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巢湖新闻 > 正文

本报“三贴近”活动走进巢湖聚焦槐林现代“织女”承接转移立潮头

来源:安徽法制报 2010-06-30 01:3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 (记者钟政林)6月26日,美丽的巢湖南岸,波光旖旎,绿叶扶疏。本报新闻中心“三贴近”活动一行12人,在总编辑粟原慰的带领下,来到有着全国最大渔网产销基地之称的巢湖市居巢区槐林镇,深入企业一线和田间地头,亲身感悟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热潮中,槐林人如何主动迎接转移,打造亚洲最大渔网产销基地的雄心壮志。用“记录者”的视角去触摸“将洁白的渔网撒向世界,将滚滚的财富装进口袋”的现代“织女”的勤劳和汗水。

活动中,本报编辑记者认真听取了槐林镇负责同志对槐林渔网产业从星星之火到成长壮大,从“一叶扁舟”到漂洋过海、行销五洲的详细介绍;实地采访了当地最大渔网生产企业安徽金猴渔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入公安派出所、司法所详细了解平安槐林、和谐槐林建设情况;深入村组农家记录现代“织女”巧手织出致富路的新鲜故事。本报编辑记者还来到省司法厅选派干部杨鹏程所在槐林镇潘付村,体验挂职村官的酸甜苦辣,与村党总支交流“创先争优”活动进展情况,代表报社向潘付村赠送了《安徽法制报》近两年的合订本。之后,编辑记者们还来到地处偏僻、条件艰苦的安徽省青山监狱,与监狱民警进行了座谈交流。

承接转移的热流扑面而来,加快崛起的步伐铿锵有力。通过这次“三贴近”活动,记者们深切感受到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号角吹响后,巢湖市广大干部群众“见事早、行动快”,特别是槐林人欲借皖江示范区建设的东风,实现“超越自我,网落全球”的过人胆识,令人钦佩。本报编辑记者纷纷表示,这次“三贴近”活动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积累了素材,苦练了内功,磨砺了作风,锻炼了队伍,对今后更好地提高新闻采编的质量和水平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本报自今日起,在三版重点推出“迎接转移贴近生活聚焦槐林”连续报道,敬请关注)

新闻推荐

巢湖市居巢区青年志愿者在小区里清除墙壁上的牛皮

8月7日,巢湖市居巢区青年志愿者在小区里清除墙壁上的“牛皮癣”。当日,巢湖市居巢区共青团组织号召青年志愿者深入居民小区,开展“美在家庭、美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苏东山 摄...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本报“三贴近”活动走进巢湖聚焦槐林现代“织女”承接转移立潮头)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