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县大学生秦书宝回乡创业,从黄土地里找“金疙瘩”,探索发展特色农业,“走”电商平台,从网上“淘金”,让乡村土特产变身“香饽饽”,俏销又增效。春节将至,他的土特产订单愈发火爆,连日来忙得不可开交。
“前些日子的雨雪天气,导致很多订单都耽误了。”在义井乡杜岗村,秦书宝正在包装各种礼品盒,他告诉记者,“这些都是近两天客户从网上订的,春节前必须要送达。”1986年出生的秦书宝是土生土长的长丰本地人,在合肥工业大学就读期间,精明能干的他通过勤工俭学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2016年毕业后,带着对家乡的情结,秦书宝决定回乡创业,并于当年流转200多亩土地从事特色农业种植,包括瓜蒌、甘蔗、佛心莲、有机水稻和特色山芋等作物。
创业总要经历风险。2017年4月,秦书宝从国外引进特色山芋,开始插苗上垄。“一开始长势还不错,以为丰收在望;可到了秋收,损失惨重。”秦书宝回忆说,“当时挖开地垄发现,根茎上大多未结山芋,有的很小。那季山芋秧苗、人工、肥料共损失了6万多元。”特色山芋种植的失败未击倒他的意志。“好在瓜蒌籽、甘蔗、佛心莲和有机水稻收成还不错。”
转机源于2017年的甘蔗销售。当年秋天,秦书宝种植的红皮甘蔗丰收,但由于上市集中,加之价格一般,销售也不理想。看着遍地的红皮甘蔗,秦书宝想着红皮甘蔗糖分高,可以先贮藏,在冬闲时再深加工。“10~12根鲜甘蔗,可以熬制一斤糖,成本在20~24元。”秦书宝算了一笔账,蔗糖网上销售价格每斤60元左右,效益可以翻两倍多。在淘宝网上,他通过土方熬制的蔗糖,深受网友喜爱。目前,每天销售收入有三四千元。
如今,从有机稻米、干莲籽、土制蔗糖,再到荷叶茶、奶油瓜蒌籽等,秦书宝种植加工的特色农产品在网上卖得十分红火,效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荷叶茶是这一年多我的得意之作。”秦书宝曾多次前往亳州中药市场考察,在专家指点下,通过专业茶厂制作荷叶茶,并在网上销售,让莲叶“变废为宝”。今年,秦书宝准备把莲籽基地扩大到60多亩。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相信未来农村发展天地更广阔。秦书宝目前已注册安徽宝川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下一步还将引进百香果等多个新品种,扩大基地规模,带领农户一起种植,形成规模效应,吸引游客前往采摘观光,带动周边乡邻共同增收致富。 ·杜刚 本报记者 王蔚蔚·
新闻推荐
1月合肥烟花爆竹警情同比下降近7成 合肥市城区烟花禁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合肥市城区烟花禁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长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