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长丰县草莓协会会长夏世祥,多年来在“红颜”草莓新品种推广,大棚草莓标准化栽培等10多项草莓“三新”技术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带领长丰人民用草莓发家致富。前不久,他获得了“安徽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扎根田间地头,致力草莓“三新”研发
上世纪80年代,长丰县有农民开始尝试引进草莓种植,这一小小的农作物,引起了当时正在长丰县农业技术部门工作的夏世祥的注意。在深入研究之后,夏世祥开始带着一些敢于“吃螃蟹”的农户摸索着种植草莓。那段时间,他几乎泡在草莓田里。仅一年时间,草莓种植的效益显现出来。
之后,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进来,长丰县的草莓产业也慢慢发展起来,形成了规模。之后,夏世祥四处奔走寻找适合长丰的草莓品种,并扎根田间地头,全身心投入到长丰草莓新技术、新品种“三新”的研发、引进和示范推广。
2008年,在夏世祥的努力下,长丰引进了新品种“红颜”更替了老品种,每亩草莓增加产值1万元以上,年增加农民收入20亿元以上。期间,夏世祥制定出《地理标志产品-草莓》技术规程,制定推广了“大棚栽培红颜草莓栽培技术流程模式”等;研发推广了“匍匐茎快速繁苗技术”等10项新型实用先进技术。
持续开展培训,将技术送到莓农家
除了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夏世祥还连续多年开展大棚草莓标准化生产技术提升培训。“发现问题在田头,研究问题在田头,推广技术在田头。了解莓农在农家,有效教学在农家,技术科普在农家。”夏世祥总是出现在田间地头。
多年来,他分别承担完成了国家阳光工程培训、国家民生工程培训、国家扶贫开发培训、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培训、扶贫“雨露计划”培训等培训项目,共23600多人次。按照当地草莓种植户的说法,只要是种草莓的,没有不认识夏世祥的。
正是有了夏世祥这些农技人员的努力,长丰县的草莓产业越做越大。草莓种植面积已经从1985年种植的几分地,发展到2018年的21万亩,亩产值从不足1000元提高到现在的2.5万元以上,“长丰草莓”还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晨报记者 刘畅司晨
新闻推荐
37个垃圾焚烧发电厂近期开建 省发改委:优先支持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发电项目
晨报讯10月31日,江淮晨报记者从安徽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安徽省正在组织编制《安徽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专项规划》,目...
长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