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前,一场波及江淮及以北地区的连阴雨不期而至,使得本已紧绷的秸秆禁烧防线“受袭”:为赶夏种,六安、蚌埠、滁州等多地农民在雨前点燃留存田间的秸秆,导致全省多城“深陷霾伏”。重金投入、全员出动、奖罚俱厉……今年的秸秆禁烧堪称“史上最严”,但面临“夏种种不了”、“秸秆难处理”等“并发症”,禁令仍难挡“一把火”。如何总结经验、“对症下药”?且听基层干群心声。
综合利用实效要提升
综合利用是秸秆禁烧的治本之策,目前秸秆综合利用方式虽多样,却因现实难题部分受阻:秸秆粉碎还田是当前“主导”的综合利用举措,但在诸多地区,秸秆粉碎抛洒还田后,覆盖地面过厚,下茬作物难播且影响出芽率;此外,有农技专家还表示,被粉碎还田的秸秆在前期发酵过程中需要吸收田间的微生物和氮,导致接茬作物的前期苗情较差,因此,一些农民在秸秆粉碎还田后仍颇有抱怨,有的甚至将粉碎后的秸秆再度焚烧。
秸秆粉碎还田,夏种难种;而秸秆离田,其运输、堆放及处理亦面临难题。“全村28个村民组都划定了集中堆放点,每组堆起来的草垛子都有小山头那么大,可日后咋处理,大伙都不知道。 ”阜阳市颍泉区伍明镇彭庄村村民齐国远如是表示。据了解,多地没有粉碎还田的秸秆只能露天堆放,有的甚至被抛洒到沟渠或树林里,带来新的火灾隐患和环境污染。
对此,有基层干群呼吁,政府部门应攻克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和市场难题,让还田秸秆助力丰收;而对离田秸秆,则应搭建销售平台,向农民“兜底收购”;此外,在秸秆综合利用整体效益偏低的当下,应加大对利用企业的补贴和扶持力度。
农机农艺“短腿”需补足
“三夏”禁烧,农机具的科学调度、作业水平拖不得“后腿”。在禁烧一线“值守”多年的蚌埠市淮上区沫河口镇五营村村干孙学辉认为,屡禁不止的主因是农机作业时留茬过深,不能及时灭茬处理;散落在田间的大量秸秆不能及时打捆、清理。他表示,打赢“禁烧”保卫战,要从源头着手解决好。
打捆离田再利用是秸秆禁烧的“终端”,而限茬则是“头道关卡”。在阜南县田集镇,这“第一关”就未把牢。当地一位农民透露,今年秸秆禁烧之初,政府要求收割机须全部加装秸秆粉碎装置进行限茬,此举让很多外来农机手“携机离开”,本地收割机又寥寥无几,后期为抢收干脆置限茬标准不顾,留茬30公分以上,且机收价格亩涨20元,后期小麦倒伏后更一度涨到了 100元—120元/亩。 “农民也知道烧秸秆不好,但麦茬深,夏种急,无人帮解;机收价格猛涨,加上降雨临近,很多人还是一烧了之。 ”对此,这位村民纳闷:“政府秸秆禁烧抓得更严,就该有充分的预见能力,提前做好农机配备和调度工作。 ”
土地流转规模待扩大
采访中,很多基层干群表示,找到解决秸秆禁烧的长久之计,除了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外,还得加快土地流转。
在定远县藕圩镇大徐村农民钟世尤看来,将农民手中的田地流转给大户是秸秆禁烧的好办法:“相比较小家独户,种植大户更有经济实力和管理能力,大型农机具配套齐全,秸秆处理来得更容易。 ”而在含山县流转种植近3万亩耕地的安徽大平粮油工贸董事长魏国平此前也曾公开表示,秸秆焚烧的问题在该企业流转的土地上不复存在,“企业自有的大型农机具全部将秸秆打包离田或粉碎还田。 ”
对此,萧县王寨镇党委书记许成伟亦有同感:“现在要管理千家万户,工作量大且不易管理;而流转到大户以后,不仅监管容易,利用起来也相对容易得多。”今后,加快土地流转将作为该镇秸秆禁烧的 “重点招数”之一:“力争全镇5000人以下的村至少流转1000亩,5000—8000人口流转1500亩,8000人以上人口流转2000亩,对土地流转将加大奖补力度。 ”
秸秆禁烧应“功在平时”
“逢到麦收时,扬汤且止沸;一过禁烧期,再不把话提。 ”阜阳市田集镇任庙村村民任昌发道出了多地基层干群对秸秆禁烧工作的感受。“干部有怨言、群众不欢迎。 ”皖北一位乡镇书记表示:每到秸秆禁烧季,镇里只留一个人值守禁烧举报电话,剩余所有镇村工作人全员“硬守死看”,其他工作全都停摆。亳州市谯城区观堂镇政府一位工作人员也透露,“除镇村全体干部蹲守一线外,全镇100多名保洁员也成为禁烧员,而禁烧期过后,这事就少有人过问了。 ”
除了人力、物力投入外,禁烧的支出也“季节明显”。以观堂镇为例,全镇对每亩旋耕后的麦田补助机手50元,对秸秆短茬直播玉米后亩补30元,如按照当地玉米常规种植面积1万多亩计算,补助总额相当大。同在皖北的某乡镇领导也坦言,镇里对购买打捆机的机手每台补助2万元,光补助就要花20多万元,“对财力薄弱的乡镇来说,这好比国家修三峡工程。 ”而很多参与禁烧的基层干部表示,即便如此“兴师动众”、“一掷千金”,秸秆禁烧依旧“前途未卜”。
“锅里水开往上沸还把锅盖按紧,这种办法很难奏效。”在任昌发和多位基层干群看来,“秸秆禁烧功课应做在平时,想好法子找好秸秆出路,提前做好农机农艺推广,保障农民既经济又省事地处理秸秆,才是一劳永逸的禁烧之举。 ”
本报记者钱程
新闻推荐
含山县发改委原主任获刑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