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巢湖新闻 > 正文

万千风景 科技“抢镜”

来源:江淮晨报 2018-06-15 01:02   https://www.yybnet.net/

1天=24小时=1440分钟=86400秒,发生在合肥这座城市的万般风景,哪一道最炫目?2018年5月21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合肥一日”全国摄影大展启动,本次活动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激发了合肥市民积极参与。24小时,从机场到高铁,从商场到书店,从学校到医院,从巢湖之滨到蜀山之巅,从科学岛到先研院,从繁华政务商圈到美丽乡村,到处活跃着拍照的市民和专业的摄影人;24小时,昼夜不息,风雨兼程,摄影人将合肥市改革开放的华丽长卷精制浓缩,一日拍出40年春华秋实。“合肥一日”收到投稿的一张张照片中,科技创新、文化、民生各大主题纷纷“抢镜”。本报将推出系列报道,展示“合肥一日”所收到投稿中的多彩合肥。

自2004年被确定为“科技创新试点市”,十余年来,合肥市不断刷新“科技创新”的标签: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创新被嵌入了合肥的城市基因,也塑造了合肥独特的城市气质——5月21日,一位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家、摄影爱好者来到科学岛、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科大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离子医学中心等科研重地,以及京东方、惠而浦、江淮汽车、通威太阳能合肥基地,聚焦“科技合肥”、“创新合肥”。

摄影人用镜头见证合肥奔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的精彩之路。

坐标:

中科大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拍摄者:

著名摄影家、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雍和

在中科大西区,有一个凌然欲飞的巨大“飞碟”式建筑,这就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实验室——中科大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1983年4月,中科大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正式立项,建设我国第一台专用同步辐射光源,被称为“合肥光源”;1989年,合肥光源建成,发出中国第一束“神奇之光”,其中95%技术设备依靠自主研发。

“合肥一日”拍摄中,著名摄影家、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雍和,慕名来到了中科大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走进实验室,可见一个六边形的大型密闭墙体,长短不一的管道穿梭其间,低鸣的机器正在运转。在这里,当运动着的自由电子具有加速度时会发“光”,而科研人员就把这些亮度更强、特定波长的光“引”出来,运用到实验中去——平时难得一见的壮观实验场景,让雍和惊叹。

利用合肥光源,我国首次完成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太阳风离子探测器正机的实验标定和测试,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并传回首张月面图像,使我国从此迈入了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首次获得了X射线全息图样,获得一批生物样品如癌变细胞的高分辨率显微图像等——“滋长”于合肥的前沿科学,让雍和惊赞。

雍和算是合肥的老朋友了,这几年因为工作的关系,他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来合肥一次,天鹅湖、滨湖岸边、长临河古镇等处,都曾被他摄入镜头。此前,他对合肥的印象,是一个“越变越大,越来越美丽的新兴城市”,而这次参加“合肥一日”,走入中科大同步辐射实验室,他深切感受到了合肥的创新“气质”。在中科大同步辐射实验室,雍和不停地按着快门,一心想把眼前的一切统统装在镜头里,装在记忆里。

坐标: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

拍摄者:合肥日报摄影记者张大岗

2003年,潘建伟向中科院提出了利用卫星实现远距离量子纠缠分发的方案。这个闻所未闻的想法在中科院内并不是没有质疑的声音,但当时的中科院领导经过思索,决定给科学家一个机会,让他们“疯狂一下”。

2005年,13公里;2010年,16公里……潘建伟团队将自由空间双向量子纠缠分发的距离一点点拉长。直到2011年年底,他们迎来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将“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正式立项。

2017年6月,“墨子号”投入实验后仅半年,就完成了既定的三大科学目标, 量子纠缠跨越“一步千里”,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地星量子隐形传态顺利实现。3个月后,全球首个量子保密电话在合肥拨通,量子通信“京沪干线”正式开通,并与“墨子号”量子卫星地面站“接轨”,形成星地一体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雏形。

5月21日,合肥日报摄影记者张大岗背着相机,一路从合肥南动车检修所到合肥广电中心庐剧院排练室,最终来到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走进中科大先研院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量子通信京沪干线总控中心。在这里,他被正在大屏前专注工作的年轻科研人员刘祥所吸引。“他看上去十分年轻,一问,果然才24岁,而他从事的工作却是领跑世界的事业。”张大岗感慨道。

坐标:科学岛 拍摄者:人民摄影报副主编

贾晓霞

在合肥市区西北角,“神秘”的科学岛被合肥“大水缸”董铺水库三面环绕,中科院强磁场中心就坐落于此。5月21日,远道而来参加“合肥一日”的人民摄影报副主编贾晓霞来到了科学岛,恰逢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研究员、安徽省百人计划入选者任涛,正带领着团队做实验。白大褂、蓝手套、手执试管……科学家们聚精会神专心实验的模样,被贾晓霞等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大咖”们定格。

任涛是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归国,来到科学岛进行转化医学研究的8名博士后之一,团队里还有7人是他的“同门”,他们被称为科学岛上的哈佛“八剑客”。“八剑客”的归来,迅速形成了留学人才的虹吸效应,短短几年时间,吸引了20多名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瑞士、芬兰、韩国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地区的青年留学人员加入。今年4月,“2017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结果揭晓,合肥位居第三,仅次于上海、北京。

