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也走入合肥的各个角落,用镜头记录属于合肥百姓的真实与动人。 李远波 记者 上午,我在巢湖中垾湿地一带的焦姥园拍照时,看到一对祖孙俩在园内树林里游玩,这一老一小在湿地漫步、追逐玩闹的快乐表情既生动又有感染力,就连路人能都感受他们的和睦与幸福感。近几年,合肥市及巢湖市加大巢湖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先后兴建了北旅游观光大道和南旅游观光大道,形成了完整的环湖旅游观光大道;对沿湖全线湿地进行了全面生态建设,同时,以湿地为依托,建设了数十个大大小小的湿地公园,大大改善了巢湖水环境、生态湿地环境。每临双休日、节假日,许多市民不远数十里,甚至上百公里的路程纷至沓来,充分享受大自然的清新,用清新的空气、清新的草地,清澈的湖水过滤与洗刷掉缠身的杂尘与烦恼。 杨锋 摄影记者 我在董铺水库一带采访,看到一个造型优美、树木茂盛的公园,郁郁葱葱,环境宜人,空气清新。逛了一圈才发现,公园下面还另有“乾坤”——原来,这里是一个地下净水厂,全地埋式建设。据介绍,之所以把污水处理厂全部“隐藏”到地下,主要是出于环境保护的作用,这能改变地面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噪音、臭气等对环境和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从这项地下净水厂工程中足以看出,合肥市对环境、生态的保护有多重视。来合肥20年,我既是一位普通市民,也是城市记录者,深刻感受着这座城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的合肥越来越大、越来越美,更难能可贵的是,城市里的绿化多了、环境好了,就连普通市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也提高了。 高博 摄影记者 正在长丰县陶楼镇高塘社区拍照时,一辆垃圾运输车将市民生活垃圾运送到合肥长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将进行环保发电。据了解,合肥长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每年可以处理垃圾44万吨,既能解决合肥市部分城区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水平落后、处理形势严峻的问题,又能实现长丰县及合肥北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如今的合肥发展越来越好,城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就是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而正是有了这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无害化环保发电,能够及时清理城市中的生活垃圾,让合肥这座城市可以干净整洁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天。 新闻推荐 晨刊讯日前,巢湖学院“电商扶贫”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团队走进柘皋镇锦旗村,实地调研大棚蔬菜基地建设。巢湖学院的学生们来...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