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它不似其它溶洞的分散,而是触目皆是。洞里的钟乳石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若人形佛像,似飞禽走兽,如萝藤蔓挂,像冰川雪岭,奇景天然,堪称洞天一绝。
□ 方 华
在安徽省无为、庐江、巢湖三县市的交界处,有一并不高大的山,名下泊山,它与北面的周家大山、雾露山,南面的岳山、油榨岭连成一线,形成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脉,为低山丘陵地貌。
下泊山虽不险峻高大,却因其山中有一溶洞而名闻四方。
沧海桑田,千百年前,下泊山脚下曾经水域宽广。据《徐霞客游记》记载,下泊山因在白湖之畔,常有来往船只在此停靠,故名下泊。泊山洞也因此得名。
泊山洞发现于1993年。探险者进入洞中后立即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钟乳林立,石花遍布,玲琅满目,简直就是一座地下水晶世界。
经专家考证,泊山洞是形成于二亿四千万年前的古老石灰岩溶洞。下泊山的石灰岩是海底沉淀形成,后随着地壳运动,不断抬升成为现状。洞里的自然景观形成也有四五十万年了。
泊山洞不是一条回廊长道,而是分上中下3层,总面积4000平方米,洞深500多米,有18个景区、86个景点。因其洞中奇妙的钟乳奇观,被誉为“江淮独秀”。
泊山洞位于下泊山东侧山脚,其左为最初发现的洞口,其右是今人开凿的出口。
进入洞中不远,就感温差巨大。夏日入洞,不多一会遍体生寒;冬天进洞,暖气熏人,衣难裹身。
泊山洞之奇绝就在其洞中的钟乳石花。它不似其他溶洞的分散,而是触目皆是。洞里的钟乳石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若人形佛像,似飞禽走兽,如萝藤蔓挂,像冰川雪岭,奇景天然,堪称洞天一绝。
在洞的下层有许多石花,它们多“长”在洞体峭壁上,铺天盖地络绎不绝,我国同类溶洞中很少见。其洞中生长着许多晶莹的石枝、洁白的石旗,精美的石花,据说形成也已有15万年以上,在这在我国同类型的溶洞中皆为罕见,极具观赏与研究价值。精美的石花在霓虹灯的光照下色彩斑斓,异彩纷呈,如朵朵奇花斗艳。
泊山洞的洞道高低起伏,幽邃曲折,时而狭窄崎岖,时而宏大开阔,移步换景,目不暇接。游客入洞,可依次游览石花洞、地下河、石珊瑚、紫云翠薇、长寿宫、龙王宫等十几处景点。
泊山洞不但分上下3层,且洞中有洞、有山、有水。洞的下层有无底潭,深不可测,其水清甜可口,经地质专家检测,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属高钙低钠含锶重碳酸型优质矿泉水,同样也在国内溶洞中鲜见。而深潭里还有很多微生物,至今专家无法考证。
泊山洞可以说是一座美丽的地下艺术宫殿,也是一座洞穴科普知识的博物馆。
泊山洞中的钟乳石光怪陆离,如玉佛、如蛟龙、如狮、如虎、如龟、如鱼,形状各异。其中的石形“黄姑出嫁”,以及洞壁上清晰可辨的“喜”字、“寿”字,梳妆台上的石晶的玫瑰花、化妆品,让这座增添了历史传说的水晶宫神话般迷人。
传说,黄姑是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的侄女,自幼修文习武,渐有大志。黄巢起事后,她和兄长黄浩一直追随黄巢转战两江、两湖等地,屡建奇功。潜居之时,黄姑与军师李俊儒就在下泊山下的一个村庄中举行了婚礼,并终老于此。现在,在下泊山的西面还有黄姑村和黄姑古镇。
出泊山洞登山,其山上不但有重建的慈姑庙,还有泊山寺。沿阶登顶,有亭清风阁,凭栏四望,一片山水田园好风光。
新闻推荐
晨刊讯连日来,天气持续高温,给易燃易爆场所敲响了安全警钟。为督促各加油(气)站加强安全管理,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确保经营安全,近...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