《四书大全》、《易经》、《书经》、《春秋》、《礼记》、《性理大全》、《资治通鉴》、《学政全书》、《上谕》、《十三经》、《康熙字典》、《廿一史》、《大清律》等。

回望历史,合肥第一所官办的地级市学校是庐州府学,始建于唐朝会昌年间,宋朝时一度改为景贤书院。和州、县官学的生源不同,书院的招生对象一般从童生到举人兼收,学术地位越高的书院,贡生、监生、举人越多,而学术地位低的书院则以童生、秀才为主。从生源看,中国历史上的四大书院,和今天的清华、北大有的一拼,集聚“天之骄子”。

古庐州城的书院,虽比不上“四大书院”的风光,但也影响了大批莘莘学子,有不少值得一书之处。景贤书院是其中“典范”。

明代庐州知府马金,十分重视教育,在任上大力发展景贤书院,培养才子。历史上的景贤书院规模宏大,自南向北依次建有棂星门、泮池桥、戟门、月台、大成殿、明伦堂等,另有配殿、礼门、崇圣祠等附属建筑,大成殿里供奉至圣先师孔子位,两厢配颜子、孟子等人之位。

自创建以来,景贤书院一直是庐州学子、书生,乃至学者、清官们流连忘返、研疑解惑的场所,留下了姚铉、窦默、蔡悉、龚鼎孳、李天馥、朱景昭、蒯光典、李鸿章等众多庐州名人的足迹。特别是晚清重臣李鸿章,被“庐州府学”评为优贡,从此走向求仕之途。他代表了合肥人的“文化实力”。

清乾隆年间,景贤书院重修改为学宫,又称文庙。过去,合肥县甚至包括整个庐州府的考生,考试之前一定会拜谒文庙,过状元桥、跪拜孔子牌位、爬笔架山、喝状元井水,祈求考出个好成绩。之后,几经更兴,景贤书院最终“变身”为合肥四中,校园里至今仍可追寻曾经的文脉。今年,学宫被列入合肥市区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

合肥“一里三公”的“兴学”往事

合肥“一里三公”,几乎人尽皆知。但你或许不知道,他们在古庐州城,都曾留下一些关于兴学的故事。

包公书院,位于包河“香花墩”这处小洲上,正是今天的包公祠所在。常有合肥人说,香花墩是包公年少读书的地方,其实不然,它是后人为纪念包公而建的,起初为寺庙,明代改建为包公书院,供包公后裔和城内有声望的大家子弟读书。山东新城县知县黄金在《包公书院记》中,记载了修建始末和书院“花容”:“郡城有河,河之中有洲,旧为浮图氏之教所据。太守至是,撤而去之。南面建屋无间,中坐公像,东西翼以夹室,植竹木于周围,而环之以墙,前建大门,其地俊,叠石为梯,数十级登焉……”

庐阳书院是庐州城另一著名书院,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原名为“横渠书院”,当时“门堂讲舍十余楹”。根据《安徽教育志》记载,庐阳书院是为清朝科举制度服务的,合肥、庐江、舒城、无为、巢县五邑生童肄业之所,教授“四书”、“五经”等儒家典籍。书院名师荟萃,桐城派著名学者方东树、李鸿章恩师杨静贤等曾任院长,晚清合肥“三怪”朱景昭、徐子苓、王尚辰曾主持讲席。

就读庐阳书院要经过“入学考试”,“召五县生童扃门命题,亲定甲乙,择其优者,居之于院,延名师朝夕讲贯”,平时还有“月考”,“邑令、学博按月课试之,奖其勤,策其惰。”书院备受庐州人热捧,报名者众,一度“增置正谊堂,增加正课外课生额”。可惜,太平天国战乱,风光无限的庐阳书院被毁,直至十余年后,才经乡绅富奢集资重建。

1879年,李鸿章等人提议,将府学考棚余屋增修扩为书院,增加学田,他还亲题匾额。清末,旧式书院改革,各省城书院改为大学堂,各府书院改为中学堂,各州县书院改为小学堂。1902年,李鸿长子李经方将书院改为“庐州中学堂”,成为合肥第二个“西为中用”、“除旧布新”的新型学堂。2年后,原先书院旧生全部结业,庐州中学堂才开始招生。

首届学生中,有11岁的鲁邦瞻——“中国晚清最后一个秀才”。鲁邦瞻5岁读私塾,7岁读四书五经,10岁能填词作诗,小小年纪考中秀才后轰动合肥。他就读庐州府中学堂时,被破例免除学费,还允许在家吃饭、住宿,可见学堂对他的器重。当时,学堂共4个班,鲁邦瞻在甲班,学满6年方可毕业,甲班于1910年初率先毕业。

庐州中学堂师资雄厚,李经方侄子李国松、李国筠任名誉监督,并礼聘合肥名士张文运为坐堂监督。学堂里还有一位名为“卜美恩”的职员,登记地址为“英国伦敦”,应该是外籍教师。之后,几经变更,学堂最终定名为合肥一中。百余年来,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建筑大师戴念慈、心血管病专家何国伟、电影表演艺术家王诗槐等名人,先后从此走出。

同为合肥“一里三公”,蔡悉显得有些“寂寂无闻”,其实以他的学识才华,“当列三公之首而无愧也”。蔡悉是明朝“理学名臣”,为官40余年,位列九卿之重,正史为其列传以彰其功德。祖居肥东的老人汪庆典说,旧时过年,蔡氏家族户户通用一副对联:“江北儒林第,淮西理学家”,蔡悉的“身价”可想而知。

