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马丰成本报记者 许蓓蓓
巢湖市夏阁镇元通村,四面环山,距离镇上将近20公里,村卫生室就坐落在半山腰上。 7月25日下午,在卫生室里,今年58岁的老村医孙芳华正在给病人看病。虽然天气炎热,山路难行,但前来问诊、就诊的村民们依然络绎不绝。孙芳华因患小儿麻痹症,自幼双腿残疾。作为元通村唯一一名乡村医生,在过去40年的行医路上,他硬是靠着双拐,一步一挪地走遍了村里的每家每户。
记者在孙芳华的诊疗室里看到,桌子上整齐摆放着一个个档案袋,档案袋里装着每位村民的健康档案。 “元通村共有48个村民组,2600多人,其中老人就占40%以上。 ”“元通村65岁以上老人有317人,高血压患者有156人,糖尿病患者52人。”村民们的健康状况都装在了孙芳华的脑子里。
老孙说,197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去大队卫生室帮助一名老村医打针。因为表现不错,大队又推荐他去乡卫生院参加乡村医生培训学习,他的村医之路由此开启。因为是村医,没有编制,不享受国家的工资和其他福利待遇,1995年以前,他的月工资只有100元左右。由于工作环境差,入不敷出,当地有不少乡村医生改行了。
孙芳华也遇到相同的问题,乡亲们来看病,没有钱付药费,只能记账赊账。一天,家里有个亲戚叫孙芳华去他公司上班,以此改变他家里的经济和生活状况。一直贴钱为乡亲们治疗的孙芳华也有了关掉卫生室的想法。
“孙医生,你不干了,我们怎么办? ”闻讯赶来的乡亲们来到他的家中,流着泪执意挽留他。看着乡亲们期盼的眼神和朴实的话语,孙芳华最终选择留了下来。
“孙医生救了好多人的命,我们都很感谢他。 ”村民徐新民说,村里有了孙医生,大家的身体健康就好比有了 “守护神”,对于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们来说,更是如此。他告诉记者,去年7月份的一天,室外气温高达40℃。 80岁的王业喜老人,突发病毒性痢疾,随时有生命危险。正在吃饭的孙芳华接到电话后,立刻放下饭碗,赶往老人家中。通过应急处理和后期治疗,老人很快恢复健康。
“叮铃铃……”下午3点多,孙芳华刚送走一位患者,桌上的手机又响了,这是邻村一位老人打来的求诊电话。挂断电话,孙芳华赶紧架上双拐,背起药箱,步履蹒跚地走上通往这位村民家的路。
新闻推荐
巢湖森林防火有了“千里眼”,近日巢湖市林业局对该市森林防火远程监控系统进行了检测与调试。该系统共6个林火影像监控点设在西山公墓、望城林场、项家山场等森林火灾易发重点林区,每个摄像头可对3...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