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巢湖新闻 > 正文

百姓心中一杆“秤”——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无为县刘渡司法所所长管文生

来源:安徽法制报 2011-05-13 00:37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无为县刘渡司法所所长管文生

见到共产党员、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管文生的时候,感觉他很疲惫,言语不多,汗津津的脸庞下,是一副略显瘦削的身躯。当记者跟随他回访调解当事人时,每到一处,群众都放下手中的活计,亲切地称这位穿着制服的司法所长为“管所”或“老管”。那种随和不拘的氛围,让人看到了久违的“鱼水之情”。

怪不得在刘渡,群众把他比作心中的一杆“秤”,有问题,找老管,成了干部群众公认的“裁判方式”;怪不得他亲自调解和参与指导的1300多起案件,成功率达到99%;怪不得镇党委书记告诉记者:刘渡镇每一份集体荣誉里都有老管的一份功劳!

架起党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老管并不是刘渡人,听他的口音就知道是个地地道道的皖北人。

2005年初的一个早晨,一名身材中等、皮肤黝黑的汉子走进长江岸边的无为县刘渡镇镇政府的大门。他就是管文生,因爱人在刘渡,从皖北蒙城的辛集乡调入刘渡镇。

来到刘渡之后,原先在家乡做组织工作的管文生,先在计生办工作一年,2006年初调到了镇司法所主持工作,同时还兼任一个行政村的党支部书记。按照管文生自己的说法:刚来到司法所工作,感觉到处都在“冒泡泡”。

刘渡镇人口43000人,辖9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境内有曾被誉为“共和国之最”的刘渡木材市场,还有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凤凰颈排灌站,人口流量大,构成复杂。进入九十年代,随着经济建设和农村改革的深入,各种矛盾不断凸显,群体性上访事件连年居高不下。从1992年到2003年的10多年间,先后有数名党政主要负责人因信访问题非正常离任。信访形势最严峻的时候,全镇20个村就有12个村发生集体上访,镇村干部疲于应付,焦头烂额。刘渡由此成为全县乃至全市有名的上访大户。

老管上任伊始,首遇的就是件信访“老大难”问题。 2006年1月,刘渡镇荣胜村的6个自然村的村民因征地问题,准备集体到省城上访。管文生得到了镇主要领导明确指示:坚决化解这起集体上访事件。

这是一个绵延了20年的历史遗留问题。1986年,省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凤凰颈排灌站征用了这6个自然村的绝大部分土地,虽然当时的征地补偿款等早已到位,且有400多名村民办理了农转非手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部分年老体弱的村民因无田可种,渐渐沦为生活贫困一族,加上近几年党的惠农政策对农民的反哺,使得他们心里更加的不平衡。

面对这一棘手的问题,老管没有简单采取“压”的办法,而是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搞调查研究,带领工作组冒雨走村入户,挨家挨户走访倾听,召开老党员、村民组长、群众代表座谈会。在老管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了180余户群众的走访情况。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老管提出了2条建议:一是土地征用问题按当时的情况已补偿到位,至于下一步能否追加补偿,可作为一条议案在即将召开的县人大会议上提出,一旦政策允许,镇村将不折不扣地执行;二是对部分特困村民的生活问题,已经转为非农业户口的从每年的低保中予以调剂照顾,仍是农业户的从社会救济中予以适当补助。

没有居高临下的“官话”,也没有无原则的迁就,解决办法合情、合理、合法。 6个自然村的村民被这个有着浓重北方口音的外乡人的坦诚和耐心所折服,当即表示:只要政府能兑现承诺,保证绝不再上访。

20年征地纠纷一朝化解,拆掉了上与下、官与民之间的隔心墙,架起了党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管文生的名字迅速在刘渡传遍开来,一时间,“有问题,找老管”,成为纠纷双方最能达成共识的“裁判方式”。有人开玩笑说,你们司法所现在真是门庭若市啊。老管心里明白,门庭若市不是他管文生有多大本事,说明司法所在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心目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了。

老管清楚地记得,2006年的365天,他没休过一天假,那一年特别地累。

就在老管主持司法所工作的第二个年头,刘渡破天荒地获得了巢湖市信访先进集体的称号,压在刘渡头上多年的“信访大户”帽子终于被摘去。刘渡以司法所为依托抓好信访工作的做法还被市委、市政府总结为“刘渡经验”在全市推广。 2008年中央信访督导组组长孙怀山一行5人对“刘渡经验”进行了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

精心缝补纠纷这件“衣裳”

老管特别欣赏这样的一个调解典故,那就是桐城六尺巷的故事,宰相张英一封“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书,在他看来可谓古代调解的经典之笔。

