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三瓜公社 李伦 摄
一、研究背景
合肥市老龄化趋势跟全国基本相似。根据《合肥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86.90万人,比上年增长7.95万人。户籍人口729.83万人,65岁以上老人95.2万人,占12.10%。通过调研了解,目前合肥的养老问题主要集中表现为:高龄老年人口所占比例持续增长;失能、慢性病老人数量增加;空巢老人、无子女老人、失独老人养老需求迫切。在合肥农村社区,受传统养老尽孝观念的影响以及老年人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多数老年人还是选择社区居家养老,但是老年人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和健康状态下,其养老护理需求是变化的,这种变化不是单纯的家庭养老可以应对的。
基于此,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和机制创新,实现医养护一体化,以适应老年人在不同健康条件下的养老护理需求意义重大。针对合肥现实的养老需求,“医养护一体化”服务是当前有效的养老服务模式。2016年9月,合肥被国家卫计委、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医养结合试点单位”,进一步促进了“医养护一体化”的发展。
“医养护一体化”能够有效解决有养无医、医养分离困境,可以根据居民不同需求,因地制宜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医疗、康复护理、日常养老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强调健康管理、康复护理功能,是精心的生活照料和浓厚的人文关怀的结合,更加贴切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从而有效改善老人们的生活质量,整体上提高农村地区的养老水平。该项服务对于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及医疗需求、缓解大医院医疗供求压力、促进社区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增进老年社会福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农村社区医养护一体化现实需求
受生育观念及生活节奏加快的影响,合肥农村社区家庭结构趋于简化,家庭人口数量偏少,许多老年人难以得到家庭的及时照顾。同时,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快,农村青年人口大规模进入城市,农村涌现出大量的空巢老人,这使得农村家庭养老力不从心。农村医疗机构资源及功能有限,多以救治急症为主,无法提供康复护理、慢性病治疗等服务。因此,在医院、家庭养老功能有限的情况下,社区的优势突显出来。社区固有的生活服务功能及卫生服务功能弥补了传统养老缺陷,不仅能够解决老年人长期住院、挤占医疗资源的问题,而且还能满足老年人长期护理等多元需求。
三、合肥市医养护一体化建设情况
近年来,合肥市委、市政府围绕养老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出台了系列政策。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医保、税费、财政、土地、人才”等系列支持政策。“兴建示范中心、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整合社区资源、推动农村敬老院转型”等多种方式,加快各类医养结合机构建设,努力健全医养结合服务体系。这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形成了具有合肥市域特点的较为成熟的医疗护理养老模式。
四、合肥市农村社区“医养护一体化”完善对策
目前,合肥市农村社区“医养护一体化”存在问题主要有:农村医养投入不足;农村医养服务设施落后,保障能力不足;农村医养护社会化筹资机制缺失;农村专业医养护人员匮乏等。针对这些问题,需从理念层面、政策层面、服务层面、评价层面进行完善。
(一)理念层面:树立健康老龄化的管理理念
农村社区“医养护一体化”模式并非单纯指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整合,而是医疗资源对养老的介入与融合,集社会之力量改善老龄群体的生活和生命质量。健康老龄化核心理念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适应社会良好,目的是帮助老人实现最大限度的独立和最小限度的依赖。养老服务以健康老龄化为目标,提供照顾与治疗,持续改善老人身体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二)政策层面:完善制度保障
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可以为“医养护一体化”保驾护航。医保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往往存在着瓶颈式的制约,对于医养护产生的费用,可将其纳入医疗保险报销的范围,保障老年人能够享受医疗报销服务,形成稳定的经济补偿机制。财政供给上,各级政府应加强农村医养护一体化的投入,逐步建立财政投入长效保障机制。部门协调上,理顺管理机制,明确民政、卫生、人社等部门职责范围,避免权责交叉不清或条块分割造成的管理真空地带。
(三)服务层面:拓展服务渠道
1、完善医养护一体化服务机构。立足农村,发挥敬老院、幸福院、托老服务中心的医养护服务能力,培育农村医养型养老机构。以基层政府为主导,建立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社区、家庭联动机制,整合资源。确保农村“医养护一体化”服务机构完整、功能完善。
2、保证人力资源队伍。医护人才关系着医养服务的质量,也是农村医养结合发展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农村养老医护人员供需缺口非常大,这些人员不仅为老年人提供照料,还需要提供专业的康复培训,亟需加快农村医疗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的教育和培训机制。可以利用合肥的教育资源优势,积极推动职业院校与医养结合机构协作,采取订单式培养等形式,加强老年护理人员队伍培养。建议对全科医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梳理,鼓励居民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全科医生的口碑选择责任医师签约,通过政府引导、医保参与,逐步实现首诊在社区。同时,可以将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细分为全职人员、专业人员、志愿者,进而扩大服务面。
3、构建多元化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不同的老年人有着不同的养老需求,针对老年人不同的养老需求,我们应该立足于老年人需求的多样化,建立起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供给模式,使得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与社区所提供的养老服务供给达到大致上的平衡
综上所述,合肥市农村社区“医养护一体化”养老服务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地位、以公众的需求为指导方向、社会广泛参与为原则而执行的。在构建-实施-评价中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保证服务质量和水平,以满足农村老年群体不断增长的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与养老需求。 (安徽中医药大学 徐金菊)
新闻推荐
“海上丝绸之路”中式木帆船模型展在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开展
大众网聊城1月22日讯(记者侯晓)1月20日,由中国博物馆馆协会航海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办、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承办的“匠心问舟——‘海上丝绸之路’中式木帆船模型展&...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