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巢湖新闻 > 正文

满城风景入画来 文明律动沁人心

来源:合肥日报 2017-05-31 05:00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我市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文明成为城市自觉追求

新闻摘要

文明,不仅是城市一道靓丽风景,更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动力源泉。

从最初整治环境卫生脏乱差起步,到全社会“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全面铺开,再到当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全面推进……创建让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一直是全市上下不竭的目标追求。如今,一座崇德向善、宜居宜业、文化厚重的文明新城正拔地而起,不仅让生活在合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有着自豪感、获得感和归属感,更让文明成为城市的一种自觉追求。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座文明的城市,是“颜值”和“气质”的内外兼修,是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的双重提升。

推进“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建设、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大力选树和宣传先进道德典型……合肥市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文明城市创建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在贯穿融入结合上下功夫,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着力培育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让精神文明之花在“大湖名城”璀璨绽放。

“居家贵和睦、近邻胜远亲”“花儿飘香颂祖国、家庭美德传社区”……如今,行走在合肥的主次干道、居民小区、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一幅幅“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不仅赏心悦目,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成风化人的作用。合肥市还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进居民小区、进农贸市场、进商场超市,确保比例达到30%以上。合肥高新区更是对辖区内主要道路的商业广告进行了全面拆除,基本实现主要干道零商业广告,让正能量占据主要阵地,营造公益广告宣传的有力声势,形成浓厚生活情境。

志愿服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在合肥,志愿服务一年四季都有,不是一阵风,也不是走过场,而是固化于制、实化于行。今年3月,在第54个学习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合肥市适时启动打造“志愿之城”主题活动,在全国首推“公益分享”,建立“爱心兑换”或“等时置换服务”机制,力争到2017年底,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常住人口总数的13%以上,市民对志愿服务活动认同和支持率达到95%以上,全市志愿服务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列,让“今天我为人人,明天人人为我”成为全民共识,让文明新风扎根江淮大地。

把文明创建变成群众共建共享的过程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城市的核心是人。文明创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抓起,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让群众充分感受到创建活动带来的成效和变化,增强群众对所居住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充分调动起他们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居民小区、农贸市场、背街小巷等场所一直是创建工作的短板和薄弱环节所在,一直是群众要求整改呼声最强烈的地方。去年6月,合肥市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居民小区文明创建专项整治行动,针对群众反响强烈、反复投诉的车辆乱停、违章搭建、摆摊设点、占道经营、毁绿种菜、乱扔垃圾和油烟乱排放等重难点问题,大力开展整治行动,还广大居民一个整洁安静的生活环境。截至目前,全市47个小区获评文明创建示范小区。包河区曙宏新村小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干净整洁的路面、停放有序的车辆、美观齐整的绿化,随处可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整治后的小区,处处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景,让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倍感温馨舒适,也激发起大家齐心协力维护家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广大居民主动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参与楼道文化建设,为小区文明创建尽心尽力。

城市管理、文明交通、绿化美化等与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和出行环境息息相关。从2016年年初开始,合肥市在全国率先开展“文明行车、文明行走”专项整治,重点围绕行车乱变道、车辆乱停放和行人乱穿行等交通乱象重拳出击。组建超过500人的“市民特拍员”和市民义务监督员队伍,完善特拍员奖励制度,通过文明合肥官方微信和合肥文明网等舆论阵地,刊播“市民特拍员”的曝光作品,最大限度发挥群众参与热情;以庐阳区为试点,通过整合庐阳辖区82家停车场停车资源和合肥城泊管理的路段划线停车资源,在全省率先建设城市停车诱导系统,打造统一的交通信息化管理平台,规范停车秩序,市容秩序显著改观,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拍手称赞。

市委、市政府把2017年确定为城市管理提升年,开展城市立面与亮化环境整治、老旧小区与公厕环境整治、菜市场和摊点环境整治等城市环境五项重点整治行动,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治理水平,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城乡一体共建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

创建文明城市是各类文明创建活动的“火车头”,但是没有文明的乡风,就不可能有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整体提升。合肥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实行城乡联动、全域创建,让广袤的乡村大地能够“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成为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巢湖市烔炀镇南湖方村是巢湖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里从村居环境提档升级上入手,从改变文明习惯入手,在村民中倡导“美丽南湖村,村民自己管”,实施“庭院三包”管理制,扫好自家“门前雪”。为深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该村还结合实际,建起了南湖方村笑脸墙、南湖方村乡贤墙等,继承和发扬该村悠久的乡贤文化传统,同时着重挖掘新的乡贤文化内涵,充分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让南湖方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步入一个新的台阶。

南湖方村乡风文明建设是合肥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缩影。近年来,合肥市以突出道德素质养成为抓手,以群众性创建活动为载体,以评选表彰为机制,抓好村民良好文明素质养成。除了组织全市乡镇村居制订完善村规民约,开展“写家风、晒家训”活动,发挥农村党员、道德好人和新乡贤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还组建道德评议会。目前,全市现已创成11个全国文明村镇,8个省级文明村镇,2个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市已组建了5072个道德评议会,乡镇每季度、村居每半年发布一次善行义举榜,现已发布1503期;评选县级五好文明家庭9073户、市级4000户、国家级3户,九星级、十星级文明户44656户,村民成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主角,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

目前,《合肥市农村文明创建行动纲领(2017—2020年)》已经印发,合肥市将通过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移风易俗行动、道德实践养成行动、文化惠民行动等,确保到“十三五”时期,全市60%以上村镇达到县级以上文明村镇标准,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本报记者 束芳· 

新闻推荐

中央环保督察组向合肥市转办的第二十二批信访件已办结36件

(2017年5月27日)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满城风景入画来 文明律动沁人心)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