老管在调解中也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管用的办法。2008年4月,老管处理了一件他认为最难的一件调解。事情要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的电站职工沈某因家庭人口多住房紧张,经领导同意在电站征用的土地上盖起了住房,后又在楼房的北山墙村民孔某的宅基地上建了两间小屋,并许诺一旦孔某建房,他就会拆除这两间小屋。

2004年孔某准备建房,找沈某按承诺拆除两间小屋,但沈某不愿意了。后经村两委集体研究决定:由孔某出面拆除沈某的两间小屋并补偿沈某经济损失800元整。房屋被拆后,沈某一纸诉状将孔某告上了法庭,法庭居然判决孔某把沈某的两间小屋恢复原状。原来,沈某在申办宅基地使用证时把这两间小屋也纳入了自己的宅基地范围。

这下孔某所在的村民组不答应了。他们认为,电站征用的土地原来就属于他们村民组的,而沈某两间小屋所处的位置在电站征用土地的范围之外,仍是他们村民组的土地。村民组把这块地划给孔某做宅基地合理合法。于是他们多次联名上书要政府还他们一个公道。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有好心的同志劝老管:“这件事经过数任领导都没有处理好,你最好不要趟这浑水。 ”老管只是笑了笑,没有退缩。他的一贯做法还是先了解情况,做好调查研究。但当老管召集双方当事人准备调解时,没想到双方态度都很强硬,互不让步。

调解陷入僵局,老管开始从问题的根源,即沈某宅基地的确权存在差错入手。但是,要撤销一个已经审批颁发的证书有多难啊。他记得到一位原任领导那里取证时,天气热得不行,但对方连水都没有让喝。经过老管与县法制办多次沟通,县政府认定沈某两间小屋所占土地属村民组所有,撤销了沈某的建设用地许可证。沈某不服向巢湖市政府提出了行政复议,老管3次配合市法制办的同志到现场进行勘察。

最后,经过老管的耐心说服,沈某同意撤回行政复议接受调解。于是在老管主持下,孔某一次性付给沈某两间小屋的拆除补偿款5000元,沈某对两间小屋不再主张权利,此案圆满地划上了句号。

这件事情的成功处理,展现了老管处理事情最根本的原则,那就是对公正的追求,这种追求让群众信任他,让当事双方胜负皆服。

曾有人请教老管做调解工作的秘诀,他非常朴实地说:“调解之道,贵在用心。 ”要有热爱本职工作的热心,要有苦口婆心不厌其烦的耐心和诚心,在情绪激动的当事人面前,你首要的任务就是做一回忠实的听众,让当事人尽情发泄他们积压在心中的牢骚、委屈、怨气。待他们哭够了、说累了,你递上的一杯热水、一把毛巾,一句理解安慰的话,都能帮助你取得他们的信任,拉近你和他们之间的距离,为你后面的调解埋下伏笔,打下基础。

老管的用心,是一颗热爱群众、热爱调解事业的金子般的心。县司法局局长董学华记得这样一件事情:2008年9月12日,他去刘渡找老管,听说老管正在沿河村回访一户人家,他马上跟了过去。一进沈家破旧的瓦房中,董局长顿时被眼前的一幕震撼了:一对80多岁老人同时跪倒在老管面前,眼里噙满着泪水,连声说着“谢谢、谢谢”!

后问老管才得知:老人的儿子沈某正值壮年,是家里的顶梁柱,2008年9月4日下午,沈某在一艘船上作业时,不幸发生意外死亡,闻讯赶来的死者亲属就丧葬与赔偿问题与船方展开交涉,但船方同意赔偿的最大幅度不能超过10万元。当时场面非常混乱,沈某的亲属上百人情绪激动,要把死者的尸体抬到船主家去。老管顶着烈日,骑着脚踏车来回奔波在船方和死者亲属之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几个昼夜的磋商,双方终于签下了调解协议书,船方一次性赔偿沈某家属死亡赔偿金、精神抚慰金、丧葬费、抚恤金等,共计203000元。

有人问老管,你的工作一没位子,二没票子,三没车子,每天还这样辛苦地为群众奔忙,磨破了嘴皮,跑破了脚皮,到底图的是啥呢?老管这样回答:“我不图啥,人活着就要做点事,最起码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否则,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和信任你的父老乡亲! ”

浪子回头路上的“航标”

在老管的日常工作中,除了矛盾纠纷化解外,还有一个让他牵肠挂肚的事情,那就是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问题。老管觉得,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拉一把,他们也许就能走出生命的低谷,推一把,他们就可能重新步入迷途。

