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讯去年以来,宜州区坚持走质量兴农之路,突出农业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生态化,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优质富农战略。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示范推广超级稻种植面积18.5万亩,粮食流通和调控能力明显增强,入围广西2018年“产粮大县”中央财政奖励名单。巩固壮大桑蚕、甘蔗两大支柱产业,桑园种植面积、鲜茧产量连续13年保持全国县域第一,桑园总面积达36.19万亩,鲜茧产量5.99万吨,产量、产值再创历史新高,被评为“中国蚕桑之乡”。甘蔗面积持续增长,种植面积达32.92万亩,“双高”基地面积居河池首位。种植业结构持续优化,无公害蔬菜、特色水果、食用菌等提质增效,桑枝秀珍菇产量位居广西首位,食用菌产值突破1.7亿元,建成示范基地28个、标准化基地7个。抓农业创业创新,被列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范例向全国宣传推介。
实施特色兴农战略。建设特色园区,深入实施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三年行动,累计创建各级示范区(园、点)180个,获认定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89个。广西宜州然泉构树生态循环养殖产业核心示范区被认定为第七批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发展特色产业,完善提升“农产品一体化生产+综合利用+多产业融合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动农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成功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是广西3个入选的县区之一。培育特色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持续增长,培育河池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641个,家庭农场发展到73家,2018年获自治区认定为广西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家。
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深入开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品种品质品牌“10+3”提升行动。打造长寿·生态·富硒特色农业,新增生产基地1.77万亩,总面积达11.45万亩,在河池市100万亩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基地建设现场会作典型发言。组织生产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认证登记,获认证登记产品15个;有1个区域公用品牌、3个农业产品品牌入选首批广西农业品牌目录名单。“宜州桑蚕茧”成为首批广西3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之一,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有5家企业产品获广西无公害农产品和天然富硒农产品认证,宜州桑蚕茧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实施生态惠农战略。开展化肥减量增效和绿色植保农药减量控害行动,完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90.01万亩,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智能化水肥一体化示范区)面积520亩;建立病虫害统防示范区和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面积0.57万亩,辐射面积7.2万亩,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4.6万亩次,病虫预警信息实现乡镇100%、行政村90%以上覆盖,在广西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暨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研讨培训班上作经验交流发言。大力推广绿色生态养殖模式,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5.81%,通过生态养殖认证的畜禽规模养殖场有16家,创建生态养殖助农增收示范点和示范村4个。
(黄河)
新闻推荐
宜州讯近年来,宜州区探索创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工作路径和方法,全力推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热”起来,“火”起来。以特...
宜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