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芬 薛娟
中国的玉文化源远流长,说玉文化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文化之一,一点都不为过。从古至今,玉在国人的眼中一直是美好、高尚的化身。古人爱玉、崇玉、佩玉,死后还要用玉来陪葬,即所谓 “葬玉”。从考古资料来看,在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就出土了玉珠、玉玦等玉器。到了汉朝,由于国力强盛,玉器制作工艺达到了非常成熟的地步,从传世或出土的文物来看,镂空、浮雕等技法频繁出现在汉代的玉雕中,表现出雄浑博大、豪放自然的艺术风格。现藏于巢湖市博物馆的朱雀踏虎衔环玉卮,就是汉代的玉雕珍品。
这件朱雀踏虎衔环玉卮,卮体玉呈青白色,局部有黄褐色沁痕,玉质温润有光泽。卮为圆筒形,直口,平底,三兽首形足,通高13.1厘米,口径7.9厘米,底径7.4厘米,厚0.3厘米,足高1.2厘米。其上纹饰变化错落有致,高、浅浮雕交替使用,层次分明。观者首先见到的是用高浮雕刻出的几种动物:朱雀、螭虎、立熊。在高浮雕之外,卮体自上而下用浅浮雕、平雕等手法刻出五层界线分明的纹饰。第一层为兽面纹,第二、四层纹饰相同,均为
浅浮雕勾连云纹,第三层为
浅浮雕龙纹,第五层为龙凤
纹。此卮底部有三足,上面
均浮雕出兽面纹,兽大鼻突
出,两耳下卷。卮,是古代的
一种酒器。从考古发掘出土
和传世的汉代卮来看,主要
有玉卮、漆卮等,其中,以用
玉石雕琢而成的玉卮最为
珍贵。在鸿门宴上,“沛公奉
卮酒为寿”,用的器具就是
卮。卮由盖和卮体组成,而
这件朱雀踏虎衔环玉卮,无
盖,是原本就无盖,还是有
盖已被毁坏,不得而知。
从卮体上的朱雀踏虎
造型来看,此件玉卮极具战国遗风。战国时,楚国人尊朱雀抑虎,源于早期楚、巴两国相邻,巴人崇虎,巴楚两国多次发生战争,最终巴国为楚国所灭,因此朱雀踏虎造型的出现,表明了在楚、巴两种思想和文化的冲突和交锋中,楚文化占据了优势地位,这为研究汉代的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此卮1997年出土于巢湖市北山头1号墓中,由于没有发现可以证实墓主身份墓志铭之类的器物,此墓主人是谁,一直未解。但结合同期的其他考古资料,有专家初步断定墓主应为史书上记载甚少的“古巢国”的皇族。
此玉卮个头虽不大,但其中大有“乾坤”。它是目前我国所发现同类器物中,雕工最精美、工艺最精湛、尺寸最大的一件。它集中使用了高浮雕、浅浮雕、透雕、镂雕、平雕、阴线刻等近十种复杂的雕刻技法,更绝的是朱雀嘴部活环的装饰,为整件器物增加了生机与动感。经过论证,其高宽的比例符合黄金距,使人在视觉上感到优美、愉悦。所以说,无论是纹饰的设计组合,工艺的精雕细刻,还是构图的生动传神或艺术夸张,此件玉卮都将汉代雕技推到了极致,堪称古代玉雕一绝,是当之无愧的国之瑰宝。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夏胜为)3月6日,环保部公布最新一期“12369”环保热线受理群众举报情况;其中涉及安徽省有13家单位,问题集中于空气污染。被通报的涉皖单位是枞阳县诚易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怀宁县科林...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