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省监狱局提出了以技能培训、改造质量评估、出监教育“三轮驱动”,对服刑人员“授之以渔”、“治之于本”、“识之于道”的教育改造新思路,有效促进了教育改造由“教育型”向“质量型”的无缝对接,为落实监管工作“首要标准”,降低重新犯罪率,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奠定了基础。
技能培训 授之以渔
多年来,安徽省监狱始终坚持以正规化教学为根本,不断强化对服刑人员的实用技能教育,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把失足人员变成社会需要的技术人才。“只要技术好,我们的就业根本不是问题,现在的形势不是单位挑我们,而是我们挑单位。”今年4月份,在合肥监狱举行的“为了美好明天”主题开放日活动中,曾经在该监狱服过刑、现为阜阳市某道路施工材料厂负责人的张新生(化名)激动地说。据了解,合肥监狱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就以服刑人员今后就业需要为首选,开设了具有市场广阔需求的车工、电焊工、磨工、家电维修、烹饪等10余个专业近20个培训班。
合肥监狱的做法在全省仅仅是一个缩影。巢湖监狱在坚持与巢湖市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合作的基础上,努力引入巢湖职院培训中心、巢湖市人社局鉴定科等社会专业机构,将各培训中心的品牌专业引入监狱。女子监狱与宿州市职业技术学院合作设立教学点,开设园艺园林技术、计算机应用、家政服务、美容美发等一系列适合女性特点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有效解决了监狱在技术教育上的瓶颈问题。
目前,全省监狱共开设各类技术培训达200多期次,17000多名服刑人员受到培训,培训获证率在95%以上,大多数这样的服刑人员在刑释后走上社会都找到了工作。
改造评估 治之于本
“如果没有刘警官,我可能从此会自暴自弃的。 ”说这话的是正在未管所服刑的李某。李某曾是一名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却因为敲诈勒索、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获刑4年。入狱之初,她非常自卑、敏感,几乎没有一丝信心。经过入监评估,初步甄别出李某具有一般的心理问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丽军通过4次沙盘游戏,有的放矢地对李某实施心理矫治,成功地让她重新树立了自信,开始积极改造。
2010年,九成分局按照相应等级划分,对2200多名新收犯进行入监评估,确定个体犯罪的恶性程度、危险程度和改造难度,并给出有无脱逃、自伤自残、暴力袭击他人等倾向的甄别结论。管教民警再根据给出的相应甄别结论,实施了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使这批新收犯改造情绪稳定,改造状况良好,目前的违纪率不到千分之一。
据了解,目前全省监狱系统拥有国家心理咨询师1000多人,其中二级心理咨询师达94人。从今年起安徽省监狱系统将全面推行罪犯个体改造质量评估体系,确保服刑人员从入监到出监全流程、信息化的教育改造质量评估全覆盖,保证罪犯入监、出监评估率达到100%。
出监教育 识之于道
出监教育是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终点,也是罪犯在监狱改造中的一个“出口”。做好出监教育让服刑人员在刑释后“识之于道”,不仅有利于巩固教育改造成果,更对降低重新犯罪率有着积极作用。
近年来,安徽省监狱在正规化教学、个别化矫治、专业化评估等“六化”教育改造特色的基础上,积极研究探索出监教育新模式,并形成了以“形势政策、心理调试、出监评估、就业指导、技能培训”为主要特色的教育格局。目前全省包括蜀山监狱、安庆监狱、巢湖监狱、马鞍山监狱等大多数监狱都组建了专门的出监监区,积极开展以形势政策、法律常识、就业指导、心理调适为主要内容的适应性教育。
由于把握和贴近了服刑人员刑满回归社会的需求,参加出监教育的服刑人员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极为高涨。据悉,安庆监狱仅2010年5月份以来,就举办出监教育培训班3期,139名服刑人员参加了出监教育,91人参加了劳动部门举办的创业培训,获证率达100%。
技能培训、改造质量评估、出监教育“三轮驱动”,为安徽省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为安徽省监狱良性循环常态化发展、维护平安稳定提供了保证。截至今年3月底,全系统顺利实现六年零两个月无罪犯脱逃。
·尤仁祥·
新闻推荐
巢湖讯 对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40家企业,环保部门依法下达了环境监察函,其中市级挂牌督办5家,实施限期整改29家,责令11家企业停产整改,对8家企业依法处罚,对4家企业实施约谈——今年巢湖市环保专项行动已...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