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华 文/图
每逢星期日的下午,一阵阵悠扬的乐曲声和歌声从烔炀镇文化站的排练厅传出,这儿是该镇文化站“草根艺术团”排练现场。这支由30多人组成的艺术团,除了自娱自乐,相互学习,还经常将排练成熟的节目下乡演出,丰富了当地群众文化生活。
草根艺术团成员都是烔炀镇基层的农民、退休教师、个体工商户、乡村医生等。2011年,鉴于本土音乐爱好者缺乏相互学习交流平台,烔炀镇文化站斥资3万元购置了扬琴、二胡、笛子等乐器,成立了巢湖市首支农民乐队,烔炀中学音乐教师蒋四林和烔炀镇中心小学音乐教师唐大平主动担负起义务辅导员。在他们指导下,乐队很快排练成熟20多首乐曲,多次参加巢湖市和烔炀镇的文艺演出,深受群众好评。
渐渐地,他们觉得光有乐器表演形式单一,不足以形成一台演出,决心“扩大门户、招贤纳士”,将境内具有唱歌、舞蹈和表演等特长的爱好者吸纳进队伍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乐队由起初的12人发展到34人,节目也由单一的器乐表演,排练成熟有舞蹈、歌唱、快板、小品等多个门类,可开展整场演出。2015年6月,乐队正式更名为烔炀镇文化站群众艺术团,也开始在全镇开展巡回下乡演出。2017年下半年,艺术团欣闻十九大即将召开,他们便着手创作排练小品《找靠山》、快板《古镇烔炀展新颜》和诗朗诵《歌颂烔炀好人》三个节目。十九大刚一结束,艺术团成立十九大精神宣传文艺小分队,在17个村(社区)巡回演出,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艺术团在当地可谓家喻户晓。
在这个大家庭里,他们因共同爱好走到一起,在这里他们只讲奉献不求回报。退休教师周代申因人和气、组织能力强、工作认真,大家推选他为团长,安排排练、组织演出井然有序,每年光通讯费都要贴了好几百元。颜玉才、李永、方金扣家住5公里外的村庄,排练、演出风雨无阻,从不迟到。个体经营户方三梅、鲍海树只要有排练、演出任务,关了店门参加。正因为大家的无私奉献,艺术团才得以茁壮成长,越走越远。
眼下,这支草根艺术团每个星期日下午仍坚持在文化站学习交流技艺、创作排练节目,争取以更精彩的节目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新闻推荐
7月27日,2018第17届中国(合肥)龙虾节将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合肥龙虾节重头戏的现场美食免费品鉴活动,将于7月27日~29日在包河...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