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发型、服饰,不仅是审美情趣的体现,也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在发黄的老照片中找寻历史变迁,总会激起人们记忆的涟漪。流行元素的特性与时代同步,展示了人们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的变迁,折射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变化。
黄军装曾是一代年轻人的时尚着装,黄书包曾是学生标配,而上海产的回力白球鞋曾是普通鞋子,现在却成了潮品。在合肥新站高新区市民李云龙看来,自己和家人几十年来的服饰着装的变化,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
年轻人到中年人大家都穿黄军装
“上小学时我有了人生第一件黄军装上衣,是过年缝的。”李云龙回忆说,他家当时在长丰县的农村,兄弟姐妹多,只有每年过年才能缝上一件新衣裳。而童年时,自己和家人、村里乡邻穿补丁衣服是再寻常不过的了。当时,村里、乡里谁要是能穿一件“的确良”的衣服,要不就是要办大事,要不就是社会地位、经济条件都不错,那是身份的标志。
1980年过年,村里的裁缝亲戚到家里来做新衣裳,点着煤油灯熬夜为李云龙赶制出一件黄军装,其间黄军装的前襟还被煤油灯烧了个洞。为补救还打了个补丁,尽管如此,这件新衣服他也穿了好几年,直到长高才扔掉。
“那时黄军装基本上是人们的标准着装,从年轻人到中年人都这么穿,比较单一。”他回忆说,黄军装,配上解放鞋,才是一整套搭配。而那个年代,白球鞋也是时髦品。“上初中时我穿的最多的是白球鞋。”李云龙说,回力牌是当年最常见的品牌,虽然不便宜,但也并不算奢侈。一双白球鞋,周末时洗洗刷刷,刷时涂上白粉笔灰,这样可以保持更久洁白。
从单一到多元化街上市民难“撞衫”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年轻人追求时髦的风气越来越浓,对服饰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元化。那时风华正茂的李云龙也是其中一员。那几年流行喇叭裤,年轻小伙子也流行做爆炸卷烫发型,扛大喇叭录音机招摇过市,跳迪斯科,他都是时尚的尝试者。“那时每次捯饬好从城里回到农村家里,都是焦点。”他笑着说。
李云龙还记得,他恋爱、结婚时,女性的踩蹬裤有几年特别流行。“踩蹬裤又叫健美裤,有些紧身,搭配一双白球鞋或皮鞋,戴上蛤蟆镜,真是相当时髦、显身材”。当年从学校的小女生,到工厂的女工,甚至是大妈,满大街的女性都穿一条这样的裤子。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更加注重品位,品牌服装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从那时我们买衣服,不仅仅注重款式、料子,也越来越注重品牌。”李云龙说。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的穿着越来越多元,流行风潮更是一阵风过后又刮起另一阵风。
“现在我的孩子的服饰观念,已跟我们完全不同了。”他说,孩子们身上的服装都是品牌,也不像他和爱人一件衣服穿几年,而是经常换新衣。“听说回力鞋现在又成了年轻人的潮品,我看街上,人们穿的衣服、鞋子,真的很难找到同样款式的,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撞衫’吧。”李云龙感慨地说。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新闻推荐
高铁沿线环境卫生整治完成九成 整治范围扩大 普通客运线路沿线纳入
○城管队员清理高铁沿线垃圾杂物为“擦亮”高铁窗口风景线,自6月起,合肥启动“高铁沿线卫生治理绿化提升”专项行...
长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长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