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巢湖新闻 > 正文

朝花夕拾插秧季

来源:皖江晚报 2017-06-19 13:23   https://www.yybnet.net/

●李冬梅

雨天很短暂,接下来的日子,日头一天比一天紧,温度快速飙升到30多度。好像有人在地幔下架了一口巨型大蒸锅,地壳里沸腾的岩浆,把地面熏蒸得热气腾腾。

田野里,油菜刚刚收割。新翻的水田,白浪浪连成一片。远远望去,田埂纤细如线,如同纸上的线条。农民们即将在线条之间的白水田里,书写着这个季节的守望。秧苗,横一排,竖一列,密布田间,把白水秧田染成淡绿。

三月育苗,四月栽秧,这就是节气,是日子和日子之间的结点,把播种和收获的农事标注成农人心中的时间代码。没有节气之分的田地,和榆木疙瘩是没有区别的。插秧季是一年当中第一个繁忙季,农事的序幕这样紧锣密鼓地拉开了,如同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事,在田间地头布下阵势。

开秧门是一件大事件。民间把每年第一次栽秧,叫做“开秧门”。开秧门的仪式也是极有讲究的,须备下荤腥酒菜、香烛黄纸,在秧田边或者土地庙焚香祭拜,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年第一次插秧季,都由家里德高望重的父辈,先下秧田,拔第一把秧苗。然后妇人、孩子们才陆续下田拔秧。

拔秧是一门手艺活,不仅要拔得快,秧根洗得干净,一把秧苗还得捆得紧,以免抛秧时散掉了。抛秧俗称“打秧”,就是把捆好的秧苗,均匀地抛到水田里。看似是力气活,其实也是技术活。会打秧的人,能准确目测抛秧的密度,能让栽秧的人顺手可得,又不至于堆积。

能被请去栽秧的人,是可以引以为骄傲的,至少算得上有“一把刷子”栽秧能手。农村评价女人能干有另一套标准——不看你平时“嘴呱呱”,就看你田里做活时的真功夫!

平日做农活,快慢难见分晓。插秧就不同了,一人一趟秧,领秧的人一般都是插秧最利索的人,所以排在第一位。后面插秧的人要以她插的秧为行。要是哪位后起之秀,想一展身手,超过领秧的人,就会成为秧田里的一道风景了。插秧田里的较量是真刀实枪的,稍不留神,就会被左右的人超越,俗称“关”起来,那就成了田埂上的笑谈了。往日里,很多年轻的女子,就是凭着一手插秧的绝活,被同乡的后生相中。

请人栽秧,是极庄重的事。当然不能亏待别人。“大渣肉饭”,即便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也是一顿像样的盛宴。所谓“大渣肉饭”,就是米粉肉。用一个“大”字来形容,足以表现肉块大,厚实,筷子夹起来要有两头搭的韧性,吃着才过瘾,一口咬下去,满嘴流油,肉香四溢。

由插秧季衍生出来的,不独是餐饮文化,还有秧歌。“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这首《插秧诗》是南北朝时期的布袋和尚游化民间时所作,为的是度化那些曾经和他在一起的插秧农人。

秧歌,起源于南宋、元朝,是民歌的一个分支,与山歌、船歌、茶歌、渔歌并列。“民歌之乡”巢湖司集,有一首家喻户晓的秧歌《一支秧歌一趟秧》。民间有一种说法,古代农民在插秧、拔秧等农事劳动过程中,为了减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之苦,以唱歌解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秧歌。

又是一年插秧季,点点翡翠洒田间,布谷未叫绿满田。一支秧歌一趟秧,秧苗随歌迎风长。唱出碧波翻金浪,唱出稻谷扑鼻香……

新闻推荐

肥水之源

南淝河源头。皂荚树的树干需三人合围。红石桥。一名市民从古桥上走过。作为合肥人,你知道“合肥”是怎么得名的吗?合肥的母亲河南淝河源头到底在哪?合肥地处江淮之间,环抱巢湖,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朝花夕拾插秧季)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