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长丰新闻 > 正文

母亲 是这个世界最温暖的名词

来源:合肥晚报 2018-05-17 10:36   https://www.yybnet.net/

母亲,是最温暖的名词;母爱,是最美丽的动词。母爱,在每一顿可口的饭菜中,在每一件带着阳光香味的衣服上,在每一盏等着你归来的深夜剪影上。常回家看看,常给母亲打个电话,常说个笑话让她开心;陪伴母亲,这一定,是你这辈子最值得做的事情之一。

镜头1 捐肾救子 母爱无疆

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词;她是世界上第一个看到你的人,是最希望你能幸福的人,是永远等你回家的人。任你肆意索取,却不求回报,这就是母爱。子女如小草,母爱如阳光。儿女能给母亲最好的礼物,就是对她再多一点关心,多一点温暖。母亲节到了,县妇联、县新闻传播中心联合开设“致敬伟大母亲”专栏,刊发系列报道,共同感恩伟大的母爱。

“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即是我下不了手术台,我也无怨无悔。”这是一位母亲的自述。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就是岗集镇牛寨村小葛圩组的王茂贵,她捐肾救子的大爱之举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王茂贵的二儿子刘应奎2005年患上肾病,从此就开始保守治疗,打针吃药,血液透析。十年多来,儿子遭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母亲也是备受煎熬,每天即使干农活再累,也要给孩子按摩,缓解痛苦。“在这期间,我多次要给儿子捐肾,可是他死活不同意。”直到2014年下半年,儿子刘应奎全身浮肿,高烧不退,肾衰竭到了临界点。此时,王茂贵顾不得儿子反对了,痛下决定:捐肾救子。她悄悄地去医院做了验血配型,通过一系列检查成功配型,医生说亲属之间捐肾成功率更高,更坚定了王茂贵的信心。

母子同心,儿子刘应奎得知母亲的举动之时,死活不同意。“自己已经拖累了全家,不能再害妈妈了。”说起当时的心情,刘应奎依旧心里难受无比。他说,母亲是全家的主心骨,爸爸前几年食道癌动过手术,还患有风湿性关节炎,重活干不了,家里经济不宽裕,所以不能因为他一个人而影响了全家。最终母亲王茂贵放下狠话:你要不同意捐肾,我们就“同归于尽”,你前脚“走”了,妈妈后脚就跟着。

在母亲的坚持下,2014年10月,母子俩成功换肾。“医学真是神奇,换肾三四个小时后,儿子就能排尿了。”捐肾成功的母亲更坚定了当初的选择。

王茂贵捐肾救子的大爱之举,在当地互为传承。她先后获得长丰好人、最美家庭等称号。她的大爱感动着全村人,大家为她的精神和勇气所敬佩。

岗集镇妇联、民政部门都来看望了王茂贵全家,并为刘应奎办理了农村低保和大病救助。“要是没有政府和社会帮助,我早就不在了。”十多年来的病痛,让刘应奎懂得了更多的感恩之心。

5月7日,记者来到王茂贵住的地方,她说,现在牛寨村拆迁,暂时寄住在大儿子家。为了给孩子们分减轻负担,她和老伴起早贪黑笼龙虾卖贴补家用。刘应奎现在在外开车,早出晚归。但每天还要吃药维持,每月还需数千元药费。“但是我不后悔给儿子捐肾。”说到重获新生的儿子刘应奎有说有笑,王茂贵满心欣慰。

镜头2 一个普通母亲的故事

初见到陈君,从她言谈举止中流露的那种积极向上情绪,使记者无法把她和苦难境遇联系起来。今年38岁的陈君,是个有故事的母亲。小女儿出生3个月被诊断出因脑部积水导致大脑发育迟缓兼有自闭症倾向。从此,这个坚强的母亲全身心投入陪护女儿求医和康复之路。

早期治疗每月上万的费用,总计花去四五十万,掏空了这个家庭的底子,还欠下外债。孩子父亲白天在大市场拉货扛大包,晚上在饭店打第二份工,拼命挣钱给孩子看病。做完一天工常常已是凌晨一两点钟,四十刚出头的父亲头上已生了不少白发。寒来暑往,不知不觉已过了六个年头,陈君带着小女儿在合肥知也教育咨询公司(原彩虹桥)坚持上康复课,每月1300元的学费,晚上栖身于租金300元的小房间。久病成医,文化不高的陈君谈起语言、感统、认知等康复课程体系滔滔不绝,俨然成了个小专家。

“孩子查出问题后,很多亲友劝我把孩子送到孤儿院,我从来没考虑过。”陈君坚定地说。刚开始思想也过不去这个坎,想不通为什么就摊在自己身上。可是生活要继续,选择了道路就得往前走,为了孩子成倍的付出渐渐也就淡忘了个人的痛苦。“女儿是28个月才学会走路,比正常小孩要迟不少。她开口说话和叫妈妈的日子我记得清清楚楚。”孩子的每一点滴进步都让她坚信付出是有意义的。现在和彩虹桥很多家长为了同样的目标走到一起,大家就像一个大家庭团结友爱、互相鼓劲。

谈到社会关爱帮助,乐观的陈君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2013年女儿诊断出问题后村里就把我家列为低保户,之后又成为第一批扶贫户,现在下塘通了公交来回合肥也比以前省钱。”即便因为病种原因很多新药不能报销,陈君仍坦然处之毫无抱怨,说话时常面带好看的微笑让记者感受到她的乐观和内心不绝的希望。

现在最操心的是马上要面临的上学问题,虽然义务教育允许自己陪孩子上课,可因为户口在长丰下塘,回老家上小学就意味着不能继续在合肥市内的彩虹桥康复中心治疗。而想在合肥某学区就学必须有学区房,想到这个难题,晚上会失眠睡不着觉。陈君只是期盼将来新的政策,让自己孩子能在合肥上学兼顾康复治疗,哪怕是农民工子女学校也可以。也希望新闻媒体能替他们发声呼吁政府出台针对特殊群体解决特别困难的新政策。

陈君深情地注视着小女儿亲切地搂在怀里,谈到将来,她坦言:“孩子一生路还很长,自己也不可能陪伴她一辈子,希望社会更多关爱理解,不要歧视特殊群体。”她坚信社会在不断进步,困难会得到解决。

说起家庭,陈君感谢丈夫对她的选择的理解和支持。感觉最亏欠大女儿,无法给她足够的照顾和母爱。大女儿田田也很懂事,小小年纪就会自己做饭洗衣。孩子成绩很好,因为特殊家境,放弃了考上的长丰一中,目前在下塘农中就读高一。作为贫困家庭学生,目前已能享受每年3000元的教育补助。“希望她长大能一帆风顺,少些艰难困苦。”

“可怜天下父母心!”

杜刚 彭超 黄琼

新闻推荐

变废为宝提升群众环保意识

本报讯能买东西的超市,随处可见。可是你见过能用塑料袋、废纸、废金属等生活垃圾兑换日用品的超市吗?日前,长丰县吴山镇18个...

长丰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长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母亲 是这个世界最温暖的名词)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