置身科学岛,亲身感受合肥的人才虹吸魅力,贾晓霞说她找到了答案:“合肥有这么多优秀的科研人才,其中不乏从海外归来的顶尖人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合肥科技实力足够强大。从合肥这个‘小切口\’,足以体现国家科技兴国的大实力。”

坐标:

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拍摄者:

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主席

沈瑶

沈瑶是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主席,5月21日,特地前来参加“合肥一日”的他,走进高新区,将镜头对准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白色家电制造商,来自美国的惠而浦于2014年落户合肥,成立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11月,惠而浦在合肥打造的工业4.0智能工厂投产,其在建设运营中运用了智能机器人、模拟技术、工业物联网、网络安全、大数据分析等核心技术。

“听工作人员介绍,惠而浦这一智能工厂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生产效率的极大提升。听说到2020年,通过对智能工厂的逐步升级,生产效率还会提高40%,真是太了不起了!”参加“合肥”一日之前,沈瑶说曾做了“功课”,知道合肥拥有一大批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颇具影响力的新能源、智能制造型企业,可真正深入到这些企业,他才知道合肥的新兴产业、高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已经走到了全国的前列。在这些企业里,沈瑶所看到的一切,和他曾拍惯了的重工业生产线完全不同,这让他惊喜又兴奋,抓起相机拍个不停。

坐标:

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

拍摄者:

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席

谷永威

2013年9月,来自四川成都的通威集团竞价218轮,以8.7亿元的价格接盘合肥赛维LDK,被认为是该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深入布局。一个月后,合肥通威启动了试生产,13条生产线全线开工,并于11月正式投产。通威入主合肥之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光伏行业新纪录。

2017年11月8日,通威太阳能合肥基地10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投产后,可年产太阳能电池片20亿片,而这些太阳能电池片安装应用后,通过光伏发电,每年提供的清洁能源可节约标准煤约33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30万吨、二氧化硫约31万吨。

2018年5月21日,前来参加“合肥一日”的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谷永威,走进合肥通威,用镜头见证合肥的光伏产业发展。“在拍摄过程中我了解到,通威太阳能合肥基地10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生产工艺上都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为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样本,这让我很吃惊。来合肥之前,我已经知道,合肥正打造‘中国光伏应用第一城\’,但是来到合肥,走进光伏基地,我才知道合肥的光伏产业发展有多迅猛,令人惊叹!”

坐标:

合肥京东方基地

拍摄者:

安徽日报视觉新闻中心

主任记者 李博

在魏武路和铜陵北路交口东北角,矗立着一座巨无霸工厂,这就是全球首条最高世代线——京东方10.5代线厂区。在全程无尘化生产车间内,机械手不断忙碌,一块块10.5代线玻璃,经过清洗、镀膜、切割和搬运等200多道工序,成品液晶屏就能发往客户。

而在合肥京东方基地建设之前,国内大尺寸电视用液晶面板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作为全国最大“家电之都”的合肥,更是饱受缺“屏”之痛。

从2009年合肥京东方基地开始建设,挖下第一抔土,安徽日报新闻视觉中心主任记者李博开始跟踪采访。直到合肥京东方建成、入住,建成国内首条TFT-LCD6代线,直到建成最新的全球首条10.5代线,李博一路见证京东方的发展,见证合肥显示产业的壮大。因此,参加“合肥一日”,李博特别希望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聚焦”京东方。

然而过程并不顺利,虽然京东方曾接待记者无数,但没有一人能进入京东方内部拍摄。在相关部门的协助下,经过无数次沟通、协调,李博终于获得准许,成为拍摄京东方内部第一人。一上午时间,他拍摄了600多张照片,最后只有8张照片被允许“面世”,虽然有点惋惜,但他依然觉得这趟拍摄经历很值。

坐标:

合肥离子医学中心

拍摄者:

安徽日报首席记者 徐国康

徐国康是安徽日报的摄影记者,平时常到科技创新型企业和科研机构采访,对合肥日新月异的创新蝶变深有感触,这次参加“合肥一日”,他将镜头对准合肥离子医学中心。

2015年10月,合肥市政府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合作共建合肥离子医学中心,其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七大创新平台之一。同时,依托合肥科教、人才、制造等综合优势,研发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导回旋紧凑型的质子治疗装备。如今,这一由合肥自主研发的,利用质子束对癌细胞实施“精准打击”的技术已经“落户”。“我在采访中了解到,合肥自主研制的这个360度旋转支架,可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移动,患者只要躺着,设备就会自动找到最佳角度,精准治疗癌细胞,整个治疗过程相当于是对癌细胞的‘立体定向爆破\’。作为一名合肥人,我为这一技术能在合肥诞生而感到骄傲、自豪。”徐国康说。

新闻推荐

开车10分钟就能找到充电桩

“十分钟”充换电网络基本建成,大多数电动汽车不到一小时就能充80%电量本报讯“不到一个小时,车子基本完成充电,电动汽车快...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万千风景 科技“抢镜”)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