在刘渡,周某是个挺出名的人物。1999年周某因敲诈罪被判入狱,刑满释放后他认为自己是坐过牢的人,别人肯定看不起自己,就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老管多次苦口婆心做他的思想工作,终于使他有了感悟,并表示要努力改变自己。在老管的协调和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他搞建筑、跑运输,几年下来,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周某创业成功后,没有忘记回报社会,乡亲们只要有困难找到他,他总是有求必应。庆丰村修路缺少资金80000余元,他当即垫付,并表示以后村里有钱就还,没钱算自己捐赠。周某的彻底转变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2008年他以高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回想起这几年自己走过的路,周某说,一辈子也忘不了老管的恩情。

刑释人员丁某生活困难,老管多方协调为他落实了低保,并在该镇木材市场为他找了一份装卸工作。刑释人员孙某右腿残疾,老管和帮教组的同志通过多方努力,帮他在镇木材市场开了一家小吃部,并为他出面协调了工商、税务等方方面面的关系。由于孙某头脑灵活,很会经营,生意做得非常兴旺。

老管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偏爱”,很多人不能理解,但老管深知自己肩上担负的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责。几年来,刘渡镇共接收安置帮教对象56名,社区矫正对象8名,在老管和帮教组的帮教和矫正下,无一例违法和重新犯罪。

等我退休了一定好好陪你

老管的家在离司法所仅3公里的地方,骑自行车10来分钟就到了。但老管却在司法所楼上铺了个床,经常吃住在所里。白天,一辆自行车陪着他走村串户,晚上,一盏台灯伴着他思索案情,每天好像有处理不完的事。对此,妻子汤明侠没少和他吵架,生气地说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工作狂”,家里有点啥事一点都指望不到他,越指望只能是越失望。

2009年9月,老管远在蒙城老家的母亲因心脏病住进了医院,他妹妹打来电话说,母亲想他回来一趟,饭不想吃,药也不愿服。可当时他正在处理界首农民工潘某的工亡赔偿案。一边是80高龄的老母患病需要侍奉,一边是群情激奋的闹丧者需要安抚。权衡再三,他还是选择了后者,并把当时的情况通过短信发给其妹妹,让她给母亲看,他母亲当即就让其妹妹回了电话:自古忠孝难两全,你的做法是对的。

去年的大年三十下午,家家户户都在欢欢喜喜地准备着年夜饭,但老管却接到凤凰颈社区的电话,说谢某夫妇俩打起来了。老管二话没说,火速赶到两口子家里,只见女主人拿着一把刀,男主人举着一个碗正相互对峙着。老管大喝一声:“你们都不要动!”迅速冲到他们中间,将两人分开。当了解到问题的根源是两人一直未能生育而相互埋怨后,老管劝解说:这不是急的事情,先安安心心过个年,有事过了年再说。大年初七一上班,老管就为夫妻俩联系抱养了一个孩子,两口子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把别人矛盾调解好了,自己家却出问题了。老管的妻子患有胆囊炎,经常疼得受不了,两次到合肥检查治疗,他竟一次也没陪着到合肥看病。2008年五一节,妻子想趁放假休息,让老管把陈旧的房子粉刷一下。他答应得好好的,可是到了那天,一个电话又把他喊走了,等他回来已经是夜里11点了。妻子非常生气地说:“你眼里只有工作,根本没有这个家,我看干脆不要这个家算了!”面对妻子的泪眼,他只能苦笑着安慰她:“这是我的责任啊,等我退休了一定好好陪你,现在算我欠你的。 ”

有人将法官比作天平,而刘渡镇的村民将老管比作“秤”,“秤”虽不先进,但公平。几年来,管文生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上默默耕耘,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2007-2009年,刘渡司法所连续三年被评为县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单位,2009年,管文生在全省“司法所进万村大服务”活动中被省司法厅授予个人“二等功”,2010年5月,管文生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光荣称号,巢湖市司法局决定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广大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管文生同志学习的活动。·本报记者钟政林通讯员李友龙·

新闻推荐

党员新家QQ群

含山讯“滴滴滴滴......滴滴滴滴”,“QQ群信息的小喇叭又响了,我来看看,群里面好热闹啊,原来最近他们在讨论怎样开展纪念建党90周年的活动呢,我也来说几句。 ”——含山县司法局党总支书记严善桃一边...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玩耍摔伤调解息怨2011-06-10 00:32
猜你喜欢:
红色彩绘迎七一2011-07-01 00:26
评论:(百姓心中一杆“秤”——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无为县刘渡司法所所长管文生)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