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巢湖新闻 > 正文

支撑他人 温暖自己巢湖市一老人自制千根拐杖送人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7-12-22 11:26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巢湖市一老人自制千根拐杖送人

■本报记者陆杨

在巢湖市柘皋镇,很多行动不便的老人所用的拐杖,无论从外形还是材质都相差不多。这可不是巧合,原来,这些拐杖都出自一人之手。这个人就是张邦元,多年来,他自制了一千多根拐杖,免费送给有需要的老人,在当地传为佳话。

张邦元是谁?他为何要自制拐杖送人? 12月18日,记者电话联系上了今年75岁的张邦元,试图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张邦元告诉记者,他原是柘皋镇五星村的一名乡村医生。他初一考上卫校,18岁走上工作岗位,在和县绰庙公社医院当医生。 1964年,为了照顾母亲和兄妹,他回到老家,并在村里当起了赤脚医生,日子平淡却幸福。

然而不幸的是,张邦元的长子在31岁那年因公殉职,次子37岁时也因公殉职。两个儿子先后离开,让他几度精神崩溃。

张邦元在当地敬老院附近开了一家个体诊所维持生计,与敬老院的老人们相处得感情深厚。许多老人在得知他遇到的不幸事后都纷纷登门,嘘寒问暖,与他拉家常,安慰他。有的老人还带上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给他品尝。

老人们及乡邻送上的 “温暖”,像春风拂过张邦元夫妇的心田,也成为他们生命最脆弱时期的 “支撑”。 “这些老伙伴们当时给了我很多鼓励,让我意识到世间的真情一直都在。 ”张邦元回忆说。

张邦元意识到,自己的余生不能永远沉浸在悲痛中,要振作起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儿子的遗物中发现一本关于根艺的书籍。从小喜欢根艺的他,便开始尝试着制作拐杖。渐渐地,他爱上了根艺,爱上了拐杖。他也因此走上了“制拐”之路。

由于杂树不够用,张邦元便在自家门前屋后的空地上种下了些硬质树木,并开始刻意将这些树干育成拐杖形状。张邦元说,育拐杖的树苗需5到6年才能育成,成熟则需要8年,制作一根拐杖需要2至3个小时。

根艺让张邦元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但每当看到敬老院的老人们走路颤颤巍巍,有的甚至腰都直不起来,只能扶墙走路时,张邦元心里总是酸酸的。他想,在他两次失去儿子时,是他们给了自己精神上的抚慰和物质上的支持。

“所以,我为何不利用自己的兴趣制作拐杖送给这些老人呢?”张邦元说,于是他将第一批百余根拐杖全部送给了敬老院及周边乡村的行动不便的老人,之后,第二批、第三批……如今,张邦元已经送出了1200余根拐杖。

“我计划制作2000根拐杖,除部分留作收藏,以备今后办根艺展览馆用之外,其余全部送给那些有需要的老人”。张邦元坦言,“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是他们用温暖‘支撑\’了我,如今我也要用拐杖,‘支撑\’那些有需要的老人。 ”

新闻推荐

合肥出台"史上最严"治巢政策 环巢湖将添10块湿地公园

据合肥晚报报道,史上最严的巢湖生态综合治理启动。12月21日下午,合肥市召开“关于建设绿色发展美丽巢湖的意见政策解读会",同时发布《关于加快建设绿色发展美丽巢湖的意见》。据悉,合肥将...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支撑他人 温暖自己巢湖市一老人自制千根拐杖送人)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