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丰县各地做活土地等生产要素,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多点开花”,走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据统计,今年1~7月份,该县241个村经营性收入共计5203.3万元,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有39个,经营性收入10万~50万元的村有127个,均较去年同期有大幅增长。
长丰县义井镇红桥村69岁的村民刘志根怎么也没想到,田不用自己种了,收入却一点不少。“自从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后,一年收入有3万多元。”逢年过节,村里还会挨家挨户发米油、现金。据红桥村党支部书记孟凡余介绍,年底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拿出当年经营利润的70%“二次分红”给村民,剩下的30%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公共资金。
2016年以来,红桥村“两委”抓住全市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契机,整理土地416公顷,新增耕地300亩,实现了“小田改大田”。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村“两委”乘势推进“三变”改革,全村近6000亩土地量化成股份统一流转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民。2019年,红桥村还引入金丰公社,进行“耕种防收售”全托管。
“党建引领、土地到村、规模经营、利益共享”的“红桥模式”让红桥村集体经济实现从空壳村到如今突破300万元的跨越。“只有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道路,才能带领群众致富,促进乡村振兴。”孟凡余表示,在此过程中,村、企业、农户三方形成利益共同体,农户收入来源主要包含土地保底收入+务工收入+二次分红,直接带动村民每年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
“在推进乡村振兴征程中,我们将继续延伸‘红桥模式’,走经营村庄、产村融合发展道路,做大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力争5年内实现村集体收入突破1000万元,建成共富村。”孟凡余底气十足地表示。
“红桥模式”已在长丰境内多点开花。尤其是今年以来,长丰县进一步扩大“红桥模式”推广范围,引领更多乡村由粮油作物向经济作物延伸,由第三方托管、自主经营向村企合作、联建共赢发展。如庄墓镇李庄村自主经营莲藕200亩,预计收入50万元以上;杨庙镇大路村与安徽农垦联手打造“国有企业+村集体合作社+职业农民”的“大路模式”;朱巷镇羊荒村与企业开展“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等。
截至目前,长丰县推广“红桥模式”流传土地达11.36万亩,涉及的140个村(居)中有72个进行自主经营、64个开展合作经营、4个确定自主经营+合作经营,其中123个推广村建立了风险防范机制,占比88%。1~7月份,5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中有14个是“红桥模式”推广村。
长丰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是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条件下的发展、创新与推动,成效显著。下一步,该县将继续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多措并举让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遍地开花。·本报记者 朱震宇·
新闻推荐
传承农耕文化 传递体育精神 合肥市第四届农耕健身大赛即将开赛
本报讯9月22日至24日,安徽省农耕健身邀请赛暨合肥市第四届农耕健身大赛将在长丰县双墩镇海宝村举行,46支队伍、近500名...
长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长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