65岁时,蔡悉辞官回到合肥,修建规模宏大的税课司舍,开办“大学堂”。他以“毋自欺”为宗旨,“眼开于致知,脚立于格物”,教授四方学子数百人,“东林三君子”之一的邹元、泰州学派“唯一特出者”罗近溪、理学家耿定向等“皆负笈而游”。庐州“大学堂”被视为天下正宗,“孔曾而下,直与程朱诸君子相伯仲”,社会评价高于同期的“东林书院”。

蔡悉被尊为一代夫子,“大学堂”闻名全国,庐州论学骤然成为天下盛事。蔡悉辞世后,“大学堂”改为蔡文毅公祠,历经战乱,解放前改创为私立新生小学,几经更名,2009年底定名为逍遥津小学。

革命将领“情牵一线”的合肥百年老校

合肥还有一些学校看似“貌不惊人”,可一探“身世”,历史悠久且“身价”非凡,它们和革命将领有一段不可不说的往事。

“隐居”于巢湖边一个秀美乡村的黄麓师范,是“和平将军”张治中创办的,至今90年历史。当时,陶行知创办晓庄师范,开启了“师范教育下乡”的先河,大获成功。这让张治中很“动心”,回老家开发一块“试验田”,发展农村教育。黄麓镇流传着一首民谣,“洪疃张本尧,捐资办学校;老人齐欢喜,儿童哈哈笑”,足见乡邻对张治中回乡办学的期盼。

初创的黄麓师范面向全省招生,主要为农村小学培养中低年级教师,第一年就招收高小毕业生约100人。学校设立社会事业辅导部,指导高年级师生“下乡”,在东自炯炀、西至施口、北自撮镇、南至姥山的乡村,创办农村小学、农民夜校、扫盲识字班。农村小学多为短期,学生年龄、程度不齐;农民夜校招成年农民,普及文化科学知识,兼做些爱国思想宣传;而扫盲班以识字为主,自编了《乡村识字课本》、《老少通千字文》课本。

这些就读于黄麓师范二、三年级的“小先生”们,和村民们同吃同住,还一起挖塘、造林、筑路,“打成一片”。因为他们,当地乡村的儿童、青年们这才开始接受现代教育,读书的风气渐渐展开。据记载,1935年,黄麓各区农村学校、短期小学班,共有就读学生近4000人,巢湖之滨的广大农村有了“文化味”。

当时,黄麓师范的教育受到普遍赞扬,成为乡村教育的楷模,闻名中国大江南北,甚至与晓庄师范比肩,有着“北有黄麓,南有晓庄”之说。战火沧桑,黄麓师范几度曲折、历经艰辛,至今依然矗立于江淮大地、巢湖之滨。张治中早已作古,他的塑像仍伫立校园,向世人诉说将军心系教育的无悔岁月。

在合肥历史上,还有三所因合肥籍辛亥革命上将命名的学校,分别是旸谷小学、映典小学和鸿仙小学。

旸谷小学始创于1905年,原名为合肥县官立城西两等小学堂,为纪念辛亥革命烈士吴旸谷,改名为“合肥县立旸谷小学”,之后又更名为育新小学。城西两等小学堂是合肥最早的新式学校之一,所谓“两等”是指初等、高等,相当于现在的“完小”。吴旸谷曾担任学堂校长,组织教学、管理行政,并亲自授课,教唱革命歌曲。

出生于合肥北乡一耕读世家的吴旸谷,打小就立下了“国人当自救”的信念,提倡民权、追求民主革命。他曾和皖人高荫藻等创办了青年学社,聘请蔡元培、秦效鲁主持教务,向爱国青年宣传反清理念和民主共和思想。之后,又在合肥创办模范小学、速成师范学校,以此为活动基地,宣传革命,发展同盟会会员。有的同盟会员被延聘为教师,共同施教,为家乡育英才。

合肥市四十二中创于1906年,前身为启明初等小学堂,为纪念烈士倪映典,改为“合肥县立映典小学”,持续至1949年解放以后。倪映典也出生于合肥北乡,自幼随父学医,因痛恨清廷腐败,外出寻找报国机会。他曾在合肥、安庆等地伺机革命,后离皖赴粤,领导庚戌广州新军起义。过去,映典小学有倪映典纪念塔,后移出放至东门小花园入口处,他当年就是从这块土地投奔到反清革命活动之中的。

还有一所鸿仙小学,其前身为城东小学堂,原址在今天的江淮大戏院,后为纪念“光复南京第一功臣”范鸿仙而改名。范鸿仙为合肥北乡杏店村人,是清末民初最著名的报人之一,先后任《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编辑,孙中山曾评价他“范君一支笔胜十万师”。他是一位被孙中山表彰、蒋介石追认、毛泽东肯定的辛亥革命元老,环孙中山而葬。

可惜,鸿仙小学早已消失,范鸿仙在合肥的遗迹也难觅影踪,和“乱世英雄”的传说一起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晨报记者 王靓

新闻推荐

大圩:葡萄月令

□合肥何冰凌城市的边界,如受惊的马群在不断地奔突。25年前,我初到合肥,居城南,那时南七一带尚是郊区。后来,有了开发区,滨湖新...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大修过后展新颜2018-08-29 01:00
评论:(古庐州的耕读往事)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