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表决通过了 《安徽省凌家滩遗址保护条例》,这是安徽省文物保护地方性立法工作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该条例将于5月1日起施行。
凌家滩遗址位于含山县行政区域内,面积约160万平方米,自1985年第一次考古发掘以来,历经七次发掘,发现墓葬、祭坛、环壕等重要遗迹,出土大量玉器、石器和陶器等文物,创造了我国考古史上的多项记录。其出土大批精美玉器及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强烈个性,还被学术界定名为“凌家滩文化”,成为与辽宁红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并列的中国三大古玉文化中心。
该遗址被评为199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入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十一五”和“十二五”大遗址保护规划。 2013年获国家文物局批准建设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该《条例》的出台适应了凌家滩遗址保护的急切需要,弥补了安徽省大遗址保护立法的空白,使今后凌家滩遗址的保护工作更加科学化、法治化,对全省大遗址保护利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安政)
新闻推荐
我省强化相关行业安全生产监督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